蔡鑫鑫+張曼玉
長安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
【摘要】從認知的角度來說,通感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法,而且是一種普遍的認知現(xiàn)象。本文將認知語言學(xué)中的隱喻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探析通感隱喻在漢語顏色詞中的構(gòu)建機制。
【關(guān)鍵詞】通感隱喻 顏色詞 作用
一、引言
1980年萊考夫與約翰遜出版了《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在學(xué)術(shù)界引起強烈反響,如今學(xué)界已經(jīng)普遍接受隱喻不單單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的觀點。通感隱喻作為一種特殊的隱喻,在隱喻映射的過程中,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類所能體驗到的感覺。本文以漢語的顏色詞為研究對象,淺析通感隱喻在漢語顏色詞中的表現(xiàn)以及類型。
二、通感隱喻
傳統(tǒng)觀點一直把通感作為一種修辭,但是由于認知語言學(xué)的引入,尤其是“隱喻作為一種人類基本的認知方式”的觀點逐漸深入人心,更多學(xué)者將通感作為隱喻的一種特殊形式。通感隱喻是指某一感官范疇的認知域映射到另一感官范疇的認知域,也就是說感官中的某些特征從源域映射到目標(biāo)域。一般來說,人的感覺被分為五種形式:視覺、觸覺、嗅覺、味覺和聽覺。然而隨著人們對感覺認知的不斷深入,厄爾曼(1957)將溫覺從觸覺中分離出來;趙艷芳(2001)又從視覺中將空間感知和色覺分離出來。本文將色覺包含于視覺之中,從漢語顏色詞出發(fā),探析色覺與觸覺、溫覺、味覺、嗅覺和聽覺之間是否存在通感。
三、漢語顏色詞及其通感隱喻類型
顏色詞是用來描述事物顏色屬性(色調(diào)、明度和飽和度)的詞語,是人類語言中一個相對獨立且在動態(tài)發(fā)展的詞匯系統(tǒng)。漢語中大量的顏色詞是通過通感隱喻構(gòu)建而成的,具體分為五類:色覺溝通觸覺顏色詞、色覺溝通溫覺顏色詞、色覺溝通味覺顏色詞、色覺溝通嗅覺顏色詞和色覺溝通聽覺顏色詞。
1.色覺溝通觸覺顏色詞。通常來講,“觸覺”指的是觸摸的感覺,作為最低級的感覺感官,與其它感官的鮮明差別在于觸覺是不經(jīng)過中間媒介的,是直接的。正因為如此,顏色詞中有不少色覺溝通觸覺的例子,如:
(1)小草綠茸茸的。
(2)屋子多年沒粉刷,灰溜溜的。
“綠茸茸”將人的色覺與觸覺連通,給人以視覺上的形象感及觸覺上的纖細柔軟感?!盎伊锪铩眲t溝通了人的色覺和手感,表示顏色暗淡,完成了從色覺范疇到觸覺范疇的映射。此類詞還有黑壓壓,紅油油等。
2.色覺溝通溫覺顏色詞。溫覺是指皮膚受到外界溫度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感覺,本被籠統(tǒng)的包含于觸覺之中,后由厄爾曼(1957)將溫覺從觸覺中分離出來。語言中顏色詞與溫覺相連通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比如在繪畫藝術(shù)和設(shè)計中,“冷色”與“暖色”被認為是通感。漢語中與溫覺有關(guān)的詞還有“涼、暖、溫、寒”等,但本文僅研究帶有表示溫覺感的顏色詞,如:
(3)漁依岸柳眠圓影,鳥傍巖花戲暖紅。
(4)煙凝遠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墮碎紅。
例(3)和例(4)分別出自杜荀鶴的《贈友人罷舉赴辟命》和顧在镕的《題光福上方塔》。其中“暖紅”和“寒翠”均以色覺到溫覺的映射形成通感。類似色覺溝通溫覺的顏色詞還有寒碧、暄紅(暖和紅艷)等。
3.色覺溝通味覺以及色覺溝通嗅覺顏色詞。味覺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內(nèi)對味覺器官產(chǎn)生刺激并產(chǎn)生的一種感覺。目前被廣泛接受的基本味道有五種,包括:苦、咸、酸、甜以及鮮,漢語中與味覺有關(guān)的詞有“鮮、嫩、膩、濃、淡”等。而嗅覺作為一種感官感受的知覺,通常與味覺整合并互相作用。漢語中色覺與味覺或是嗅覺溝通的例子也有不少,如:
(5)她一臉嫌棄地吃盤子里黃膩膩的色拉。
(6)60歲的米先生,身邊是個有著粉馥馥、肉奶奶臉的姨太太。
“黃膩膩”以色覺連通口感,形容食物黃而黏糊?!胺勰邸薄磅r紅”“焦黃”“嫩綠”“淡綠”等都是從色覺范疇映射到味覺范疇,從而形成通感。例(7)來自張愛玲的《留情》,與前兩個例子不同的是,“粉馥馥”形容香氣,是色覺范疇到嗅覺范疇的映射,類似的例子還有腥紅等。
4.色覺溝通聽覺的顏色詞。人類的聽覺是僅次于視覺的重要感覺通道,聲音引起的振動不僅會刺激聽覺神經(jīng),也會刺激色彩神經(jīng)。這就是所謂的色彩聯(lián)覺。對于神經(jīng)通感來說,色彩與聲音的通感是非常常見的,如:
(7)他的臉紅撲撲的。
(8)白嘩嘩的銀子晃著他的眼。
例(7)中“撲撲”是象聲詞,與基本顏色詞“紅”組成“紅撲撲”,形容臉色很紅。而“白花花”中的“花花”也是象聲詞,亦可寫作“白嘩嘩”,形容很白。此類詞還粉嘟嘟等。
四、結(jié)語
王宇弘(2008)認為:感覺互通,為人類經(jīng)驗進一步的范疇化和概念化提供了可能,也為更加復(fù)雜的思維活動提供了基礎(chǔ)。顏色詞可以通過聯(lián)想將色覺與觸覺、溫覺、味覺、嗅覺和聽覺溝通,不但可以表達色彩信息,而且還能傳遞出人們對所描述事物的愛憎情感等。由此可見,通感隱喻對豐富顏色詞構(gòu)成以及人類生活和思維活動具有重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Berlin,B.& P.Kay.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1991.
[2]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Ullmann,S.The Principles of Semantic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