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義森
【摘要】不同語言里,人們賦予同一種顏色詞的象征意義卻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充分了解這些顏色詞在不同語言下涵義的異同,有助于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關鍵詞】中英;顏色詞;異同;成因
長期以來,有關顏色詞的研究在世界范圍內(nèi)廣泛開展。這些研究在跨文化交流、語言學習和英語教學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中英顏色詞的涵義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中英兩種語言環(huán)境下顏色詞涵義的異同,并從多種角度解析中英兩種語言環(huán)境下顏色詞涵義異同產(chǎn)生的原因。
一、中英顏色詞涵義上的差異
1、相同的顏色詞,不同的涵義
漢語里面的“紅色”,經(jīng)常具有褒義的涵義,如:“富有”、“革命與進步”、“繁榮、興旺”等,如:“紅樓”、“紅軍”、“紅紅火火”、“軟紅香土”、 “軟紅十丈”等;紅色與“愛”聯(lián)系起來,如:“紅豆”、“紅顏知己”、“紅粉佳人”等。在英語里“red(紅色)”,則有“debt(債務)”之意,如:“ be in the red(赤字)”。在英語里,“紅色”盡管也和“革命”、“共產(chǎn)主義者”聯(lián)系起來,但卻是貶義的,指西方人對于共產(chǎn)主義者的害怕。
2、不同的顏色詞,相似的涵義
在中英兩種語言里,有些不同的顏色詞卻有相似的涵義。漢語里“黃色”和英語里的“blue”,都常用來指代“皇帝”或“國王”,如漢語里的“黃袍加身”與英語里的“blue blood(出身貴族,貴族血統(tǒng))”;又如:漢語“黃毛丫頭”中“黃”就與英語“green horn(新手)”里的“green”的涵義相似,均用來指代沒有經(jīng)驗的人;漢語的“紫色”與英語“scarlet(深紅色)”均有“官員”或者“貴族”的意思。
二、中英顏色詞涵義上的相同之處
1、中英顏色詞有相似的涵義
在中英顏色詞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顏色詞有相同或類似的涵義。無論在漢語還是英語里“紅色(red)”都會使人聯(lián)想到“慶祝、高興和害羞”。在中國傳統(tǒng)的婚禮上新郎和新娘會穿上紅色的衣服,孩子們會在春節(jié)時收到父母親或者親屬們用紅紙包著的壓歲錢,電視臺的記者們在參加非常重要慶典時會穿上紅衣服。同樣,在英語國家里,也有“red-letter day(大喜日子)”之說;而“paint the town red(狂歡、瘋狂慶祝)”,則指喧鬧的狂歡行為;在有重要的客人來訪時通常會鋪上紅地毯表示歡迎。在漢語和英語里“紅著臉”和“blush as red as peony(臉紅得像牡丹)”都表示“害羞”之意。另一方面,不管是在漢語還是在英語里“紅色(red)”也經(jīng)常與“憤怒、危險、暴力”聯(lián)系起來。例如:漢語里的“兩人從未紅過臉”意為“兩人從未吵過架”;“紅燈”則表示危險信號;“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讓人想起暴力。在英語里,“see red”表示突然發(fā)怒、發(fā)火;“ with red hand ”,意為沾著血的手,讓人情不自禁會與暴力聯(lián)系起來。此外,中英兩種語言里的“黑色(black)”也都有“骯臟、違法、嚴肅、悲傷、壓抑”的涵義。
2、中英顏色詞蘊含共同的文化元素
中英顏色詞都不是單純的生物學上的感受,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對顏色詞的涵義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例如在中英兩種語言里,都有專門的顏色詞被用來體現(xiàn)皇室/皇家的社會地位,這些經(jīng)過挑選的顏色詞對該民族的而言有重要的意義,在漢語里“黃色”為皇家的御用顏色,而在英語里“藍色”為其御用色,這跟黃河在中國的母親河地位以及將英國包圍起來的海洋對于英國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密不可分的。顏色詞作為語言詞匯的一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文化的發(fā)展,其涵義也會發(fā)生變化,如在現(xiàn)代漢語里面很少有人會把“綠衣使者”與“鸚鵡”聯(lián)系起來,而更多的是將其與“郵遞員”聯(lián)系起來,同樣在英語里顏色詞的涵義也會隨著時代與文化的發(fā)展而有所變化。
3、中英顏色詞涵義上的褒貶一體性
在中英顏色詞里,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同一個顏色詞會有截然相反的涵義,例如:“黃色”和“blue(藍色)”既代表皇室,是皇室的御用色,同時又有“下流的、色情的”之意;“紅色”既可以用來象征“高興”,又可以用來表示“危險、暴力”,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
三、中英顏色詞涵義差異產(chǎn)生的原因
1、歷史因素的影響
在中國“黃色”被認為是最為尊貴的顏色,自唐朝以來黃色就成為了皇家的御用顏色。而在英語文化里,“purple”則常用來代表帝王,眾所周知羅馬的皇帝穿的就是紫色的袍子,而羅馬文化在羅馬征服不列顛后對英語國家的影響非常深遠,因此在英語里就有了“to marry into the purple”,意為與皇室成員結(jié)婚。
2、地理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被認為是中國古老文明的發(fā)源地,因此黃河的顏色“黃色”在古代被用來指代穿著黃袍的帝王。而英國是被藍色的海洋所包圍,所以在英語里經(jīng)常用“藍色”來指代貴族。
3、宗教因素的影響
一個國家的宗教會對一個國家的文化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中國的五行理論認為火和土的相互作用而產(chǎn)生的“黃色”是最為純潔的顏色,代表著榮耀和正統(tǒng)。然而在英語國家里,基督教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圣經(jīng)中叛徒猶大經(jīng)常穿著黃色的衣服,因此人們經(jīng)常將“黃色”和“膽小鬼、叛徒”聯(lián)系起來也就不難解釋了。
4、文化和藝術因素的影響
我國著名詩人王維在其詩歌《相思》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受此詩歌的影響,中國人會自然而然的將“紅色”、“紅豆”與愛聯(lián)系起來。而英語詞匯則深受莎士比亞戲劇的影響,英語里的“green-eyed monster”則是出自于莎士比亞的戲劇《奧賽羅》,今天被英國人廣泛用來表達嫉妒之意。
5、風俗習慣因素的影響
在中國,人們參加葬禮時穿白色的衣服,所以人們經(jīng)常將“白色”與悲傷聯(lián)系起來。在日常生活中,中國人不會送白色的花作為禮物。而在英語國家里,新娘子穿白色的婚紗,“白色”被賦予純潔和幸福的意義。相反人們在參加葬禮時經(jīng)常穿黑色的衣服,來表達悲傷、低落的心情。
四、中英顏色詞在涵義方面存在共同點的原因
1、人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顏色刺激產(chǎn)生相同的感受
人類色覺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同樣的顏色對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刺激會使這些人產(chǎn)生某些共同的感受,例如“紅色”能以某種方式使人產(chǎn)生愉悅感。
2、人類生活在同一地球上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擁有一些共同的經(jīng)驗和知識,這也是顏色詞的涵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存在共同點的原因。
3、不同語言、文化間的交流
不同的語言、文化進行交流時,不可避免地彼此之間會產(chǎn)生影響。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很多英語詞被引進到漢語中來“blue-collar(藍領階層)”、“brown goods(褐色家電)”、“black horse(黑馬)”、“grey income(灰色收入)”,等等,而漢語中“紅衛(wèi)兵(Red Guard)”、“白藥(Baiyao)”、“竹葉青(Bamboo-leaf green)”等這些漢語詞,也成為了英語詞匯的一部分。
4、矛盾的普遍性
中英顏色詞里都存在著同時具備兩種截然相反的涵義的顏色詞,以漢語里“黃色”和英語里“blue”為例,這些詞既有“尊貴、高貴”的意思又有“下流”的意思,如果我們將皇室的生活作風聯(lián)系起來的話,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詞具有兩種截然相反的涵義并不是偶然的。在哲學上,我們稱之為矛盾的普遍性,同一個詞的截然相反的兩個涵義,可以稱之為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
五、結(jié)束語
充分了解中英顏色詞涵義的異同以及產(chǎn)生這些異同的原因,有助于廣大英語學習者和語言文化研究者進一步了解中英國家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中英兩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語言習慣等方面存在的相同點和不同之處,從而消除因文化差異而造成的誤解,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促進中英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最終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 張 ?燕. ?淺談漢英顏色詞表達異同及文化成因[J].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