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燕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小學數(shù)學教學,可以加快教學信息傳遞,提高教學效率。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的問題情境,可以使幾何概念的教學形象化,使練習設計形象化,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多媒體技術可以彌補學生動手操作的不足,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實踐證明,多媒體技術在數(shù)學教學中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整合、優(yōu)化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資源。接下來,筆者就以“圖形與幾何”一課教學為例,談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
一、創(chuàng)設豐富的問題情境
“圖形與幾何”一課的學習內容,小學生覺得抽象難懂,不好理解。教學情境承載的是生活中鮮活的數(shù)學問題,學生對這類問題很感興趣,也比較喜歡解決這樣的問題。此時,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調用聲、像、文并茂的教學資源,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彌補學生動手操作的不足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尚不成熟,思考問題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直觀的動手操作在幫助學生形成幾何概念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生自己動手,多種感官協(xié)同參與活動,有利于空間觀念的形成。在平時教學中,由于操作過程比較復雜,有時也可能是操作材料的原因,動手操作的效果很不理想,沒有達到應有的目標。此時若運用多媒體技術,講解幾何概念就十分形象直觀了。
例如,在教學四年級《數(shù)學》“平移”一課時,教師出示PPT課件:
師:小旗向哪邊平移,平移了多少格?
生1:小旗向右平移了3格。
生2:小旗向右平移了4格。
生3:小旗向右平移了5格。
師: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數(shù)的嗎?
學生集體沉默了一段時間,沒有人舉手回答。于是教師操作課件,小旗在方格紙上向右平移5格,再讓一組對應點之間的格子閃一閃。這樣處理,學生很快就清楚了平移的兩個要素:移動的方向和移動的距離,如此便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三、將幾何概念教學形象化
幾何概念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生的思維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幾何概念卻是高度抽象的。因此,在導入幾何概念時,教師要根據幾何概念的特點,運用多媒體技術變抽象為具體,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高”時,筆者制作了Flash動畫,首先出示三角形的屋頂,現(xiàn)在要測量三角形的高,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是從一條邊上向鄰邊畫一條線段,第二種是從頂點向它的對邊畫一條斜斜的線段,第三種是從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直線段。
師:這三條線段,哪一條是三角形的高?
生:第三條。
師:為什么第一條和第二條不是三角形的高?
生:因為第一條沒有從頂點出發(fā),第二條沒有垂直。
師:看來,三角形的高是從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這個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三角形的高。
多媒體課件可以形象直觀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活實物和圖形素材,使幾何形體從實物或圖形等素材中凸現(xiàn)出來,讓學生充分感知,建立表象,便于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
四、使練習設計形象化
運用多媒體技術優(yōu)化練習設計,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使練習的階梯發(fā)展趨勢由易到難,從而幫助學生鞏固新知識。
例如,在教學“數(shù)對確定位置”一課的鞏固練習時,教師設計了以下問題: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了數(shù)對的知識?
生1:中藥的藥品柜。
生2:中國的圍棋。
生3:地球儀的經緯度。
……
由于部分學生對地球的經緯度不太了解,教師出示PPT圖片,向學生講解:“地球儀上有橫線和豎線,連接兩極的豎線叫經線,垂直于經線的橫線圈叫緯線。根據經緯線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正確位置。如北京在北緯40度,東經116度……”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拉近了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使抽象難懂的練習變得形象具體,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shù)學概念,從而提高自身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濱江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張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