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跨文化交際看其對韓漢語教學良好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

      2017-06-09 08:38:14劉笑甜
      文教資料 2017年8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師生關系

      劉笑甜

      摘 要: 本文以2016年首爾大學赴北京師范大學暑期漢語進修項目4班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聽說課教師以跨文化交際知識為準備,為建立和諧而有助于漢語教學的師生關系做出的實踐及情況反饋,同時以此為切入口向對韓漢語教學的教師工作者提出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淺薄的建議,希望對對韓漢語教學課堂內(nèi)外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培養(yǎng)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 跨文化交際 對韓漢語教學 師生關系

      在當下特別強調(diào)以人為本、全人教育的對外漢語教學的大背景下,把來華留學生看作值得尊重的個體,建立與學生之間真實、真誠的師生關系是每一位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應當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為了建立這樣真實而真誠的師生關系,對于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來說,除了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優(yōu)秀的教學素養(yǎng)之外,面對來自世界各地,以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為目的遠道而來的外國留學生,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及能力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以跨文化交際知識為基礎,以尊重、包容、謙卑而自信的態(tài)度為支撐建立起來的良好師生關系將極大地幫助學生盡快擺脫因母語國家與目的語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而導致的不適應情緒,同時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漢語學習,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尊重和認同。

      一、學生基本情況

      2016年首爾大學赴北京師范大學暑期漢語進修班(以下簡稱SNU&BNU暑期班)4班學生共11名,其中男生6名,女生5名,來自首爾、釜山、大邱、木浦等多個城市,全部為“90后”學生。年齡最大的學生26歲,年齡最小學生20歲。學生所學專業(yè)覆蓋中文、經(jīng)營、數(shù)學、歷史、西洋歷史、時尚設計、地球環(huán)境科學、師范、傳媒等多個專業(yè)領域。班上只有一位男學生學習中文專業(yè),且在來SNU&BNU暑期班進修之前僅學過一個學期的漢語。按照首爾大學來北京學習之前的分班情況,按照學生的漢語水平,學生被分為1—10共10個班展開漢語學習,其中1班為最初級,10班為最高級。4班學生的漢語為初級偏上水平,匹配教材《成功之路順利篇1》,教材前言顯示此階段學生漢語詞匯量是600個左右。

      班里學生性格普遍比較開朗,較為內(nèi)向的兩三名學生在學習漢語方面非常努力,主動練習、勤學好問。班里學生的學習氛圍良好,同學之間非常團結,相處融洽。

      二、教師基本情況

      本次SNU&BNU暑期班中,我非常榮幸以4班聽說課教師的職業(yè)身份與4班學生進行了為期4周的相處。在此次實習之前,我在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對外漢語教學方向的專業(yè)課學習。從大學開始,先后對韓國、日本、印尼、葡萄牙、美國的學生進行過一對一的漢語輔導。此外,從大二開始進行韓語自學,到帶班時已經(jīng)進行了4年的韓語自學,可以進行簡單的韓語讀寫和日常的韓語聽說。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對韓國文化特別是韓國年輕人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看法。

      三、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實例

      1.文化深層結構——韓國學生的“大家庭觀念”和“年齡觀念”。由于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中韓兩國在家庭觀念和長幼尊卑方面有極大的相似之處,集中體現(xiàn)在“大家庭觀念”和“年齡觀念”兩個方面。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彼此不熟悉甚至不認識的韓國學生之間,特別是在與比自己年長的學生交談時,學生普遍以“哥哥”、“姐姐”相稱。這與中國社會稱呼陌生人時,為表示親密以“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大爺”相稱的文化基本吻合。在東亞文化圈內(nèi),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中韓兩國的大家庭觀念非常深刻,學生默認彼此處在一個社會大家庭中,彼此是兄弟姐妹。根據(jù)文化的深層結構理論,這種大家庭觀念可以很好地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迅速建立身處異鄉(xiāng)的情感。

      另外,韓國作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之一,長幼尊卑觀念非常強烈。按照年齡長幼決定“高低尊卑”是韓國學生之間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弟弟妹妹對哥哥姐姐必用敬語,禮貌行為必須樣樣做到。在和4班學生討論韓國餐桌文化時,更是親耳證實韓國酒桌上有名的體現(xiàn)長幼尊卑的游戲——“尊卑倒置”。這種游戲的規(guī)則是,在游戲期間,酒桌上的人按照年齡尊卑倒置的方法彼此稱呼體驗長幼倒置的獨特感受。年齡最大者在酒桌上變成老小,對“哥哥姐姐們”說敬語,完成長輩們的要求;年齡小的則變成前輩,對一直畢恭畢敬的哥哥姐姐們使用平語,指使他們?yōu)樽约鹤鍪虑?。這種游戲的出現(xiàn)和普遍流行是韓國社會嚴格的長幼尊卑習俗的另類展現(xiàn)。延伸到課堂上,學生對教師的年齡情況表現(xiàn)出極大的關心。在前三周的正常課堂教學中,我們聽說課教師的年齡問題被學生一再追問。對韓國學生來說,老師的年齡是不是和自己相仿甚至是不是比自己小,這個問題有著恒久的吸引力。雖然師生尊卑關系的存在是韓國學生一定會恪守的基本線,但老師和自己年齡相仿會讓學生產(chǎn)生和老師關系拉近的感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年齡觀念和大家庭觀念對學生的深刻影響。

      除此之外,韓國學生對“同歲朋友”的概念有特殊的情感。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只要關系親密的,無論年齡是否相同都可以稱為彼此的朋友;但在韓國學生當中,“朋友”一詞特殊指稱同歲朋友。對韓國學生來說,同歲朋友之間的情感會比其他朋友之間的情感更特殊、更深厚。

      2.典型的集體主義價值取向——偏“縱向集體主義”和典型的“圈子”文化。根據(jù)Hofstede從組織傳播學角度提出的文化價值取向模式來看,韓國是典型的集體主義價值取向模式。韓國留學生來到中國學習,這種集體主義價值取向集中體現(xiàn)在“圈子”文化中。韓國留學生“圈子”的形成主要是順從自然安排和彼此愛好相投兩方面作用的結果。根據(jù)首爾大學的分班情況,每個班的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圈子”,加上來到異國他鄉(xiāng),在對周圍環(huán)境不十分了解的情況下,這種在“抱團”中度過日常生活的情況就更順理成章。SNU&BNU暑期班4班的學生因為漢語能力相當,很快形成一個較為牢固的圈子,他們每天一起上課下課,一起吃飯喝酒,甚至經(jīng)常11個人一起出去玩。對于他們來說,4班好像是他們必須依附的群體,以4班這個集體的名義出現(xiàn),他們每個個體才更加自然、舒服。

      根據(jù)4周時間的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韓國留學生雖然整體上呈現(xiàn)出集體主義文化的傾向,但仔細分析每個學生的個體性還是比較強烈,他們依附于4班這個整體,但并不過分依附于彼此,可以說4班整體呈現(xiàn)出縱向集體主義文化的特征。我們認為這主要還是受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整體趨勢的影響。當前的中國社會正處在集體主義文化價值取向的大背景下,由于市場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的極大進步及東西方文化前所未有的猛烈碰撞,縱向凸顯型的集體主義文化傾向越來越明顯。4班學生在集體主義文化的背景下個性凸顯,表現(xiàn)出典型的縱向集體主義文化的特征。他們在課堂內(nèi)外都主動表達自己的訴求和希望,提出自己的問題和思考并渴望反饋。對于對韓漢語教師來說,要在平時的課堂內(nèi)外善于觀察和捕捉學生的文化價值取向,把“定式”和“特點”觀察到位,將兩者有效結合,找到了解學生、制定相應教學風格的突破口。以4班學生為例,寫作者在觀察到學生的縱向集體主義文化的特征和明顯的“圈子”文化特征之后,在聽說課課堂活動中特別采用四五人大組活動和每位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話題自我展示相結合的口語練習方式,既考慮到學生小組活動可以達到彼此交流、增進感情的目的,又考慮到學生有自我想法表達的需求。實踐證明,這種口語操練的效果很好,滿意度也較高。

      3.其他文化價值取向1——較低不確定性規(guī)避及明顯的陰性社會特征。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4班學生對不確定性情況的規(guī)避程度稍低,這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國社會相似。在開課之前,老師們收到課程通知,對于每天的作業(yè)安排和測驗安排要提前告知學生,讓學生有時間準備。除此之外,在老師的教學安排、活動安排的小的改動上,還有學生對教學任務的自我掌控上,學生的不確定性規(guī)避程度比較低、比較靈活。這啟發(fā)對韓漢語教師在教學中不應過于死板,而應時刻考慮教學實際情況,在基本教學安排框架之下靈活處理學生的實際問題,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

      在與4班學生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韓國有很大一部分初高中男女分班甚至男女分校,連大學也有很多單獨的女子大學,如梨花女大、誠信女大、淑明女大等,寫作者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韓國社會陽性社會特征的遺留。但目前就首爾班情況看,陽性社會轉陰性社會的趨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以4班為例,進入首爾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學習的女生數(shù)量基本與男生持平,同時,女生學習的專業(yè)不再局限于語言、歷史、師范,更涉及許多原先男生占多數(shù)的專業(yè)。如4班女生中有學習西洋歷史、地球環(huán)境科學等專業(yè)的女生,專業(yè)和職位性別分離度的降低集中反映了韓國留學生群體陰性社會特征明顯化的趨勢。對于對韓漢語教師來說,針對陰性社會這一明顯特征,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考慮男女生混合分組和男女生分開分組相結合的形式。男女生混合分組,以善于表達情感的女生帶動男生表達意愿和感受,同時讓男生在和異性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思考自己的男性角色,把握自己男性的定位。在我的課堂上,課堂教學的安排和活動的設計照顧到男女生混合編組和分開編組兩種形式,希望在有限的課堂上讓學生體會和同性配合完成任務與和異性配合完成任務之間的差別,以及自己在小組活動中應該如何定位自己、如何表現(xiàn)自己。

      4.其他文化價值取向2——較高權利距離、非沉默低語境及儒學動力的影響。較高權利距離的產(chǎn)生主要來自于韓國學生受到傳統(tǒng)儒家學說“尊師重道”的影響,加上前面提到的年齡觀念和由此產(chǎn)生的長幼尊卑的觀念,韓國學生與老師之間維持著非常有敬意的權利距離。認為對于對韓漢語教師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即把握好課堂內(nèi)外的分寸,在教學期間適當維護好一定的權力距離,有助于正常師生關系的確立。課程結束之后可以和學生適當縮小權利距離,表現(xiàn)出愿意成為朋友的誠心和善意,根據(jù)克拉申(Krashen)情感過濾假說,這種做法可以幫助學生消除焦慮,增強自信心,從而降低情感過濾,進而促進他們在中國生活的適應。

      一般來說,我們認為中華文化圈內(nèi)的文化大部分屬于霍爾(EdwardT.Hal1)高低語境理論中的高語境文化,同時指出在此文化背景影響下的學生在課堂上比較習慣于沉默而不是積極與老師互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情況并不是這樣。4班的學生由于漢語水平有限,這一實際情況使得他們學習漢語的熱情非常高,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和我都非常主動地互動。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固然和學生個體的興趣點、性格及個人價值觀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同時提醒對韓漢語教師,學習跨文化交際的知識自是必須,但同時要注意不能讓定式束縛了思維。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每次的教學情況都是特殊的,一定要把知識、技能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因時制宜,因情況制宜。

      此外,儒學動力對韓國學生的影響非常深刻。教學中發(fā)現(xiàn),韓國學生對歷史傳統(tǒng)和文化表現(xiàn)出極大的尊重。我在“數(shù)詞連用表示概數(shù)”這一語法點的操練中向4班學生展示過“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等含有數(shù)詞連用表概數(shù)的古詩詞,學生對充滿音韻調(diào)和意境感的古詩詞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對韓漢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中韓文化緊密相連和中國文化特色明顯這一點,在教學中勤于思考,不斷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興趣,以順利的教學促進師生關系的融洽。

      5.韓國學生的非言語交際。韓國社會是典型的崇尚外貌主義的社會。在韓國學生的文化觀念里,穿戴整齊干凈、女生有淡妝、男生體味干凈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在我教學的4班,班上所有同學在每天高強度的學習過程中仍然保持非常干凈的穿戴和發(fā)型,所有女生帶淡妝上課。提醒對韓漢語教學的教師們配合學生的外表行為觀念,穿戴整齊端莊,符合互相尊重的外表標準。

      前面提到因為韓國學生的尊師重道觀念很強,他們在與我的日常交往中表現(xiàn)出尊重。這種尊重一是表現(xiàn)在非常誠懇而有禮貌的目光交流,二是表現(xiàn)在非常有尊重感的體觸和體距上。4班學生對我在教學期間基本上是低接觸甚至零接觸,同時保持著正常友好的體距。在三周課程結束之后、回國之前體觸變得稍有親密,體距仍然正常友好,偏向于朋友之間的體距??梢婍n國學生對體觸非常敏感,體觸和體距都配合著長幼尊卑。在對韓漢語教學中,教師要明確學生的非言語交際行為,觀察、了解并做出符合權利距離的配合和調(diào)整,不要過于冷淡不尊重,也不要表現(xiàn)得過于親密造成尷尬,從而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維持。

      四、對韓漢語教學的幾點建議

      韓國與中國地域臨近,同處東亞文化圈的兩國在文化流傳和歷史沿革上可以說有著密切的關系,兩國的文化在某些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同根同源。近年來,隨著文化傳播手段的不斷更新,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達到空前的繁盛時期。文化層面的良好互動直接促成了大批韓國留學生來到中國感受中國文化,學習漢語這種古老而常新、充滿魅力的語言。當前是對韓漢語教學史無前例的時代,對廣大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備專業(yè)的對外漢語教學知識、教師素養(yǎng)之外,建立和培養(yǎng)寬容、尊重、真誠的師生關系更是當代對外漢語教師不可或缺的能力。對此,向對韓漢語教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1.以跨文化交際知識為指導,了解韓國文化。對于對外漢語教師來說,我認為,與專業(yè)素質(zhì)和專業(yè)教學技能同等重要的能力即對學生母語國家文化的尊重和了解。尊重越真誠越好、了解越深入越好。對韓國文化的了解,應重點集中在現(xiàn)代韓國社會、現(xiàn)代韓國風俗習慣、韓國人際交往的觀念幾個主要方面。如果情況允許,更要對教學對象的性格、喜好等做一個了解。

      實際情況下,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學生過多等實際問題影響,要求對外漢語教師深入了解每一種學生的背景文化,甚至每一個學生的個體文化背景,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但是,如果對外漢語教師希望建立有助于漢語教學的師生關系,這種了解就顯得十分重要。只有了解了學生的文化背景和個體文化身份、取向,才可以針對學生制定相應有效的教學策略。

      2.嘗試了解韓國語。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理念,即最優(yōu)秀的對外漢語教學,是純漢語教學,是動用各種不摻雜學生母語的教學。然而,我仍然堅信,了解學生母語的對外漢語教師在教學中必然可以更加如魚得水。語言是一個國家展現(xiàn)文化的第一個窗口,了解學生母語的教師對學生文化背景必然不是一無所知的。韓語和漢語自古以來就有很深的淵源,韓國古代通用文字即漢字,現(xiàn)代韓語中更有相當一部分詞來源于漢語。在現(xiàn)代漢語語音及詞匯教學中,特別是以語素教學法教授詞匯時,韓漢語相結合必然可以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兩種語言的同源關系,進而引起學生學習漢語的興趣,減輕學生的學習焦慮。與此同時,根據(jù)薩丕爾、沃爾夫(Sapir,Whorf)假說,一個人的思維和社會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語言的影響。當對韓漢語教師理解韓國語時,他必然能夠對韓國學生的思考方式、為人處世方式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而了解則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第一步。如果教師在了解韓語的基礎上展開教學,那么這樣的教學理論上來講必然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3.擺脫思維定式。在全人教育理念盛行的今天,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探討跨文化交際必然要關注到實實在在的學生個體。在韓國留學生大量進入中國,特別是北京進行漢語學習的當下,各種針對韓國留學生的研究不斷涌現(xiàn)出來。但我希望對韓漢語教師擺脫我們學過的關于韓國留學生的“定式”的內(nèi)容,走進真實的課堂,走到真實的學生中間,了解屬于你的學生群體,并以這種了解為指導組織教學。只有這樣,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才是有成效的。正如前文提到的,走進真實的課堂后,也許會發(fā)現(xiàn)書本上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可能并不適用于眼前的學生。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是對外漢語教師必須學會的課題。也只有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學生才能感受到來自老師最真切的關心,這將有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確立。

      4.合理處理敏感問題。當學生提出敏感話題時,對外漢語教師不應該回避或表示不滿,應該拿出真誠、明確的態(tài)度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堅守基本立場和底線的前提下,一切以良好的跨文化交際為目標,表達出友好交流的愿望。這樣的做法能引起情感共識,處理敏感問題的效果也好。

      5.尊重個體文化身份,拿出真誠熱情的態(tài)度。在和4班學生的接觸中,我發(fā)現(xiàn)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在一個重要的前提下,那就是彼此尊重對方的國家身份、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在平時的課上和課下的日常交往中,在不觸及基本立場的前提條件下,對韓漢語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的自我認知,充分尊重學生的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我認為,我們在對待韓國留學生時,基本態(tài)度是“真心尊重,誠心交流,愿意了解”。這是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的必由之路。

      我相信,在中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今天,文化的交流是永恒的,它將通過對韓漢語教學這個渠道長久留存在真誠善良的中韓青年之間。對韓漢語教師在不斷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水平和教師素養(yǎng)的基礎上,應該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和處理跨文化交際問題的能力,以真誠熱情的態(tài)度、端正的教學觀念、豐富的背景知識為指導,擺脫思維定式、勤于思考,研究并實踐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案并積極反饋,以實際行動建立和培養(yǎng)和諧友好、有利于漢語教學的師生關系,做成功的跨文化交際。

      參考文獻:

      [1]高娜.跨文化非語言交際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黃海金.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敏感度實證研究[J].海外華文教育,2016(2).

      [3]穆璐.北京高校韓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內(nèi)容與方式探討[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5.

      [4]樸丁美.在華韓國留學生的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3.

      [5]亓華,李秀妍.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J].青年研究,2009(2).

      [6]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2.

      [7]王晨輝.在京韓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性研究[D].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5.

      [8]吳釉珍.針對韓國留學生的漢語口語課文化教學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2.

      [9]楊軍紅.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10]葉敏.短期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11]張海燕.中韓跨文化交際中文化因素異同點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3.

      [12]周麗敏,李曉燕,周欣茵,謝誠.在華韓國留學生跨文化交際障礙成因分析——以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南國商學院韓國留學生為例[J].亞太教育,2016(20).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師生關系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6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chuàng)新意識下日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考試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11:23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xiāng)隨俗”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42:55
      中西方價值觀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探究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xiàn)象及解決策略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2:06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人間(2015年24期)2015-12-26 18:48:19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曲麻莱县| 西青区| 奇台县| 通河县| 万荣县| 泸西县| 泸州市| 汤阴县| 肇州县| 涟源市| 同心县| 永福县| 蒲江县| 青冈县| 新昌县| 阜南县| 清流县| 阳谷县| 汽车| 水城县| 内黄县| 东至县| 安阳市| 新民市| 兴隆县| 德令哈市| 徐闻县| 于都县| 贵南县| 孟州市| 曲周县| 砚山县| 安多县| 西宁市| 肃北| 辽中县| 灵石县| 怀远县| 云阳县| 城固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