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摘要】引領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關注重點,黨十六屆六中全會系統(tǒng)地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點,因而如何有效引領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成了當前高校教育的一個關鍵點。通過分析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提出高校輔導員應把握當下大學生的特點,在引導青年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生價值觀 踐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平、法制,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高校輔導員,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是當代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以我校為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凝心聚力加快推進學院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對于我院圍繞“育人為本,立德樹人”的辦學定位,培養(yǎng)成都社會經(jīng)濟需要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對于實現(xiàn)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實現(xiàn)學院可持續(xù)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輔導員怎樣才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工作中呢?以下是我的幾點工作感受。
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明確大學輔導員的作用
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輔導員應注重文化熏陶,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動倡導者;應注重思想教育,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力宣傳者;應服務輿論引導,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積極推動者;應注重實踐養(yǎng)成,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自覺實踐者。
二、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清晰把握當代大學生和大學生群體價值觀特點
當代大學生和大學生群體對于外部世界的發(fā)展有極強的感受力,價值觀呈現(xiàn)以下新特點:一是主體價值的本位性,追求個體利益、個性發(fā)展,容易忽略社會理想與社會責任。二是在社會背景、學習和生活經(jīng)歷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價值觀念更趨分化與多元。因此,在大學生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注重這些實際。
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結合實際注重方式方法
(1)強化灌輸法:在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的宣傳上,只有堅持強化灌輸原則,才能取得思想上、行動上的統(tǒng)一。在實際中采用三類方法:一是健全理論學習制度,實行滲透式灌輸。二是以國內(nèi)外重大事件為契機,進行集中灌輸。三是圍繞學生中存在的問題開展針對性灌輸。
(2)典型示范法:一是收聽收看典型事跡或邀請模范人物作報告,觸動學生靈魂。二是發(fā)現(xiàn)和培育身邊典型,把握宣傳尺度,挖掘典型的示范意義。
(3)環(huán)境熏陶法:一是軟環(huán)境建設,包括校園文化建設和人際關系建設,主要引導教師以身作則,關心每一位學生,引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二是硬環(huán)境建設,就是建設布局合理、獨具特色的教室和宿舍,并在班級中廣泛開展以“我愛我班”為核心的文明校園活動。
(4)自我教育法:通過自我教育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自覺,尊重學生主體意識,既不對其思想和行為過錯橫加指責,也不盲目撒手不管,充分調動了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
(5)情感教育法:在信任心理基礎上進行交流,老師發(fā)出的信息往往會被學生順暢地接受,并能產(chǎn)生積極的行動效應。
通過上述方法,在思想、理論上給學生們傳遞了正能量,樹立了方向標。
四、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引導學生勤學、下苦功、求真學問
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型的技能培訓。組織技能水平高和獲得相應證書的學長與低年級學生交流,分享經(jīng)驗、收獲。鼓勵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會計、教師資格、導游等各級各類培訓。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技能比賽,通過培訓、競賽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增強學生對行業(yè)和專業(yè)的知曉和熱愛。
五、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中抓好教育載體
以校園活動為主線,創(chuàng)建更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積極動員學生參加校園文化節(jié)、藝術節(jié);組織元旦聯(lián)歡晚會、田徑運動會、創(chuàng)業(yè)設計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舞臺,全面拓展了學生素質。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積極動員學生參加大學生社會實踐三下鄉(xiāng)活動,做到社會實踐和專業(yè)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讓他們學會感恩學會回報社會。通過社會實踐,鍛煉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幫助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
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班級和團支部的社會實踐中。根據(jù)學院和分院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方案,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情況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鼓勵并組織學生參加成職軟件教育園區(qū)的服務,參加服務型學習、勤工儉學、公益活動、職業(yè)體驗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nèi)涵。
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加強心理素質教育
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重要的方面。在班級中分階段開展一系列的心理講座,比如《新生適應力》、《女生講座》、《壓力與動力》等,讓他們從進校的那刻就做好心理準備面對社會的挑戰(zhàn)。
第一,適應社會心理教育。要教育學生順應歷史、順應社會、不斷調整自己,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質,準備迎接挑戰(zhàn)。第二,良好的個性心理教育,自我價值的了解與肯定、活潑開朗的性格的塑造、準確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廣泛興趣的形成,均需通過學習和教育來完善。第三,人際交往教育,要引導大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幫助他們掌握與他人相處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創(chuàng)造最佳的教學心理氛圍,使大學生的潛能和自我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和實現(xiàn),創(chuàng)造能力和應變能力得到最有效的形成和發(fā)展。第四,容忍、承受心理教育,讓學生明白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要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從而培養(yǎng)他們較強的意志力和耐受力,不怕困難,為將來真正走向社會做好心理準備。
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養(yǎng)成絕非一日之功,輔導員應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從而真正讓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