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特特
摘 要:華爾茲舞電疾轉是屬于以旋轉技術為主,利用身體重心做拋物狀和螺旋狀運動的技術動作。本文主要通過視頻分析法,對黎璐、郭青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技術進行統(tǒng)計分析,為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的科學化訓練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研究結論:1.黎璐、郭青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男、女士各有六步步伐,整體轉度為2周,在2個3/4小節(jié)音樂時值中完成;2.握持容量變化較小,身體關節(jié)屈伸角度受動作幅度大小影響上下浮動較大;3.水平速度最大值出現在男、女士第四步1.56m/s,角速度參數男士在第四步達到最大值225rad/s,女士在第五步達到最大值225rad/s。
關鍵詞:動作技術;體育舞蹈;標準舞;華爾茲舞;世界體育舞蹈聯合會
中圖分類號:J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15-0279-01
一、研究目的
鑒于電疾轉動作技術掌握對標準舞選手技術參數指導分析、旋轉能力水平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以及在單一動作技術科學化、數據化深入分析方面相關的文獻并不充分,本研究通過數據測量結合訪談專家及教練員意見,為華爾茲舞中電疾轉動作的科學化訓練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視頻分析法,鑒以DVcoach運動訓練視頻反饋與分析軟件系統(tǒng)和CoachMyVide軟件,對黎璐、郭青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的動作步驟、動作音樂時值、技術參數進行統(tǒng)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動作步驟分析
黎璐、郭青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男、女士步伐各由六步動作構成。男士由身體面向斜中央準備左腳出步位置起跳,而女士由身體背對斜中央位準備右腳后退開始左轉位置起跳。
男士反身動作位置僅在第一步出現;在第二步和第三步時頭部重心由中部偏向左側,與此同時身體開始向左做擺蕩;升降動作依次為第一步上升,第二步保持高位,第三步下降,第四步保持平穩(wěn)沒有升降,第五步上升,第六步保持高位并在整個動作結束時下降。
女士反身動作位置在第一步、第四步和第六步時出現;頭部重心在第三步和第四步時偏向右側,于第五步時由右側向中部過度,但整個六步動作過程中女士并沒有出現傾斜擺蕩;升降動作依次為前三步保持平穩(wěn)沒有升降動作,在第四步和第五步時做上升,第六步保持高位并在整個動作結束時下降。
(二)動作技術參數分析
1.握持容量變化參數分析。黎璐、郭青在做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時,開始位置與結束位置身體握持容量保持一致,在第四步時握持容量達到六步最大值54°,當男、女士身體位置由閉式位置跳向開式位及同腳擊劍步位置時,握持維度的保持狀態(tài)處于整個動作過程的最低點,總體握持維度數據相對比較平均。
2.關節(jié)屈伸度參數分析。男士握持手肘關節(jié)角度參數幅度變化較小,左、右膝關節(jié)角度參數上下幅度變化較大,髖關節(jié)角度參數在第一步到第四步之間逐漸增大37°,于第四步達到最大角度176°后遞減,結束時髖關節(jié)角度接近開始時角度參數,髖關節(jié)位置保持相對比較穩(wěn)定。女士與男士一致。
3.水平速度與角速度參數分析。水平速度最大值出現在男、女士第四步1.56m/s,角速度參數男士在第四步達到最大值225rad/s,女士在第五步達到最大值225rad/s,說明該對選手將時間發(fā)力點更多集中于第二個軸轉動作即男、女士第四步步伐,以男士引導發(fā)力女士隨后補發(fā)力,達到最快水平速度及在最短單位時間內完成身體轉度,從容有序完成了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黎璐、郭青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男、女士各有六步步伐,整體轉度為2周,在2個3/4小節(jié)音樂時值中完成。在完成華爾茲舞電疾轉動作技術時,握持容量變化較小,身體關節(jié)屈伸角度受動作幅度大小影響上下浮動較大。水平速度最大值出現在男、女士第四步1.56m/s,角速度參數男士在第四步達到最大值225rad/s,女士在第五步達到最大值225rad/s。
(二)建議
通過研究數據,發(fā)現在完成華爾茲舞電疾轉第三步時,若女士的髖部停留在男士右側過長時,則會影響女士出步位置,導致水平速度和角速度變遲緩,從而無法完成接下來的腳尖軸轉。建議男士在進入第三步動作時,應根據女士身體位置快速調整髖部位置,以使女士的左側大腿外側線條進入到男士的右側大腿內側,形成同腳擊劍步位置,從而使男、女士動作身體位置切換快速精準,強化整體動作流暢質感。
參考文獻:
[1]World DanceSport Federation.2012-2016.Available at: http: //www. worlddancesport.org.Accessed January 13,2017
[2]International DanceSport Federation.1997-2011.Available at: http: //www. worlddancesport.org. Accessed July 29,2016
[3]李小芬.體育舞蹈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6(01).
[4]田麥久,劉大慶.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5]Marco Hearn. World DanceSport Federation Technique[M].201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