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文
摘 要:音樂是陶冶人情操的藝術(shù)學科,從古至今,向往音樂美的人不計其數(shù)。在小學課程中,音樂雖作為附屬學科,但對學生的藝術(shù)培養(yǎng)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年段合唱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屬于啟蒙教學。課堂合唱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喜愛。通過合唱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凝聚力及自我表演力。
關(guān)鍵詞:陶冶情操;藝術(shù)學科;中年段合唱;啟蒙教學
王光祈曾說過:“音樂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態(tài)度嫻雅,神思清爽,去野如文,怡然自得,以領(lǐng)略有生之樂?!币魳返拿?,不僅體現(xiàn)在它傳遞給人的韻律美,更在于它能使人在音樂世界里神清氣爽。小學音樂課堂中年段合唱教學是讓學生體會音樂價值,學習音樂韻律的重要途徑。隨著藝術(shù)教育的逐漸發(fā)展,教師更要加強小學音樂教學,積極加強小學生中年合唱方法指導,從而促使學生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
學生剛接觸音樂合唱前,讓學生先有一個音準認識。教師先帶著學生認識“1、2、3、4、5、6、7”七個音符,并且讓學生了解,無論是中國民族音樂還是國外歐美音樂,都是由這七個音符組合而成的。音樂七個音符的音名也很重要:C、D、E、F、G、A、B,在音名的基礎(chǔ)上還要理解七個音符的唱名,do、re、mi、fa、sol、la、si。學生年紀小,可以先記住基礎(chǔ)理論,之后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消化。
大體了解理論知識過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掌握呼吸練習。呼吸狀態(tài)與唱歌姿態(tài)密切相關(guān)。教師在指導學生呼吸訓練時,先強調(diào)學生的站姿。站姿中如果出現(xiàn)駝背、挺肚子、眉頭緊皺等現(xiàn)象都會影響學生呼吸練習。呼吸訓練最重要的問題:吸氣和控制。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以生活呼吸方式,讓學生體會呼吸狀態(tài),感受平日里正常呼吸的感覺。如悄悄話、抽泣、聞香味、跑步氣喘、打噴嚏等,簡單的生活方式都可以轉(zhuǎn)變?yōu)楹粑毩暦绞健.斎辉诰毩曋?,學生要做到緩吸緩呼、緩吸快呼、快吸緩呼、快吸快呼等。以最自然的形式,達成最適合學生呼吸練習的效果。教師要時刻注意糾正學生在唱歌時的不正確姿勢和方法,以便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練習的好習慣。
音樂表現(xiàn)的成功與否,還在于另一種標準——音準練習。在此項練習上,教師可以以比喻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七個音符的音高問題。do是最低音,si是最高音。把這七個音符的音高比喻成七層樓,他們是遞進式的關(guān)系。Do是一樓,si是七樓,這樣學生在學習音高的同時,腦海里也就有了具體的形象。在之后的練習中學生也就明白高音低音該怎樣分配了。
練習音準最好的方式就是平時多練習。教師可以以身作則,每節(jié)課都帶著學生練習幾次,讓學生習慣這種方式,從而逐漸鞏固音準。教師要時刻引導學生仔細聽音樂,很多情況下,學生在聽一首歌曲時,潛意識中,學生認為自己會唱歌曲了,也就不會再仔細聽歌曲中的音準。這種誤導對學生來講影響是不可忽視的。當學生被錯誤音準帶跑偏時,以后再想糾正過來,就很難了。所以教師在平時就要引導學生靜心去聽歌曲的節(jié)奏和音準,讓學生自己去模仿,在模仿中逐漸把握音準問題。
例如:教學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我首先讓學生仔細聽這首歌,再按照他們正常的音量分別演唱。學生在唱完這首歌時,我會及時糾正學生的音準問題,并且讓他們改正。在不斷地練習中,學生把音準逐漸就掌握好了。
在學生的各項練習當中,教師既要陪學生一同練習,又要觀察每個學生之間的差別。在觀察中,按照他們每個人的音域分成兩個聲部,訓練學生合唱。合唱講究的就是聲部之間的不統(tǒng)一卻又相互交融聯(lián)系。在正式練習中由簡到繁循序進行。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不要急于求成,先找?guī)讉€簡單的聲部,對學生進行一個發(fā)聲練習。在練習中,教師為學生解釋合唱,同時也要領(lǐng)著學生輕聲演唱。
在練習多聲部的歌曲時,教師首先根據(jù)歌曲樂段之間的關(guān)系和特點,先將歌曲分成幾部分。教學生學習合唱時,先從高聲部學起,然后再學低聲部或者中聲部。高聲部學熟唱好了,進而練習低聲部。兩個聲部都熟練了,再連起來合唱。合唱練習中,教師一定要跟隨學生練習,要保證每一個合唱成員都能熟練地演唱。如果學生在合唱中會有唱不準或者找不到節(jié)奏,教師先帶著一聲部學生和二聲部合,反之帶著二聲部和一聲部合。這樣學生可以按照老師的節(jié)奏和音調(diào),糾正自己的問題。每個聲部的成員,在練習時,不要因為受到干擾就捂著耳朵跟著感覺走。合唱原本就是一個整體,合唱的藝術(shù)價值就在于聲部之間的融合。所以,在合唱中,學生既要做到傾聽其他聲部的聲音,又要監(jiān)聽自己的聲音。以這樣的方式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音調(diào)和音量,促使每個聲部都能達到和諧、統(tǒng)一、完整的效果。以這樣的流程下來,學生在音準和合唱上都把握的差不多了。
培養(yǎng)學生合唱,既要按部就班地走,又要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任何事都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要急于求成。當學生自己慢慢體會到音樂的美不可比擬時,自然而然對音樂的合唱和興趣也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郭升健.藝術(shù)教育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