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要】目的 比較腋下小切口與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的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患者64例作為樣本,將其分為切口組與胸腔鏡組兩個組別。切口組治療方法以腋下小切口為主,胸腔鏡組治療方法以電視胸腔鏡為主。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情況、住院時間、復發(fā)情況。結果 胸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60.02±0.11)min、術中出血量(36.95±1.33)mL、胸管引流時間(2.00±0.01)d、手術費用(1561.45±123.66)元、住院時間(4.02±0.71)d,復發(fā)率為0,與切口組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結論 應將電視胸腔鏡作為自發(fā)性氣胸的主要治療方法,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胸管引流時間,降低手術費用,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關鍵詞】腋下小切口;電視胸腔鏡手術;自發(fā)性氣胸;比較
【中圖分類號】R65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32.0.02
自發(fā)性氣胸臨床較常見,常規(guī)以胸腔穿刺或胸腔閉式引流術治療,效果欠佳,且復發(fā)率高,可達29%左右[1]。近些年來,腋下小切口及電視胸腔鏡手術方法出現(xiàn),并被應用到了自發(fā)性氣胸的治療中[2]。為了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患者64例作為樣本,對腋下小切口與電視胸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進行了比較,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自發(fā)性氣胸患者64例作為樣本,將其分為切口組與胸腔鏡組兩個組別。
切口組患者共32例,包括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齡:20~31歲,平均年齡(23.67±3.11)歲。發(fā)病頻率:首次發(fā)作2例,反復發(fā)作30例。胸腔鏡組患者共32例,包括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齡:21~29歲,平均年齡(23.45±3.00)歲。發(fā)病頻率:首次發(fā)作3例,反復
發(fā)作29例。
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fā)病頻率等方面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切口組治療方法以腋下小切口為主:(1)單腔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2)健側臥位,固定前肢。(3)腋前線第3肋間至后線第8肋間6~8 cm切口。(4)第4肋間進胸。(5)小型撐開器撐開,進胸后探查,視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療。(6)雙7號絲線縫合肋間,2針。4-0可吸收縫線皮內(nèi)縫合。
胸腔鏡組治療方法以電視胸腔鏡為主:(1)雙腔氣管插管靜脈復合麻醉。(2)健側臥位,固定前肢。(3)腋中線第6肋間做2.0 cm切口,并置入胸腔鏡。(4)第3肋腋前線及腋后線,做1.0 cm操作口,視病情采用不同方法治療。(5)電凝處理出血點。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時間、手術費用4項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如表1。
通過表1可以看出,胸腔鏡組患者手術時間(60.02±0.11)min、術中出血量(36.95±1.33)mL、胸管引流時間(2.00±0.01)d、手術費用(1561.45±123.66)元,與切口組相比,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復發(fā)情況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與復發(fā)情況如表2:
通過表2可以看出,胸腔鏡組患者住院時間(4.02±0.71)d,復發(fā)率為0,與切口組相比,統(tǒng)計學差異顯著(P<0.05)。
3 討 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腋下小切口方法手術,患者手術時間(65.31±1.02)min、術中出血量(45.83±1.59)mL、胸管引流時間(3.17±0.06)d、手術費用(4779.28±146.82)元、住院時間(5.58±0.49)d,復發(fā)率為3.13。采用電視胸腔鏡方法手術,患者手術時間(60.02±0.11)min、術中出血量(36.95±1.33)mL、胸管引流時間(2.00±0.01)d、手術費用(1561.45±123.66)元、住院時間(4.02±0.71)d,復發(fā)率為0,與腋下小切口方法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
4 結 論
應將電視胸腔鏡作為自發(fā)性氣胸的主要治療方法,縮短手術時間與住院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胸管引流時間,降低手術費用,降低疾病復發(fā)率。
參考文獻
[1] 王 斌.腋下小切口與電視胸腔鏡治療自發(fā)性氣胸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08):13
[2] 王澤學,梁 磊.腋下小切口電視胸腔鏡手術聯(lián)合高滲葡萄糖胸膜粘連術治療自發(fā)性氣胸[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3,03(09):181-182,192.
本文編輯:劉帥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