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素貞+藍福周
摘要:云計算給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本文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藝術類高職學生對應用云計算新技術進行網絡教學的學習過程和教學設施的效果。分析調查報告并得出結論。
關鍵詞:藝術類高職學生;云計算網絡教學;調查與分析
一、引言
隨著高職教學改革的深入,云計算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對于云計算技術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本調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通過調查問卷,進一步了解藝術類學生應用云計算新技術學習的情況以及教師應用云計算技術進行網絡教學產生的教學效果。本調查結束后,將調查報告的分析結果提交給廣西演藝職業(yè)學院廣大教師和學生參考,希望能對于今后在教學工作中深入使用云計算網絡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提供幫助。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參加本次調查的對象是廣西演藝職業(yè)學院藝術工程系2014級環(huán)境藝術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與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四個專業(yè)的學生,總共140人。所有被調查的對象已經在上學期同時學習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其中環(huán)境藝術設計和服裝設計專業(yè)70名學生采用的是基于云計算網絡教學方式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而廣告設計與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兩個專業(yè)70名的學生是采用原有教學模式進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
2.調查方法
向以上四個專業(yè)140名學生發(fā)放了140份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調查結束后,使用EXCEL函數及其圖形工具,對調查的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三、研究工具
采用筆者自行設計的“云計算網絡教學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調查。調查問卷包含16個問題(其中開放性問題一個),主要圍繞學生對云計算學習的認識、對云計算網絡學習的接受程度以及云計算網絡教學實施效果等方面進行設計,同時根據統(tǒng)計學要求,對調查問卷進行信度和效度的檢驗。
四、云計算網絡教學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對云計算學習的認識
藝術類學生思想活躍,個性較強,比較樂于接受新生事物,是新技術使用的生力軍,通過調查“你認為什么是云計算學習”“云計算學習的優(yōu)點”等問題,發(fā)現學生對云計算技術知識的了解主要來自互聯網,能夠完全正確或比較正確地回答的占68%、回答“不清楚”的占32%。這一數據說明學生對云計算學習關注度比較高,而且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學生對云計算的了解會越來越深入。
2.學生對云計算網絡教學的接受程度
學生對問卷中的“同學們希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云計算網絡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嗎?”問題做出選擇時,非常希望的占65%、比較希望的占30%、不希望的占5%。在“課堂上,同學們利用手機上云計算應用程序進行學習是否利大于弊?”問題上,選擇“是”的占70%,選擇“否”的占9%,選擇“不清楚”的占21%。說明學生們接受云計算網絡教學的意愿還是比較高的。
3.云計算網絡教學實施效果
(1)問卷調查分析。在云計算網絡教學實施效果的調查中,我們對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云計算網絡教學的班級和采用傳統(tǒng)教學的班級進行對比分析。我們把采用云計算網絡教學方式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和服裝設計專業(yè)班級,簡稱實驗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廣告設計與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專業(yè)班級,簡稱對照班。我們分別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為實驗班在云計算的網絡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成績是否有所提高。實驗班和對照班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學習的興趣如何?課后是否會進行拓展學習?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如何?協作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如何?自主學習能力是否提高?通過這些問題來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對比。
問卷調查表明,實驗班96%的學生對云計算網絡學習持肯定態(tài)度,4%持否定態(tài)度,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云計算網絡學習持肯定態(tài)度,如表1所示:
實驗班和對照班對課程學習興趣的對比,問卷調查中顯示,實驗班學生對前兩項感興趣的占94%,對照班只有65%,數據說明實驗班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比對照班有明顯提升,如表2所示:
實驗班對照班課下拓展學習對比,問卷調査中實驗班經常進行拓展學習的學生比例為52%,對照班只有6%,可見基于云計算網絡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拓展學習很有幫助,如表3所示:
實驗班對照班對教學內容掌握程度對比,問卷調査顯示實驗班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如表4所示:
實驗班對照班溝通交流協作能力對比,調查問卷顯示實驗班的溝通交流協作能力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如表5所示:
實驗班對照班自主學習能力對比,調查問卷顯示實驗班與對照班相比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表6所示:
(2)考試結果分析。2014級藝術工程系四個專業(yè)的實驗班和對照班的人數都為70人,實驗班的教學過程是基于云計算網絡開展教學,對照班采用的則是原有教學模式,即老師圍繞課本內容進行知識講解,然后在實驗實訓室練習操作,學習資源相對比較單一。
通過“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期末考試成績數據統(tǒng)計表,如表7所示,實驗班的成績比對照班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五、云計算網絡教學調查的總結
學生對教學中采用云計算技術持肯定態(tài)度,并渴求在教學中使用云計算技術進行學習。教師通過運用云計算技術實施網絡教學取得顯著效果。
1.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資源來進行學習,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起來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產生學習興趣。
2.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教學提高了學生的溝通交流與協作能力。通過云計算的網絡教學中的協作學習,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溝通交流當中,相互協作、相互幫助,增進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3.基于云計算的網絡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谠朴嬎愕木W絡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提出了云在線學習任務和要求,學生們積極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六、結語
經過調查結果分析,與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方式相比較,藝術類高職學生更青睞于云計算網絡教學方式,運用云計算技術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技能更加扎實,獲得的新知識更為牢固?;谠朴嬎愕木W絡教學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希望廣大高職教師能切實掌握云計算網絡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云計算技術的優(yōu)勢,更好地為高職教育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黎加厚.走向教育技術“云”服務[J].遠程教育,2008(3):79-80.
[2]張懷南,楊成.我國云計算教育應用的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13(1):40-44.
[3]莊煥.云計算輔助教學調查分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