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作文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浙江省金華市賓虹小學 邵群燕
寫作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我在班級中開展了趣味作文教學的探索研究,從貼近學生實際出發(fā),以興趣為核心,讓游戲、活動、實踐走進課堂,讓課堂生活化。自從開展了趣味作文教學實踐活動,孩子對作文的興趣濃厚了不少,作文優(yōu)秀率也大幅度提高了。由此,孩子們愛上了作文,愛上了班級,愛上了學習,在孩子們的心中,幸福像花兒綻放!
(1)走近豐富的內心世界——心理描寫
要寫出好文章,必須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因此,在平時的作文練習中,我經(jīng)常帶領孩子去感受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寫出內心世界的精彩。
案例1:
課堂上,我正在講評作文,突然就嚴肅地命令:“楊佳珩,請上來!”楊佳珩一臉疑惑地走上了講臺,緊接著,我又下令:“向右轉!”然后,請孩子們說說,在這個過程中的心里想法,也讓楊佳珩述說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教給孩子心理描寫小技巧:寫想不用想。隨后馬上在課堂上進行片段練習,因為親身感受,孩子們能緊緊抓住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于是十秒鐘的事也能洋洋灑灑地寫下兩三百個字。
再如,一次布置作業(yè)時,我先聲明:在布置作業(yè)的過程中,不許發(fā)出聲音,否則完成兩倍作業(yè)。接著一條一條地報作業(yè),大概布置了十來樣作業(yè),并且都是難度系數(shù)極高的。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著急啊,他們想喊,想反抗,可已經(jīng)有了前面的禁口令,不敢啊。就在一個個要痛哭流涕時,我讓他們將前面的作業(yè)一項項劃去,每劃去一項,孩子們都會手舞足蹈一番。最后只剩下作文,寫布置作業(yè)過程中的心理感受。因為前后心理變化極大,孩子們寫得繪聲繪色,極其生動形象。
(2)讓啞巴開口說話——對話描寫
不會寫文章的孩子往往不能將人物的對話進行細致描寫,讓文章中的人物充當著“啞巴”的角色,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進行了對話描寫的片段練習。
案例2:
學習課文《別餓壞了那匹馬》中,有很多的對話練習,學習這篇課文,我將重點放在了學習對話描寫上。讓孩子們劃出對話中的提示語,默讀文中的對話,發(fā)現(xiàn)對話描寫的小竅門:1.寫說不用說;2.用表情、神態(tài)、動作、心情代替“說”的詞;3.提示語的位置,說話句的4種形式;4.一人的話寫一段。
這樣的練習不是一次了事,需要不斷反復,隔了一段時間,我又再次進行了對話練習的訓練:在以上4個對話練習小竅門之后,我又要求孩子們注意說話內容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并進行看一段錄像,寫人物對話的訓練。
(3)讓動作連貫起來——動作描寫
如何進行動作描寫?我結合《少年閏土》段落,引導孩子要將動作細細寫,讓動作連貫起來。
案例3:
1.出示“雪地捕鳥”的片段:“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圈出里面的動詞,短短的一段話,作者用了6個動詞,將捕鳥的過程敘述得清楚詳實。
2.總結出動作描寫小技巧:(1)寫連貫的動作;(2)選用準確的動詞進行描寫。
3.以“走”為例,描寫走的詞語有(散步、漫步、踏步、信步、轉悠、閑逛、徜徉、踉蹌、蹣跚、踱方步、健步如飛、步履矯健、步履輕盈、大步流星、飛檐走壁、大搖大擺、步履艱難、一瘸一拐、匍匐前進、躡手躡腳),根據(jù)給出的語境選擇合適的詞語。
4.二生上臺進行啞巴劇表演。
5.當堂進行動作描寫練習。
6.課后觀察同學的動作,回家進行連續(xù)動作的練習。
(4)巧用景物寫時間——時間描寫
案例4:
《綠山墻的安妮》是六年級的必讀書目。這本書里面的一段話引起了我的注意:“當冬日紫紅色的暮色籠罩白雪皚皚的大地時,安妮蹦蹦跳跳地回了家”。從這句話,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是在傍晚的時候,作者沒有直接寫明時間,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來寫時間。于是我與孩子們分享了這段話,總結出這段話的特點:巧用景物寫時間。隨后在課堂上進行寫話訓練,出現(xiàn)了很多精彩的句子。
(5)云想衣裳文想名——擬題練習
從三年級開始,我告訴孩子,“一個好題目就是文章的眼睛,給文章取一個好標題,是很重要的寫作能力?!比缃衩看螌懽魑?,孩子都會在題目上下一番功夫,絞盡腦汁取個好標題。比如:花樣饅頭的作文中,出現(xiàn)了《滿室饅頭香》《饅頭?花!》《饅頭?愛!》《秋日的“幽菊”》這樣精彩的題目;參觀金字火腿的題目有《探訪火琵琶》《火腿味的秋游》《金華火腿甲天下》《舌尖上的“腿”香風味》《火腿之旅》《我跟火腿有個約會》《金華明珠——火腿》《火腿香味伴深秋》等;在一次聽寫名字的作文課上,全班共出現(xiàn)了三十來個題目,幾乎每個孩子的作文題都是不一樣的,有《幽默聽寫》《情感大測驗》《精彩名字秀》《點名之樂》《金榜題名》《名字大拷問》《突如其來的聽寫》《初冬?名字?友情》《友情測試》《聽寫的教訓》《新版聽寫》等等。
有片段練習做基礎,篇章的訓練也還是少不了的。除了進行語文書中的作文訓練外,我經(jīng)常會在班里開展一些趣味作文的訓練,增加孩子學習的樂趣,讓寫作變得有滋有味、樂趣無窮。
案例5:花樣饅頭
周末里,我在家給每個孩子做了一個花樣饅頭,有玫瑰花形的,有菊花形的。周一的課堂上,孩子們一起吃饅頭,經(jīng)過了一番的細致觀察、細細品嘗后,孩子們寫出來的文章也更有味兒了。
案例6:做卡
學校里總是流行賽爾號卡,并且屢禁不止。于是我就讓孩子們制作自己的卡。內容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如《三國》《紅樓夢》人物卡、寵物犬排行卡、世界名勝、長征故事等等。
這樣的作文課還有游戲拔書、木頭人、撕紙悟人生、看表演猜歇后語、聽寫同學名字等等。在課堂上,孩子們玩得興高采烈,寫得生動有趣。
自從開展了趣味作文教學實踐活動之后,班里孩子對作文的興趣濃厚了不少,作文優(yōu)秀率也大幅度提高了。很多孩子的文章在《金華晚報》《錢江晚報》《語文報》等報刊雜志中發(fā)表。方毅凱被評為“浙江省百佳小記者”;吳若曦、方毅凱被評為2015年《錢江晚報》“十佳小記者”;黃怡暢、吳若曦被評為“優(yōu)秀小記者”;曹琛漁的文章《吃餛飩》《堵車》在《語文報》中發(fā)表……由此,孩子們愛上了作文,愛上了班級,愛上了學習,在孩子們的心中,幸福像花兒綻放!
《拔書》課堂鏡頭《木頭人》課堂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