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峰
摘 要:所在的小學位于豫西地區(qū)的淺山區(qū),近幾年,由于農(nóng)村人口外流,造成了大量留守兒童。經(jīng)過統(tǒng)計,今年的單親留守兒童占總人數(shù)的25%,雙親留守兒童占45%。面對如此多的留守兒童,也給教師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他們的生存狀況較差,成績也不理想,而且容易發(fā)生其他意外情況,所以對他們的管理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對策;交流;愛心感化
面對問題,到底該怎么辦?那么就有必要分析背后的原因,經(jīng)過我長期的觀察及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一、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
1.怯懦自閉型
這種類型的以女生為主,具體的表現(xiàn)是:膽小、內向、不與外界交流等。這種問題的學生,與其性格有一定關系,離開父母后,就發(fā)展成這種類型的問題。在課內,表現(xiàn)不活躍,成績不理想。在課外,不與其他同學交流,比較寂寞孤獨,受到其他同學欺負后也不告訴別人。在家里與(外)祖父母也很少交流。久而久之發(fā)展成心理障礙,從而影響學習成績及成長等問題,造成的結果比較壞,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2.心理依賴型
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許多學生便和一些“大哥”“大姐”走的很近,平時和這些人在一起,并聽他們的話,一些小團體在校園里出現(xiàn)并發(fā)展,并結合校外的一些青少年。這些人在一起會出現(xiàn)多種問題,輕的成績下降,重的還會做些違法亂紀的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這種問題影響較壞。由于(外)祖父母只關心他們的吃穿等生活問題,對孩子的這些變化很少關心,因此,這個問題比較難發(fā)現(xiàn)。
3.情緒激動型
這種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尚可,但只要遇到挫折,或與別人發(fā)生矛盾時,便大喊大叫、又哭又鬧,情緒長時間得不到控制,就是老師也無能為力。這種學生的人際關系一般較差,很多學生不愿意和其交往。這種學生往往把自己當成一種弱者或受委屈者,遇到一些小事時,便認為受了天大的冤屈,情緒失常難以控制。
4.自由散漫型
這種類型的學生紀律性較差,自控能力差,經(jīng)常不能完成作業(yè),并有曠課、遲到等違反紀律等情況發(fā)生。這類學生在性格上有一些問題,把其他學生甚至老師都不放在眼里,沒有團隊意識,又經(jīng)常和其他同學發(fā)生矛盾。加上家長的管理又跟不上,致使其朝著不良方向發(fā)展。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時發(fā)現(xiàn)并矯正,后果就不堪設想。不但會影響學習成績,而且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措施
1.學校、家長、社會合作交流
學校、家庭、社會是孩子主要的載體,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缺了哪一方面的力量都是不科學的。
首先,學校是主陣地。班主任和各任課教師都要積極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要攜手合作,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各種心理問題,并加以矯正。要及時采取各種方法幫助其健康成長,并結合兒童的年齡生理等特點采取合理的方法,積極開展各種有效的活動,以“正能量”來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使其心理健康成長。
其次,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般來說,家庭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都不到位,(外)祖父母也只是關心其生活方面的事,對心理健康方面的事根本不重視,父母又相距比較遠,管理上更不到位。這就需要家長和教師之間及時溝通交流,為共同發(fā)現(xiàn)并解決這些問題提供正確的方法。
再次,社會的作用不可或缺。社會是學生成長的大環(huán)境,對兒童的性格及心理成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區(qū)、村委、民政、公安、團委、婦聯(lián)等許多部門都有義務關心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這些部門每年都會結合農(nóng)村學校開展各種活動,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并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
2.要用愛心感化
留守兒童本身就是一個弱勢群體,又是一個愛嚴重缺失的群體。只要我們教師真正地用愛心引導,其實許多兒童的心理及行為都是可以矯正的。性格上的缺陷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就可以使學生消除孤獨、不合群、冷漠、暴力等問題,使之能融入集體中,健康成長。
3.開展各種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生活
留守兒童的生活經(jīng)常比較單調,所以經(jīng)常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而這正好被一些壞人壞事所吸引。如果教師把學生的課外時間有效地利用起來,開展各種活動,組建各種組織,在活動內容上在做好文章的話,就再好不過了。既可以組建學習方面的小組,也可以組建一些公益性的組織。這樣做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也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成績,還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使學生能融入集體,和他人良好相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總之,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是一個復雜而又長期的問題,是需要全社會都來關心的問題。如果能成功發(fā)現(xiàn)并矯正這些問題,孩子們的將來將會更美好。
參考文獻:
陳錫林.淺析農(nóng)村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教育策略[J].福建教育,2013(4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