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劉春龍
摘 要:目的:構建限量檢查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中烏頭堿的薄層色譜法(TLC)。方法:采用TLC方法對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中烏頭堿水平進行測定分析,以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氨水(體積比為20:18:3:6:1)作為展開劑,經(jīng)耐用性分析,探討該方法的應用效果。結果:(1)供試品色譜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部位上面未發(fā)現(xiàn)有斑點存在,陰性未存在干擾;(2)采用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氨水(體積比為20:18:3:6:1)作為展開劑時,供試品之間較易分離開來,烏頭堿斑點十分清楚、規(guī)整,且與其他斑點之間很容易分離,重復效果理想;(3)供試品色譜之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對應的部位所產(chǎn)生的斑點強度以及規(guī)格均小于對照品斑點,或者無斑點產(chǎn)生。結論:薄層色譜法應用于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中烏頭堿含量的測定之中,操作便捷,重復性佳,應加以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烏頭堿;薄層色譜法;姜紅活血止痛酊
烏頭,屬毛莨科,其有效成分為雙酯型的生物堿,其中有效成分為烏頭堿。臨床藥理學研究表明:烏頭堿具有鎮(zhèn)痛、麻醉以及降壓等方面的重要功效,但是其毒性非常強,其致死量僅為3-5mg,且致死時間非常短(接觸到死亡僅需8min-4h)。由于烏頭堿的中毒劑量同治療劑量相當,由于各方面的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中毒而死的情況。烏頭堿很容易發(fā)生水解反應,對烏頭堿中毒的醫(yī)學鑒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對此,應該強化對醫(yī)學制劑中烏頭堿的含量進行定量測定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薄層色譜法對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中烏頭堿含量進行測定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儀器及試劑
1.1 儀器
層析缸、微量點樣器、玻璃噴霧器、薄層制版器以及電子天平等儀器。
1.2 試劑
烏頭堿對照品(鼎瑞化工上海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為20160112號)、姜紅活血止痛酊(醫(yī)院自主研制,批號為20161122號)、姜紅活血止痛酊陰性樣品(醫(yī)院自主研制,批號為20161203號)、乙醚(安徽金邦醫(yī)藥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927820-24-4)、氯仿(上海市長達化工貿(mào)易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050802)、硅膠G(南京奧佳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21204)、羧甲基纖維素鈉(上海萬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20101012)。上述試劑均屬于分析純,水屬于超純水。
2 方法及結果
2.1 溶液的制取
2.1.1 供試品溶液
首先取2.0mL的溶液樣品,將其置于錐形瓶之中,向其中加入5.0mL的濃氨液以及80mL的乙醚溶液,將其進行振蕩、搖晃1h,靜置24h,分取乙醚層提取液,將其蒸干,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污水乙醇溶液稀釋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
2.1.2 對照品溶液
取一定量的烏頭堿對照品溶液,精確稱量,向其中加入無水乙醇溶液制成每1mL中含有2mg烏頭堿的對照品溶液。
2.1.3 陰性對照溶液
根據(jù)姜紅活血止痛酊的制作工藝制備姜紅活血止痛酊的陰性對照品,以2.1.1中的方法制取陰性對照溶液。
2.2 限度測定
根據(jù)薄層色譜法,即TLC法(《中國藥典》(2010版))中的方法進行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以及陰性對照溶液各為5.0μL,將其分別點在同一硅膠G薄層板之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氨水(體積比為20:18:3:6:1)作為展開劑,將其放置在氨蒸汽飽和的展開缸之中進行展開處理,將其取出,晾干,按照順序噴以稀碘化鉍鉀試劑以及亞硝酸鈉乙醇試劑,將其置于可見光條件下進行檢視。結果顯示:在供試品色譜之中,與對照品色譜相對應的部位出現(xiàn)的斑點大小于強度均明顯比對照品的斑點面積要小,或者不存在斑點。將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別設置為18℃以及68%,在上述3批供試品色譜之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部位上面未發(fā)現(xiàn)有斑點存在,陰性未存在干擾。上述結果提示本方法的專屬較為理想。
2.3 耐用性測定
2.3.1 設定取樣量
取6mL的樣品,將烏頭堿限量設置為2.0mg,供試品點養(yǎng)量為5μL,與5μL的烏頭堿對照品溶液相當。結果表明:供試品色譜之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對應的部位所產(chǎn)生的斑點強度以及規(guī)格均小于對照品斑點,或者無斑點產(chǎn)生。
2.3.2 選取展開劑
對兩組展開劑進行分組考察:(1)展開劑1: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二乙胺(三者體積比分別為5:2:1);(2)展開劑2: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氨水(體積比為20:18:3:6:1)。按照2.2節(jié)中的相關方法進行操作處理,結果顯示:溫度及相對濕度分別設置為18℃及68%時,采用展開劑1,供試品其他成分斑點之間的分離度非常小,接近于烏頭堿的斑點,分離起來難度較大。采用展開劑2時,供試品之間較易分離開來,烏頭堿斑點十分清楚、規(guī)整,且與其他斑點之間很容易分離,重復效果理想,因此選擇展開劑2,即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氨水(體積比為20:18:3:6:1)。其中:A表示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二乙胺(三者體積比分別為5:2:1);B表示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丙酮-氨水(體積比為20:18:3:6:1)。1:對照品;2、3、4:不同生產(chǎn)批號的供試品。
3 討論
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的主要化學成分為烏頭堿,它不僅屬于一種烏頭類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質,而且它也極易引起患者中毒。由于其毒性巨大,炮制不徹底、劑量過大以及煎煮方法不當?shù)确矫娴囊蛩?,常常會導致患者死亡的產(chǎn)生。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含有大量的烏頭堿,為了確保該制劑安全有效,應注重對烏頭堿的含量進行準確地定量檢測。
根據(jù)《中國藥典》中的相關規(guī)定內(nèi)容,姜紅活血止痛酊的常用劑量為1.5-3.0g,含酯型生物堿以烏頭堿作為當量進行計算,不能超過0.15%。如果實驗設定對照品的限量以止痛酊常用劑量的1.5g來計算,那么相對應的烏頭堿對照品限量則為2.25mg,本研究中烏頭堿的實際設計量為2.0mg。所以,確保制劑安全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供試品溶液的斑點強度及大小均小于相應劑量的烏頭堿對照品溶液的斑點強度及大小,或者斑點未出現(xiàn),此時烏頭堿的含量則在安全范圍之內(nèi),可以放心用藥。本研究中設定點樣量大小為5μL,與5μL的烏頭堿對照品溶液相當。本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參考了《中國藥典》(2010年版)中制定的相關操作守則及方法。實驗中所運用的烏頭堿溶液,則采用無水乙醇溶液對其進行稀釋,應注意新配新用,或者溶液配制好之后,將其置于溫度為2-8℃的冰箱中進行保存,第一時間使用。
綜上所述可知,薄層色譜法應用于醫(yī)院制劑姜紅活血止痛酊中烏頭堿含量的測定之中,操作便捷,重復性佳,應加以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賀云杰,趙晨,李妍,等.參附強心丸中人參、大黃、桑白皮的薄層色譜鑒別及烏頭堿限度檢查[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09,11(3):468.
[2]黃可婧,王麗娟.附子理中片的質量標準研究[J].天津藥學,2014,26(5):16-20.
[3]武琳,楊光,黃菲.連翹敗毒丸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14,21(5):95-97.
[4]肖霞,曹俊凱.牡丹皮中丹皮酚的薄層層析鑒別[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26):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