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宗清
文理分科之前,我和小曾就比較熟悉了。在一次生物考試中,生物試題他硬是一道沒做,倒是滿滿地填上了歷史知識,在空白比較大的答題區(qū),他把明朝皇帝的廟號、謚號和姓名一個不落地給寫了下來,對于其中的生僻字還標了注音。
“人才!”這是我的第一感覺,由此送他一個外號——易中天。誰知,這個名字越喊越響亮,大家也都這么叫,以至于在分科前,我還真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不過,他卻是教師辦公室的???,遲到了、清潔糟糕、不交作業(yè)、上課打瞌睡、校服不規(guī)范等等毛病總有他。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是班主任對他的評價。一旦犯錯后,他都能夠至少表面上比較虔誠地接受批評。鑒于所犯的事兒還不至于觸碰到校級處分,故幾乎每次都只是批評或者寫寫個人反思,也就不了了之。然而,他就像一個永遠不會停下來的皮球一般,只要沒有班主任摁著他,不一會兒,他就又立馬跳了起來。
分科后,他竟然分到了我的班上。本著保護人才的原則,我特意舉薦他當生活班長,并且獲得了集體的支持。我期許他能夠在新的班級有歸屬感和存在感,開學一兩周表現(xiàn)還真不錯。對于他的轉變,我也不時在班內公開表揚和鼓勵,以正面態(tài)度激勵其正向表現(xiàn)。但是好景不長,我開始間斷地收到其他老師的投訴,這是他老毛病又犯了。
激勵和說教,起到的教育十分微弱,他已經(jīng)形成了“免疫力”。我決定改變方法,準備對其“硬攻”,但一想,不能超之過急,要逐步加大火力,以引發(fā)最終的爆炸點。周一上午,他上課打瞌睡,被我教育了一頓,他誠懇地接受了批評;下午,再次被我發(fā)現(xiàn)上課沒有認真聽講,又一次被我批評了,他顯得有些沮喪;周二,我專程檢查他的作業(yè),果然沒有完成,于是我訓斥的力度比昨天更大了;周三,他私自出校門,被校領導逮個正著,按照學校住讀生管理規(guī)定,需要罰走讀一周。他請求我再次給予機會,鑒于他家離校很遠的實際情況,我暫且擱置了對這件事的處理,期望他后續(xù)能夠有良好的轉變。然而,周四早上的早操他又遲到,而且寢室的清潔被生活老師點名批評。又一次被我批評了!面對如此密集的“批評”,他開始變得焦躁不安,公開發(fā)布不滿,表示是班主任有意針對他。初步預熱效果已經(jīng)達到。
綜合以上情況,小曾被懲罰走讀一周,每天得坐一個多小時的輕軌上學和回家。由于的確趕不上早自習,并且晚自習最后一節(jié)課后,就趕不上回家的最后一趟車了,于是我允許他早上遲到并且晚自習少上一節(jié)。即便被我動真格了,小曾仍不悔改,在課堂睡覺的情況更嚴重了。一周后,我才知道真相。原來,這一周他和他的家長瞞著我,根本沒有回家,而是就住在同班同學的家里。兩個好朋友一起睡,晚上自然就睡得晚了?!凹热蛔≡谕瑢W家里,為什么還要遲到和早退呢?”我生氣地問道?!安皇悄憬形疫t到和早退的嗎?”他倒變得不耐煩了?;鹚幬侗晃抑饾u激發(fā)了出來,順勢,我只有點燃火藥了:“你這個樣子,還讀什么書呢?”
“我還真不想讀了!”說完,他一甩手就沖出了教室。兩周以來每天都處于老師的火力“攻擊”下,一個曾經(jīng)善于和老師“周璇”的“問題老賴”被我徹底激怒了。
我叫來了其家長,兩周來的情況我一五一十地嚴肅地告知了他們。在一旁的小曾情緒十分激動,出現(xiàn)了對班級和老師的言語攻擊,并且提出要退學。實話講,效果已經(jīng)達到,就是讓他主動退學,并且讓家長也無話可說。他是借讀生,退學手續(xù)在嚴肅不悅的氛圍中迅速地辦完了。前期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這一刻。
能夠進入本校高中借讀并不容易,而他學籍所在的學校和本校的整體水平和實力差距甚遠,我斷定他會后悔。即便不后悔,讓他換一個環(huán)境,興許有合適他的教師能夠改變他。剛過一周,家長就帶著小曾來學校道歉,并且小曾也寫了深刻的反悔信。期間,我也收到了所謂的關系電話,但被我毫無余地地拒絕了。這期間,小曾內心各種復雜的滋味只有他自己能夠深切地體會,“求”學之路十分艱難!
愛的教育,不僅需要耐心,也需要“狠心”。被我萬般“折磨”之后,小曾終于得到了回歸的機會,但是有一個條件:一旦再犯任何事,立馬勸退!至于是否勸退,那是后話,但這一次讓其徹底觸碰谷底的教育,還真的起了效果。一個月過去了,小曾的各種疑難雜癥沒有再犯。觸碰谷底,方能崛起。但愿小曾能夠借著這次觸底的機會,真正地崛起。
(作者單位:重慶市朝陽中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