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年輕時,如果沒油葷,我是咽不下飯的。
那會兒,滿腹的雄心壯志將心里頭填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未來如一幅藍(lán)圖,在眼前已然緩緩展開。每念及此,心中更是雀躍不已。
和這種心境相對應(yīng)的,是味蕾的無葷不歡。炸的、煎的還有烤的,越是濃烈,越能讓味蕾與心產(chǎn)生共鳴。至于素菜,常被我棄如敝屣。
年少輕狂的歲月里,想必很多人也是如此吧?
什么時候開始改變的?說不清。印象里,記得有那么一次,突然想著吃點素菜。一小盤腌白菜,紅紅白白;一碟蛾眉豆,青青翠翠;碗里半碗米飯,一個小小的烤紅薯;最后,還煮了一小碗紫菜湯。那頓飯,吃得特別香。我驀然驚覺,素菜竟也如此可口。
與葷菜的濃烈相比,素菜顯得淡然不驚。這樣的味道,恐怕也唯有在有了年歲與閱歷后,才懂得欣賞,也才能從中品出現(xiàn)世安然的味道。以前,不是不懂,只是當(dāng)時的年紀(jì),就算勉強下咽,恐怕也品不出如今的味道。
如今,自己隔三差五會吃頓素食,放下碗筷后,腹中似有余韻。清清爽爽站起身,只覺身輕且暢快。這樣的心境,也唯有到了如今的年齡,才徹底領(lǐng)會。(見《果殼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