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0017836.2017.06.028
收稿日期:20170208
作者簡介:桑海英(1982—),女,山東肥城人,研究生,從事學科教學(英語)研究。
摘要:針對目前中小學英語學習差異化嚴重,英語教學“一刀切”,難以因材施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問題,以一節(jié)初中英語閱讀課為例,論述基于學習者個體差異的教學,對如何關(guān)注學生在興趣、閱讀水平、思維層次方面的差異進行探索,分析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設(shè)計,以期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以及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社會責任以及人文情懷等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關(guān)鍵詞:差異教學;自主學習;思維導圖;心智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6008003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關(guān)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勢。”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差異現(xiàn)象也日趨嚴重,初中學生差異學習需求日趨明顯。面對有著顯著差異現(xiàn)象的學生群體,如果教學無視這些差異的存在,仍然“一刀切”地統(tǒng)一教學、統(tǒng)一評價,無疑會挫傷各個層次學生的進取心和學習熱情,影響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要改變這一現(xiàn)狀,筆者認為,我們要探討差異教學,激發(fā)學生個性化差異的潛能,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華國棟先生在《差異教學論》中提出: “差異教學是指在班集體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個性的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求,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教學?!保ㄈA國棟,2001)差異教學是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水平,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分別培養(yǎng)的目標教學[1]。它根據(jù)學生自身認知水平和需求的差異,確定學習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實施差異教學。本文將以一節(jié)八年級英語閱讀課為例,設(shè)置讀前、讀中、讀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并具體分析如何在這些教學活動中進行差異教學,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英語教學中受益。
一、課例介紹與分析
1語篇內(nèi)容
本課例中的語篇材料選自外研社英語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課,主題為The WWF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m all。本課是一節(jié)閱讀課,主要講述熊貓?zhí)幱谖kU之中,國家與各種組織正在保護拯救熊貓的故事。本課例是一節(jié)閱讀課,主要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學習策略和學習任務,進行差異化學習活動,并以思維導圖為學習支架,幫助學生獨立完成閱讀任務,進行閱讀學習活動,同時實現(xiàn)以讀促寫,以讀促說,提高學生英語語言輸入和輸出雙重能力。
2學習目標
本課例的學習目標為:(1)根據(jù)問題歸納段落大意;(2) 能夠結(jié)合自身的興趣以及閱讀水平自主選擇學習任務單;(3)能夠依據(jù)自己的思維水平自主選擇學習策略;(4)能夠借助思維導圖復述文章段落大意;(5)能夠按照自己的學習風格構(gòu)建寫作框架,并進行口頭作文。
二、教學過程設(shè)計與分析
本文重點闡述讀前、讀中、讀后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活動設(shè)計,并具體分析如何基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閱讀教學,實現(xiàn)上述學習目標。
1讀前活動
夸美紐斯曾經(jīng)說過:“凡是需要知道的事情都要通過事物本身來學習,應該盡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圖像呈現(xiàn)給學生。”《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簡稱《標準》)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語言”(教育部,2012)[2]。基于這些理念,本環(huán)節(jié)采用直觀教學法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發(fā)話語主題,開展閱讀活動。
(1)播放配樂圖片,創(chuàng)建學習情境。教師結(jié)合本課主題,播放純音樂“絕望”并滾動呈現(xiàn)圖片,展示瀕臨滅絕的動物。
[分析]讀前活動設(shè)計的主要目的在于:歌曲是傳遞感情的有效載體,學生結(jié)合圖片聽這首歌曲,會由感官達至心靈,產(chǎn)生對“絕望”這一主題深刻的共鳴[3]。本環(huán)節(jié)用音樂和圖片創(chuàng)建情境,讓學生運用聽覺和視覺感知信息,獲得心靈的共鳴,為導入本課話題做好鋪墊。
(2)明確文章話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愿望。教師借助圖片內(nèi)容,引出語篇關(guān)鍵詞animals in danger使學生了解本語篇話題,師生對話如下:
T: What animals are in danger?
S: Pandas.
[分析]在學生獲得充分的感性認知的基礎(chǔ)上,教師借助圖片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話題,引導學生預測學習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3)提出個性化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教師借助animals in danger這一話題,引出蘇門答臘虎。
然后根據(jù)本課結(jié)束時學生要完成對瀕危動物蘇門答臘虎的介紹。最后教師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TASK A, TASK B, TASK C三個不同的任務并向?qū)W生說明:他們可以自主選擇其中一項任務,但需要認真學習本課內(nèi)容,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務。具體任務如下:
TASK A: Write an appeal to WWF about tigers in danger.
Task B: Make a poster about tigers in danger.
Task C: Make TV news to our English channel about tigers in danger.
[分析]在學生正式開始閱讀前,給出本節(jié)課要完成的任務,能幫助同學明確學習目的,積極地閱讀學習;學習任務實行差異化設(shè)計,使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任務,同時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思維導圖的用法。
2讀中活動
《標準》要求:“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學生使用各種學習策略的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不斷嘗試各種學習策略?!保ń逃浚?012)依據(jù)標準要求,本環(huán)節(jié)重在引導學生根據(jù)個體的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學習方式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策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實現(xiàn)個性化閱讀,使心智能力得到發(fā)展。
(1)整體閱讀,概括大意
①提出問題,促進閱讀
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提出三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速讀整篇文章,并尋找答案。
A What animals are in danger?
B Why are they in danger?
C 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them?
②分析文章大意,了解思維導圖
首先,學生閱讀全文結(jié)束后,教師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并再次利用思維導圖展示學生的答案。三個問題的答案共同構(gòu)成了整篇文章大意。然后,教師指出:思維導圖由圖片和關(guān)鍵詞構(gòu)成,所有關(guān)鍵詞都是本篇文章的關(guān)鍵信息。
[分析]本環(huán)節(jié)先以問題帶動閱讀,目的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把握重要信息,利用思維導圖展示問題答案,目的是幫助學生理順段落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歸納文章中心思想,同時讓學生了解思維導圖是如何運用的,為以后學生能獨應用思維導圖打好基礎(chǔ)。
(2)分段閱讀,抓取細節(jié)
在閱讀中,每個人的閱讀水平、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都存在差異。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關(guān)鍵期,不同個體的思維發(fā)展水平存在著差異,不同的思維發(fā)展水平?jīng)Q定了他們學習方式的差異性。
①自主選擇任務單,閱讀文章第一段
教師按照難度從高到低依次設(shè)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任務單:Sheet A; SHEET B;SHEET C。閱讀前教師將三個任務分發(fā)給小組,允許小組根據(jù)難易程度自主選擇,并在閱讀第一段之后,完成所選擇的任務單上的任務。
SHEET A(Read and make your own mindmap)要求學生根據(jù)文本創(chuàng)造性地畫出思維導圖。
SHEET B(Read and finish your own mindmap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s)要求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問題畫出思維導圖,問題如下:
Part 1
1 What animals are in danger?
2 Why are pandas in danger?
3 What are scientists doing to help pandas?
Part 2
1 Where do pandas live in china?
2 What does each panda feed on?
3 Why are panda losing their home?
Part 3
1 What is the government doing to protect pandas? 2 Why nature parks are good for pandas?
Part 4
1 What organization wants to protect all animals?
2 What should we do?
SHEET C是針對整篇文章的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填寫文章關(guān)鍵信息,完成思維導圖。如下所示:
Part 1
1 are in danger.
2 There are only aboutpandas in the wild today.
3 Scientists are doing a lot of research to help pandasand helplive.
Part 2
1 Pandas live in theandof.
2 The bamboo forests are getting smaller, so pandas are.
Part 3
1 In order to protect pandas in the wild , the government is.
2 There will be more bamboo to.
Part 4
1 wants to protect all animals.
2 Sois working hard to.
[分析]教師設(shè)置了三種難易程度的任務進行差異化教學。首先,使各種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并取得進步;其次,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維水平和思維方式,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并構(gòu)建個性思維導圖,使他們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最大化地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第三,鼓勵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目的是幫助學生理順文章大意,提煉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gòu)。
②交流與分享
在學生閱讀第一段之后,教師首先組織小組互相交流討論任務完成情況,旨在使學生取長補短,完善自己的學習任務單。之后,教師組織學生自愿展示任務單,并復述段落內(nèi)容。
[分析]在四項語言技能中,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教育部,2012)。學生閱讀之后,相互分享其表達能力,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
③學習多種思維導圖的制作
教師向?qū)W生介紹思維導圖的多種制作方法,例如使用關(guān)鍵詞、疑問詞、句子及畫圖等多種構(gòu)建方式。
[分析]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思維導圖之后,教師介紹更多的思維導圖,旨在啟發(fā)思維,拓寬視野,為學生后面的閱讀提供參考。
④閱讀文章第二,三,四段,獨立創(chuàng)建思維導圖
在學生充分理解思維導圖的多種制作方式和作用之后,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方式和思維特點,閱讀第二、三、四段之后,創(chuàng)建個人的思維導圖,表達其對文本的理解。
[分析]通過觀看同伴的作品,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并制作思維導圖。教師預測大部分學生能獨立制作自己的思維導圖。而且更多的學生已經(jīng)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和自信,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閱讀積極性,甚至更多學生盼望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3讀后活動
《標準》要求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教育部,2012)。本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準備了寫作任務的真實素材,作為真實的生活情境,鼓勵學生自由選擇,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1)觀看視頻,體驗真實情境,獲取真實生活素材
閱讀學習結(jié)束之后,教師為學生播放關(guān)于蘇門答臘虎的真實視頻,要求學生觀看后就保護蘇門答臘虎進行寫作。
[分析]寫作內(nèi)容應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并反映現(xiàn)實生活。教師為學生提供貼近真實生活的素材,旨在使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真實性,同時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輸出。
(2)自主選擇任務,構(gòu)建寫作框架
教師再次呈現(xiàn)本課開始時布置的三項學習任務,并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其中一項任務,運用思維導圖,按照自己的認知方式建構(gòu)寫作框架。
[分析]一方面,每個學生有不同的興趣,三項不同話題任務的創(chuàng)設(shè),尊重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差異,讓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選其喜歡的,并按照自己的認知方式差異性地構(gòu)建寫作框架。另一方面,讀與寫是密不可分的,且寫作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讀寫結(jié)合,以讀促寫這些教育理念在本課得到了充分運用。教師提供真實素材,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構(gòu)建寫作框架,旨在幫助學生聚焦寫作關(guān)鍵信息,提高寫作能力,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4]。
(3)分享個人作品,口述寫作內(nèi)容
教師首先組織小組交流,鼓勵學生以思維導圖為支架,口述寫作內(nèi)容;然后請小組成員在班里展示并口述其作文。
[分析]口頭作文難度較大,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不僅有助于學生取長補短,而且能降低學生的焦慮,同時也為學生在班里展示做好了鋪墊。該項活動堅持以讀促說的教學理念,旨在增強學生的口頭作文能力,使學生進一步增強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結(jié)束語
本課例在教學過程中關(guān)注學生的認知水平、閱讀水平、學習興趣、學習風格、思維能力的差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設(shè)計,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以不同程度的滿足,貫徹落實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基本達成了初始預定的教學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本課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兼顧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增強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習興趣以及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人文情懷、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學科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很好的范例。
參考文獻:
[1]華國棟.差異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2]加德納.再建多元智慧[M].李心瑩,譯.源流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0.
[3]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夸美紐斯.大教學論[M].傅任敢,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9.
A Case Study of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Learners Differences
SANG Haiy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Liaocheng 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serious difference of English learning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and onesizefitsall English teaching,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 This paper takes a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 as an example, elaborates the teaching based o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learners, explores how to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differences in interest, reading ability and thinking level, and analyzes the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clas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reading level, language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humanity and other core qualities.
Key words:differential teaching; autonomous learning; mind mapping; mental development
(責任編輯:蔣琰)2017年6月第36卷第6期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Jun.2017Vol.36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