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銀芳
摘 要:隨著近幾年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農村低電壓狀況愈發(fā)明顯,嚴重影響了用戶的用電,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fā)展,農村低電壓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對農村電網電壓不滿足要求的成因分析,和針對不同成因進行分析,提出治理措施。
關鍵詞:農村低電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大量的空調、冰箱,微波爐等大功率的電氣設備涌入農村家庭,較大的用電增量給電網帶來較大的壓力。同時電網建設較用電增長滯后、季節(jié)用電變化較大、日負荷變化大、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導致部分時段、區(qū)域電壓偏低,電能質量不能滿足用戶用電的要求,造成用電設備無法正常啟動,電氣設備燒壞,給用戶安全用電帶來了安全隱患。
一、農村電壓質量形成的原因
1.三相負荷不平衡
電氣設備所用電源分為單相電源和三相電源,三相電源使用ABC三相,單相電源使用ABC三相中某相。低壓線路三相四線中各相所加的負荷大小不相等,就會造成線路三相負荷不平衡現(xiàn)象,引起電流不平衡、電壓不平衡。農村用電的重要特征就是家庭用戶較多,大多設備所需電源都是單相電源,使用三相電源的設備比較少,農村低壓線路三相之間常常會出現(xiàn)不平衡的現(xiàn)象。電流不平衡,使三相電源中有輕載相和重載相之分,輕載則未充分利用三相線路導線截面積,重載則增加了線路損耗。電流不平衡造成電壓不平衡,造成重載相電壓偏低,輕載相電壓偏高,使電壓質量不滿足用戶的要求。三相四線系統(tǒng)中N相通過的電流不再接近于零,甚至超過ABC三相中的某相電流。
2.導線截面積小、線路老化
根據電阻計算公式R=ρL/S可知,在電阻率和線路長度都一定的情況下,線路截面積越小,線路電阻越大,在用電負荷(電流)一定的情況下,低壓線路電阻越大,其通過的線路產生的壓降越大,同樣線路老化也會增加導線的電阻,增大壓降。經濟不發(fā)達縣市、偏遠農村區(qū)域,由于缺少資金投入,農村電網基礎薄弱,勉強通電,大功率電氣涌入農村。電網規(guī)劃不合理、電網規(guī)劃未跟上經濟發(fā)展的速度。由于歷史原因,縣級子公司自負盈虧,無力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農網改造。
3.線路供電半徑大
因受資金投入、綜合經濟效益、地理位置、經濟水平的限制,部分農村區(qū)域電源點、架空線路布局不合理,造成農村供電低壓線路供電半徑過大。經濟水平發(fā)展水平的限制,縣級供電企業(yè)無力投入大量的資金,部分農村所用變壓器承擔負荷分散,配電電路。農村房屋、道路建設規(guī)劃混亂,新增農村電網建設常受到來自村民的阻力,造成電網變壓器位置、低壓線路分布不合理。
4.季節(jié)性負荷變化大
季節(jié)負荷變化大,受天氣變化的影響較大,冬季天氣轉冷,使用空調、暖風取暖;夏天天氣轉熱,用戶使用空調較多,用電負荷明顯變大;而春秋季節(jié)溫度適宜,不需要取暖、制冷,用電相對冬夏季節(jié)減少,這樣就產生負荷變化。尤其是春節(jié)外出務工人員返鄉(xiāng),冬季負荷用電增大更加明顯,遠遠大于規(guī)劃可供負荷,造成低壓線電壓普遍較低。
5.日負荷變化較大
日負荷變化較大,白天和晚上負荷波動較大,尤其是凌晨過后,農村低壓線路近于空載運行,電壓質量良好,而白天負荷較重,尤其是正午及傍晚用電高峰期,容易出現(xiàn)低壓的情況,造成電壓偏低電壓不合格。
二、改善農村低電壓狀況的措施
農村低壓線路低電壓狀況,常常涉及多個方面,單純地采取單一措施無法滿足改善低電壓狀況的要求,需要綜合治理,在改善低電壓狀況時,應對造成低電壓的各種原因進行分析,提出治理農村電網低電壓的綜合措施。以下是針對以上原因造成的農村低電壓的治理措施。
1.三相負荷不平衡
三相負荷不平衡,會帶來線路高線損、單相低電壓,所以必須解決三相負荷不平衡問題,解決三相線路負荷平衡問題,就是使三相線路負荷均當。首先,農村臺區(qū)建設時需要了解用戶的負荷情況,進行分析統(tǒng)計,將負荷曲線相近的用戶,均勻地分配到三相之上,盡可能將三相不平衡狀態(tài)、不平衡時間壓縮到最小。新增電量、用戶負荷發(fā)生變化都可能導致本已平衡的負荷發(fā)生改變,變得不平衡,治理三相負荷不平衡還要依賴動態(tài)化、常態(tài)化后期的維護,采用技術手段對三相電流實時監(jiān)控,或對三相用電負荷進行分析,及時調整部分用戶由重載相到輕載相或分割部分用戶,使三相線路負荷達到均衡。
2.線路截面積小、線路老化
線路截面積小,所帶用戶負荷大,導致線路發(fā)熱,線損增加,加快老化,線路老化進一步降低了低壓線路負載能力,解決線路截面積小可以通過更換大截面積的低壓導線,分割負荷解決;線路老化需分析原因,若由于截面積小線路發(fā)熱導致的線路老化,需更換大截面積的導線或分割負荷,線路負荷未發(fā)生大的變動,規(guī)劃合理,線路老化,只需更換導線。對于經濟欠發(fā)達的縣市,農村基礎薄弱地區(qū),加大對其幫扶力度,加大農村電網的資金投入,升級農村電網。打破由于體制原因,導致對子公司資金的投入的限制,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從長遠解決農村電網薄弱問題。根據當地經濟對電網未來負荷的精準預測,合理規(guī)劃農村電網,加大和政府和居民溝通力度,獲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理解,合理布局,盡量避免不合理規(guī)劃。存在三相動力用戶的臺區(qū),若線路中無功功率傳輸較多或突顯低壓線路線徑不足的矛盾。通過裝設低壓線路無功補償器能降低輸送電流,使臺區(qū)電壓滿足要求。
3.線路供電半徑大
解決低壓線路供電半徑大的問題,首先需要判斷導致半徑過大的原因。偏遠農村區(qū)域,由于農村用戶間距較大,容易導致低壓線路偏長導致的低電壓問題,可以通過分割負荷,使電源點深入負荷中心,對于動力用戶可以安裝小容量舊變壓器單獨供電。對于由于其他原因無法分割負荷的,可在較長線路分支的首端安裝無功補償裝置,提高長線路的末端電壓,也可在線路末端安裝低壓調壓裝置,提高電壓。個別末端用戶接入電壓不滿足要求,用戶可自備穩(wěn)壓器,該種方法會增加用戶的負擔。
4.季節(jié)性負荷變化大
季節(jié)性負荷變大較大,應分析其原因,若用戶和臺區(qū)的負荷較大的,可以增設專用電壓器以滿足負荷需求,對于分散負荷用戶綜合導致的季節(jié)性變化,可以在不同季節(jié)調節(jié)變壓器的分接頭,負荷較高時調高,變壓器二次側的電壓,負荷較低時可以調低變壓器二次側的電壓。
5.日負荷變化較大
日負荷變化較大導致的低電壓問題較為復雜,加強用戶的常態(tài)化管理。對于由于個別較大負荷的用戶用電導致的低電壓,可以分立專用變壓器,對于由于分散用戶的綜合效應,應當鼓勵和引導用戶錯峰用電,可以通過階梯電價和分時段電價,減小日負荷波動,以解決低電壓的問題。
結語
農村低電壓問題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大都不是很復雜,主要原因是農村電網建設滯后于經濟發(fā)展、負荷增速。農村電網改造最大的制約因素是縣級供電企業(yè)投入農網的資金,需加大對農村電網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主要手段是更換線路導線,分割負荷,縮短低壓線路長度,增加無功補償裝置,調節(jié)配網變壓器分接頭等。同時加大對臺區(qū)電壓的實時監(jiān)測、動態(tài)管理,及時解決部分支路的低壓問題,避免部分支路導致的整個臺區(qū)的電壓偏低。
參考文獻
[1]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系統(tǒng)電壓質量和無功電力管理辦法[S].
[2]廣東電網公司中低壓配電運行管理標準實施細則[S].
[3]樸在林,孟曉芳.農村電力網規(guī)劃[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4]潘少華.基于農村低電壓現(xiàn)象的綜合治理研究[J].中國電業(yè)(技術版),2011(11):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