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來++余貽平
關(guān)鍵詞:新型體育器械;漸勁式增力器;介紹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6-0073-02
一、器械名稱與用途
(一)名稱
漸勁式增力器,包括漸勁式上肢增力器和漸勁式下肢增力器。所謂“漸勁”即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逐漸使練習者有勁兒(力量)。
(二)用途
漸勁式增力器是士兵、大中小學生、健身愛好者發(fā)展上下肢力量最理想的健身器械,尤其對提高男生引體向上成績和下肢力量效果顯著。它為全國一半以上男生實現(xiàn)引體向上“零”的突破、為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zhì)健康標準》,實現(xiàn)提高體能、增強體質(zhì)、塑造健康體魄的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漸勁式增力器說明
(一)上肢增力器
1.器械構(gòu)造
漸勁式上肢增力器分為簡易型增力器(圖1)和成熟型增力器(圖2)。
簡易型增力器可以安裝在室內(nèi)墻壁、室外高單杠、埋入式立柱上。簡易型增力器根據(jù)自身力量可以自行調(diào)換拉簧根數(shù):2根、3根、4根、5根,拉力從300~800N。
成熟型增力器,是由①腳踏板組件、②動力裝置組件、③杠面組件、④橫梁組件及其連接組成。其中核心為動力裝置組件(圖3),由壓力彈簧、緩沖彈簧、滑桿、擋板和杠連接組成,室內(nèi)、室外均可以放置。
2.工作原理
本器械運用與單杠引體向上相對運動的工作原理,“引杠向下”完成拉引動作。下拉杠面,壓迫動力裝置,隨著下拉行程加長拉力逐漸增大,反復練習達到一定負荷,疲勞出現(xiàn)即達成鍛煉目的。
3.器械功能
增強上肢、肩帶、胸部、背部肌肉力量,用于體型塑造、康復訓練、全民健身等各方面。尤其對提高士兵、大中小學生引體向上成績有顯著作用。
正握、反握、正反握;寬握、中握、窄握;頸前、頸后;雙(單)臂懸垂……每種方法側(cè)重點不同,達到的效果也不同。練習者可以根據(jù)訓練意圖自主選擇各種方式。
4.使用方法
練習者選用適合的型號,面向杠站立,兩腿分開提踵或稍屈膝抓握杠,雙手握杠比肩稍寬(正握反握均可),雙腳踏實,兩臂伸直用力“引杠向下”,吸氣,抬頭挺胸,上體稍后仰,兩肘外展,肩部放松,背部肌肉收緊,隨著下拉行程(根據(jù)身高設(shè)計)的加長拉力逐漸增大,接近或超過下頜“稍作停頓,使背闊肌徹底收縮”為完成一次。隨之兩臂逐漸減力放松,手臂盡量伸直,讓背闊肌及背部相關(guān)肌群得到充分伸展,要反復練習。一般每組8~15次,4~5組為宜,如圖4。
5.注意事項
練習前請查看器械是否牢固,如已松動或損壞應(yīng)禁止使用;練習時僅限一人,嚴禁多人同時進行,請其他人在兩米外等候,不許攀扶、倚靠、搖晃;下拉杠面后使杠減力回升,禁止突然放手使杠迅速反彈。
(二)下肢增力器
1.器械構(gòu)造
下肢增力器是一副沒有杠鈴片的“杠鈴”(圖5)。是由①腳踏板組件、②立柱動力裝置組件、③杠面組件及其連接組成。核心為動力裝置組件(圖6),由壓力彈簧、緩沖彈簧、拉桿、擋板和杠連接組成。室內(nèi)、室外均可放置。
2.工作原理
同杠鈴蹲起動作,隨著蹲起增高,行程加長,壓力逐漸增大,反復練習達到一定負荷,疲勞出現(xiàn)即達到鍛煉目的。
3.器械功能
增強下肢、腰背部肌肉力量,用于體型塑造、康復訓練、全民健身等各方面。尤其對提高士兵、大中小學生下肢力量有顯著作用。另外,還可以使用器械做壓肩、壓腿、上肢俯身直腿提拉動作。
4.使用方法
根據(jù)身高、力量選用適合本人的增力器,兩腿分開全腳掌著地,面向器械下蹲,低頭肩扛杠面,雙手在肩兩側(cè)緊握杠面,移動雙腳調(diào)整重心,大腿發(fā)力挺腰立身成直立稍停,反復蹲起,練習結(jié)束停穩(wěn)后向前邁步離開器械。每組8~15次,4~6組為宜。
5.注意事項
練習前請查看器械是否牢固,如已松動或損壞應(yīng)禁止使用;練習時僅限一人,嚴禁多人同時進行,請其他人在兩米外等候,禁止攀扶、倚靠、搖晃。
三、漸勁式增力器的優(yōu)點
1.漸勁式增力器有多種型號可選擇。器械安全可靠,田徑場周邊皆可擺放,適合不同學段、不同身高、不同力量的練習者,讓每名學生都能完成規(guī)定的練習、實現(xiàn)預期的目標。
2.漸勁式增力器的突出特點是循序漸進。學生初練時逐步體會用力方法和順序,多次多組練習達到預定負荷,長久堅持,逐漸長勁兒。
3.漸勁式增力器上下肢結(jié)合全面增強學生力量素質(zhì)。上下肢力量訓練交替進行,適合體育教師集中組織“課課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