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丙艷
莒縣實驗高級中學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活力的策略初探
陳丙艷
莒縣實驗高級中學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面臨著機遇與挑戰(zhàn)共存的局面,我們若要提高效率,就要從提高課堂活力入手。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設置精彩的導入,點燃學生上語文課的激情,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通過多種多樣的學習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精彩導入;合作探究;展示個性
語文在高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生活、工作中更是必不可少,如何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值得思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教學效率,就要思考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短短的幾分鐘的導入作用至關重要。導入的好,往往會使一節(jié)語文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才能使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呢?下面列舉幾種導入方法以供參考。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
“所謂情境創(chuàng)設,是指教師在教學開始刻意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把學生帶入預定的包含一定情感的意境中,讓學生心靈深處受到強烈震撼而產生共鳴,從而與所要學習的知識遙相呼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音樂、圖片、視頻等等一切可觀可感的形式,創(chuàng)造一個貼合實際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視頻導入,再現情境
在教學《最后一片葉子》時,課前先播放微視頻《愛的奉獻》,在韋唯有力的歌聲感染下,在汶川地震后各地人民紛紛奉獻自己一片愛心的MV的展現中,學生的心靈已被深深震撼,使他們很快進入文本。
2、音樂圖片,渲染氣氛
在教學《荷塘月色》時,一邊播放大眾喜聞樂見的《荷塘月色》歌曲,一邊播放搜集的有關月色荷塘的美景圖片,在學生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時,帶領學生跟隨朱自清的腳步,去領略他筆下的荷塘月色。
(二)溫故知新,過渡巧妙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看來,交給學生能借助已有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教巧之所在。”通過復習以前學習的知識巧妙過渡到即將要學習的知識,既能防止學生遺忘已學知識,又能讓學生信心十足地去學習新知識。如在教學《再別康橋》時,讓學生回憶以前學習的有關離別的詩歌,再學習徐志摩別康橋,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
(三)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在教學《廉頗藺相如列傳》時,從題目入手,根據題目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如“何人所傳?以何事傳至之?運用哪些手法”等等;從故事入手,根據故事設置一系列問題,如“選取了什么故事?每件事表現人物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等等,讓學生帶著疑問閱讀文本。
(四)名句佳篇,新穎別致
在教學《致橡樹》時,拋出話題“愛情是什么”,告訴學生古人認為愛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的誓言;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默契;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勸慰;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惆悵;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執(zhí)著……然后帶領學生一起聆聽當代朦朧派女詩人舒婷的愛情宣言《致橡樹》。這樣新穎別致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詩人及朦朧詩派的興趣。
(五)知人論世,茅塞頓開
在教學《報任安書》時出示兩則對聯:“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幽愁發(fā)憤,著成信史照塵寰?!薄耙淮龣嗤葱Q室,千秋史筆溯龍門。”找學生回答從對聯中讀出了司馬遷哪些信息,引出司馬遷生平及寫作背景。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引路人,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小組合作探究無疑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
(一)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師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課前只需將問題拋給學生,然后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每個小組將成果在課堂展示出來,本小組成員予以點評或是其他小組予以點評,最后將所有小組的成果予以整理便是這節(jié)課學生的收獲。
(二)全員參與,展現自我
當然,小組合作探究要有明確的目標,清晰的程序,特定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學生都要參與進來,充分展現自我,必要時采取競爭機制。
(三)拓寬視野,適時鼓勵
教師可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陷入瓶頸時予以點撥,擴展學生知識面,并適時給予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在學習一篇文本時,比起單純枯燥的學習理論知識,融入多種學習形式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本劇的表演是對學生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課文內容的一個考驗,也是對學生潛力的挖掘。學生自己將課文編成課本劇,并且自編自演,通過對話有感情的演繹,動作和細節(jié)的展現,不僅一改課堂沉悶的教學形式,增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提高參與興趣,而且感悟并強化了語言交際能力。
學習中可以加入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通過反復朗讀,既理解了內容,又在積累詞句的基礎上提高了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文本學習的最后,播放相關微視頻,讓學生自己總結這節(jié)課的收獲,既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又可以使學生的道德情操得到提高和升華。
總之,要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就要讓高中語文課堂“活”起來,有聲、有味、有色,就一定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其學習主人翁的作用。
[1]王晴.以趣為導激發(fā)活力[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05)
[2]陳娟.優(yōu)化教學手段煥發(fā)課堂活力[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6)
陳丙艷(1987-),女,漢族,山東臨沂人,研究生,中學二級教師,莒縣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