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燕
【摘 要】三年級作為小學生作文的起步階段有著重要的意義。在這一階段,為了讓剛剛邁入寫作門框的小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語文教師應當采取合理的作文教學策略。文章從加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等角度出發(fā),探討了加強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三年級;起步作文;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5-0074-02
小學生初學作文時往往存在著較強的畏懼心理,多表現(xiàn)為難以尋找素材、寫作時無從下手等情況。針對這一現(xiàn)象,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通過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促使其更加努力地觀察生活、積累素材、進行聯(lián)想,從而為小學生順利邁入寫作殿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應當從多方面進行,以下從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觀察內容、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等方面出發(fā),對如何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行分析。
1.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
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應引導學生更加認真地觀察生活。首先,教師應當讓學生深刻地理解,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關鍵。其次,語文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去描寫身邊的人和事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只有通過親自去接觸并且更加仔細地觀察事物,才能夠在此基礎上獲得真實、深刻、細致的第一手資料。與此同時,還應尋找恰當?shù)臅r機,鼓勵學生通過觀察來尋找能夠觸動自己內心的寫作素材,從而使他們在寫作中體現(xiàn)自己的個性。
2. 將觀察內容轉化為素材
要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應引導他們將觀察的內容轉化為相應的素材。首先,應組織學生到室外,讓他們在廣闊的室外空間中挑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寫作素材,并且在此基礎上通過利用各種感官去觀察,從而為他們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還應在小學生描寫自己喜歡的事物時給予相應的鼓勵與支持,讓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產生成就感,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3. 激發(fā)學生的觀察興趣
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應認識到:三年級作為學生寫作的初始階段,其本身對于幫助學生打好寫作的基礎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這一過程中,如果學生建立了良好的寫作基礎,就可以為其今后的寫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或者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缺陷,就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怕寫作文和厭寫作文的負面情緒。因此,只有通過合理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并且培養(yǎng)其作文自信心與觀察欲望,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
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下面筆者從合理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將點子聯(lián)想成為作文、增強素材聯(lián)想能力等方面出發(fā),對如何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進行分析。
1. 合理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
在合理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的過程中,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豐富的想象力對于學生寫好作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在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努力引發(fā)他們對于寫作的想象思維。其次,小學語文教師在合理創(chuàng)設作文情境的過程中,還應定期為學生創(chuàng)設激發(fā)想象的情境,從而在引發(fā)學生想象思維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要求學生踏踏實實地鍛煉寫作所必需的基本功。
2. 將點子聯(lián)想成為作文
增強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應當進一步將點子聯(lián)想成為作文。在教學實踐中,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確保學生將可感、可看的事物轉化為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在引導學生用眼細看和用耳聆聽的同時,可以將美麗的事物轉化成自己的想象素材,最終讓學生在用心靈感悟的同時獲得創(chuàng)作的欲望。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路,并且引起他們的豐富聯(lián)想和想象,最終能夠在此基礎上切實培養(yǎng)起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以及寫作能力。此外,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促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觀察,并且讓他們把觀察到的東西經過思索與分析后自己寫出來。
3. 增強學生的素材聯(lián)想能力
要增強學生的素材聯(lián)想能力,首先,學生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任何創(chuàng)作者都只有將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做到文思如泉涌和筆下生花。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要求每人準備一個本子寫讀書筆記,在這一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引導學生做好課內課文讀書筆記的同時,也幫助學生讀懂文本中的習作例文。其次,小學教師在增強學生素材聯(lián)想能力時還應當不斷地鼓勵他們多閱讀、多思考,最終讓他們根據(jù)日常觀察中的內容來更加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將其通過聯(lián)想轉化為具體的文字。
三、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
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從鼓勵學生積累素材、傳授學生寫作方法、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等方面出發(fā),對于如何有效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進行分析。
1. 鼓勵學生積累素材
首先,教師應當從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開始。小學教師應當讓學生理解,寫作只有量的積累才會導致質變的出現(xiàn),這就意味著如果缺乏大量的語言積累,小學生就難以實現(xiàn)作文的撰寫。其次,小學教師還應當持續(xù)對學生進行鼓勵和督促,從而使學生在積累創(chuàng)作素材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其本身的語言儲備量。與此同時,小學教師在鼓勵學生積累素材的過程中還應引導他們養(yǎng)成修改草稿的良好習慣,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根據(jù)每次作文情況講解一些修改要點來傳授其修改作文的方法,使其整體寫作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2. 傳授學生寫作方法
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的關鍵在于傳授給學生正確的寫作方法。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別出心裁地指導他們進行定期練筆。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智力游戲來讓他們根據(jù)生活經驗改寫故事,從而在拉近學生生活與寫作距離的同時,也使學生養(yǎng)成留心身邊事物的好習慣,最終顯著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
3. 貫徹因材施教原則
鼓勵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需要進一步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首先,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從而使其在發(fā)現(xiàn)有趣的、開心的、失望的、沮喪的事情的同時,還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不同的文章。其次,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根據(jù)學生寫作用詞風格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其能夠真正喜歡寫作,并為其今后綜合素質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對于作文的喜好與理解,對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xiàn)學生寫作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發(fā)芬.淺談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J].云南經濟日報,2016,11,(7):25-27.
[2] 楊克祥.淺談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J].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2015,(1):91-93.
[3] 劉曉慧.淺談三年級起步作文指導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5,(12):11-13.
[4] 寇雪松.三年級起步作文教學指導有效性的探究[J].學周刊2016,(19):25-28.
[5] 湯楠.淺談三年級作文起步教學[J].新西部(下半月),2015, (25):88-90.
(編輯:朱澤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