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蔓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日趨國際化,作為全世界流通范圍最為廣泛的英語,在其大學教學中遇到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現(xiàn)有的國內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應當隨著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予以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以國際化課程標準為導向,優(yōu)化當前的教學目標和課程設計,本文從目前大學英語現(xiàn)狀分析作為切入點,淺述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定位。
關鍵詞:教育國際化;大學英語;教學
目前高等教育國際化勢在必行,大學英語課程結構也應隨之進行變革,我國目前大學英語是大學必修科目之一,為了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我國還采取了四六級英語考試來作為大學階段英語學習考核,可見教育部門對于大學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對于學習英語而言,四六級英語考試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學生因為考試而重視英語學習,另一方面,由于四六級考試的存在,對于大學英語的教學方向有著極大的影響,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就是以幫助學生通過四六級考試為主,這種應試化的教育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大學生已經(jīng)進行了十幾年的英語學習,卻無法用英語和人交流,這種情況明顯不符合當前教育國際化的趨勢。
一、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方面
如前文所講,大學英語教學主要目標就是以學生通過四六級英語考試為主,其次是通過考研英語和留學英語等,這種以應試和考分為目標的英語教學忽略了語言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溝通與交流,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應該是方便交流,應試教育下的語言學習存在著很明顯的弊端,大學生口語水平低、用英語無法和別人交流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生未來就業(yè)方面也有著不利影響。
(二)課程設置方面
在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方面,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不能夠完全滿足學生口語、閱讀、寫作、研究、翻譯、聽力等諸多方面的需要,這與國際化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尤其是專業(yè)英語方面,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對其專業(yè)英語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但是很多高校并沒有針對每一專業(yè)進行專業(yè)英語的培養(yǎng),例如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yè)的學生,對于音樂、體育、美術等專業(yè)相關的英語有一定的需求,與其相對應的專業(yè)英語可以作為一門選修課程為該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選擇,但從現(xiàn)在的高校課程設置情況中來看,很少有學校能夠做到專業(yè)英語的普及。
(三)英語教材方面
目前大學英語教材相對滯后,缺乏國際化教育理念,大學英語教材從內容到結構基本是按照英語專業(yè)教材模式進行編寫的,不能夠滿足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具體情況,同時現(xiàn)階段我國英語教材相對統(tǒng)一化,沒有根據(jù)地域、學校、專業(yè)和學生的自身情況進行個性化的修正,影響了學生學習質量,同時也不利于大學英語國際化教學進程。
(四)教學評價方面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及其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由于我國大學英語主要教學目標就是以應試為主,因此在大學英語的教學評價方面,就是以四六級英語考試和學期末考試為主要評價對象,極少對學生溝通與交流方面進行考核,因此學生對于英語的應用能力不夠重視,忽略了英語作為語言的工具性,對于大學生的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不良影響。
二、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舉措
(一)國際化的目標定位
應試化的英語教學不能與國際化教育方式所接軌,因此在教學目標上,要以溝通與交流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要具備基本的英語交流能力,由于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在上大學之前,接受的英語教育只是針對高考,高中的教學方式一般以死記硬背為主,到了大學階段,學生的詞匯量和語法已經(jīng)積累到可以進行日常的交流和溝通,對于這些英語的靈活運用和實際操作才是最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學生通過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能夠運用英語流暢的進行基本交談,這才是我國現(xiàn)階段大學英語教學目標。
(二)個性化的課程設置
大力改革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尤其在專業(yè)英語方面,開設不同專業(yè)的英語選修科目,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專業(yè)國際化研究,同時還要加強中外聯(lián)合辦學進程,學生在英語環(huán)境里進行英語學習是非常有效的一個學習手段,可以通過交換生的方式,讓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走出國門,提高自身的英語素養(yǎng),而外國的交換生到了中國,與中國學生相互交流,共同促進雙方的語言學習能力,還能夠了解學生雙方的文化、歷史、風俗等,為大學英語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另外還可以引進一些外國教師,優(yōu)秀的外教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同時學生與外教間的相互交流,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而且還豐富了學生的見聞,開闊了學生的眼界。
(三)針對性的教材編寫
要通過審視現(xiàn)階段英語教材中的不足,在教育國際化的背景下積極創(chuàng)新,有針對性的進行大學英語教材編寫,加大大學英語中聽說部分的比重,注重與大學生專業(yè)的相互融合,結合目前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個性化的進行教材編寫,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地域、不同情況的大學生需求。
(四)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化
網(wǎng)絡技術和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影響了我國的很多領域,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中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內化課堂上的英語知識,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健全化的教學評價
在大學英語的評估與測試中,應當增加知識運用的比重,對于學生的聽說讀寫全方位的進行考核,改變以往的以四六級英語考試和學期末考試為主的考核方式,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英語應用能力以及利用英語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三、結束語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如今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點方向,大學英語的國際化進程也在逐步開展,通過國際化的目標定位,個性化的課程設置,針對性的教材編寫,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化,健全化的教學評價等方式對英語進行高等教育國際化改革,能夠增強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國際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卓江.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定位探討[J].速讀(中旬),2016(9):152.
[2]袁桂池.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定位分析[J].赤子,2016(8):64.
[3]佟春梅.大學英語在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教學定位[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6):201.
[4]王瑛.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定位研究[J].校園英語(上旬),2016(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