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維忠
摘 要: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是培養(yǎng)初入學兒童觀察能力的良好途徑。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對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生;語文教學;看圖寫話;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一、低年級小學生在看圖寫話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低年級小學生在看圖說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①學生對于圖片的觀察不夠細致,缺乏深入觀察的意識,許多小學生在看圖中,通常只將注意力集中在圖片的主體位置,而忽視了對細節(jié)的關注,這樣的觀察過于表面化,難以準確捕捉圖片的信息;②對重點和細節(jié)描寫不夠具體,一些小學生在語言表達中過于籠統(tǒng)和概括,缺乏對細節(jié)的描寫,經常用一兩句話就完成了對圖片信息的描述;③觀察的過程中缺乏技巧,一些小學生在看圖過程中,缺乏秩序,左看一眼、右看一眼,只能零星地捕捉到一些信息,而難以從整體上對圖片內容進行系統(tǒng)表達;④隨意發(fā)揮想象,一些小學生在看圖說話中天馬行空,出現(xiàn)了許多與圖片信息缺乏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想象內容,從而使語言表達嚴重偏離中心思想。
二、如何提高低年級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
1.指導看圖,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力
教師在指導低年級小學生看圖說話的過程中,應該要培養(yǎng)其觀察能力,即首先指導學生進行整體觀察,讓學生從整體上捕捉到畫面中的主要內容;然后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近到遠等,這樣才能夠保證不遺漏畫面信息。
2.合理想象,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
在看圖說話中,如果只是讓學生對畫面的信息進行再現(xiàn),則會嚴重抑制小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想象并不代表胡編亂造,它是依據(jù)圖片信息進行合理的豐富與升華,而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讓其沿著圖片的核心思想情感,展開合理想象。例如,在學習了《小河與青草》一課后,教師引導學生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圖片,對小河與青草的基本信息進行描寫,再鼓勵學生想象一下小河與小草還會出現(xiàn)哪些對話,有的學生說:“小河呀,請你快快奔向遠方,去滋潤更多的小草吧!”有的學生說:“小草呀,你快快長大,讓大地上永遠披著綠色的衣裳吧!”而這樣的訓練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3.理順思維,訓練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將想象轉化成合適的語言是一個重要的步驟,在小學看圖說話教學中,許多小學生面臨著心里有數(shù),卻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尷尬。因此,教師在訓練中,應該著重注意其語言表達能力,以提高其語言的準確性。例如,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描述一下學生喜歡的水果,以及吃水果中的感受,在表達中,教師循序漸進地引導,不僅給足了學生思考的空間,還在學生口語表達困難度時候及時疏導,從而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的完整性。
4.合理過渡,激發(fā)小學生的動筆興趣
與口語表達不同,文字表達中需要遵循許多書寫規(guī)范,如不僅要保證字跡工整,還要保證字形的準確,標點符號要運用規(guī)范。教師在指導看圖說話的過程中,應該做好示范,讓學生在基礎寫作階段就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同時豐富圖片的素材,用顏色、線條、形象激發(fā)學生的動筆興趣。
5.課外閱讀,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
課外閱讀是拓展小學生知識視野,培養(yǎng)其閱讀習慣的主要內容,在看圖說話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jù)低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適當增加一些課外閱讀內容,如利用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幫助其實現(xiàn)語言積累。
三、結語
總之,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應讓孩子多“看”、多“想”、多“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寫”的內容生動、形象,富于個性,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扎扎實實地幫助學生打好基礎,以逐步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海鳳.淺議如何引導小學生看圖·說話·寫話[J].亞太教育,2016(20):203.
[2]吳艷玲.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問題與對策[J].語文建設,2014(3):18-19.
[3]吳昌潔.提升低年級兒童言語表達能力淺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