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軍
【摘要】 室內體育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分別從體育理論素養(yǎng)、體質素養(yǎng)、體育文化素養(yǎng)和社會適應能力幾個方面來闡述室內課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構建,以期能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和發(fā)展提供較好的理論和實踐平臺。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 室內體育課 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5-011-01
0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每每遇到雨、霧、霾天,體育課要么被其它學科占用,要么成為學生的自修課,即便有責任心較高的體育老師上課內容也僅僅局限于教學常規(guī)的反復講解或者單純地讓學生觀看比賽視頻。體育活動的時間無從保證,室內體育課的內容簡單、重復,何談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何談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那么,在當下室內體育場館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需求的情況下,如何上好室內體育課便成了一線體育教師亟需研究的課題。
一、通過健康知識與安全教育的學習提升體育理論素養(yǎng)
通過對健康知識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真正理解“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生命在于運動”、“健康的心智來自健康的身體”等大家耳熟能詳?shù)倪@些名言警句的真正含義。健康知識的學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主題:運動對人體機能(包括骨骼、肌肉、身體形態(tài)以及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的影響,科學的健身計劃的制定,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的比較及項目選擇,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如攀巖、輪滑、定向運動、素質拓展)的介紹,室內(主要指家庭)器械健身,青春期生理衛(wèi)生知識,自我保健與養(yǎng)生,合理膳食等。
在安全教育方面,強調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主要包括課堂常規(guī)中的著裝、運動中的保護與幫助的方法、運動前的熱身以及運動后放松的重要性,常見運動損傷的處理以及在危險或災難來臨時自救救人的方法和人工呼吸、心肺復蘇的方法等,特別是針對南方多水的情況讓學生了解學會游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游泳前做好準備活動、在游泳過程中突遇危險的解決辦法等。筆者在教學中采用觀看視頻或PPT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學生對基本知識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講解或者手把手教學,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牢牢掌握相關內容。
二、通過實踐課的簡單再現(xiàn)或遷移內容提升體質素養(yǎng)
室內體育課是室外體育課的有效延伸和補充,主要表現(xiàn)在在室外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情境下,教師一般只注重運動技術的教學和練習而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講解所學技術的動作原理或者運用價值,特別是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技術動作的學習,學生在觀看教師的示范時很難形成準確的動作表象因而影響動作的完成質量,而在室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定格某項運動技術或者通過不斷回放的慢動作給予學生較為詳盡的說明和解釋,學生通過回顧當時的經(jīng)驗和重新體驗學習可以更好地掌握該項技術或者戰(zhàn)術。
室內實踐課的內容包括簡單的隊列隊形練習、注意力練習、替代性身體素質練習(主要涉及柔韌和靈敏素質)、稍加改編的簡單的體育游戲或者智力游戲等。另外,韻律操或者室內操、徒手操也比較適合室內學習,筆者所在學校正是在無法上室外課的陰雨、霧霾天氣里通過教學視頻和教師的示范、講解在教室里學會了整套的第九套廣播體操和室內操以及校園自編操,事實證明室內的學習效果并不比室外差,因為在室內較為封閉的環(huán)境里學生的注意力相對更加集中,動作掌握的反而更快、更牢固。
三、通過體育文化知識的學習提高體育文化素養(yǎng)
體育文化是關于人類體育運動的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大體包括體育認識、體育情感、體育價值、體育理想、體育道德、體育制度和體育的物質條件等。因此,筆者對于此模塊的內容選擇主要集中于體育物質文化中運動項目、場地器材的介紹,體育精神文化中體育思想、體育價值的滲透以及體育制度文化中體育政策、法規(guī)的簡略闡釋,另外還涉及了東西方體育文化的比較、中國傳統(tǒng)體育和當代體育的比較等幾個方面。其中,體育精神文化是重點介紹的知識內容,通過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體育是一種國際語言,無需翻譯和解釋就可以自由交流,體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
鑒于單純地講解體育文化知識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筆者在此模塊的教學過程中多是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觀看高規(guī)格的體育賽事讓學生在感受體育運動魅力的同時學會欣賞美、感受美,通過巧妙地引導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可以作為人的生命本能和沖動的安全的、文明的宣泄渠道,我們可以通過體育運動來化解種種壓力和不悅情緒,從而起到調節(jié)心理健康的作用。
四、通過設定不同的團體輔導主題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筆者充分利用自己學過心理學的優(yōu)勢,將室外體育課的訓練或比賽場景以團體輔導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依據(jù)社會適應的相關要求,確定的主題有自信心與挫折、人際交往能力、競爭與合作和生命教育。以競爭與合作為例,筆者先設定一個在室外課中常見的比賽場景,比如排球游戲中兩人背靠背夾球側向移動,要求八人一組,共分六組,最快完成者為勝。此時,要求學生設想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取勝。在團體輔導情境下,筆者建議學生真正動起來模擬真實情景。在模擬中,兩個相互配合的學生要考慮如何節(jié)奏一致快速行進,組內其他成員因要贏的動機也會獻計獻策,主動為正在移動的成員加油鼓勁。在這種競爭性很強的比賽中,每個成員都會為小組的勝利全身心投入,甚至輸贏的結果并不重要,每個人在比賽中都能感受到來自團體的凝聚力,也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所帶給自己的挑戰(zhàn)和超越?;顒咏Y束,筆者會邀請贏的小組、輸?shù)男〗M的成員分別分享活動感受,并在學生分享的基礎上加以引導,讓學生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
總之,室內體育課除了場地上沒有室外開闊以外,在知識、情感與簡單技能的教學上還是有其易于組織的優(yōu)勢。組織室內課教學,需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原則,根據(jù)班級室外體育課任務的完成情況,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及時制定教學方案,為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與核心素養(yǎng)而打下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秦鈺金.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小學體育室內課教學[J].新課程研究,2012,(09).
[2]林包良.特殊天氣狀況下上好室內體育課的對策[J].青少年體育,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