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欲濤
【摘要】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科學素養(yǎng)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傳統(tǒng)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流于表面,教師為完成學習目標,經常壓縮實驗時間,采用“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為高考做準備,“重知識、輕方法;重講授、輕活動;重結論、輕過程;重機械訓練、輕實質體驗;重統(tǒng)一要求、輕個體差異”的問題屢見不鮮。學生動手能力差,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度不夠,也不能提高對物理的興趣,挖掘不出學生的物理潛能。隨著新課改“素質教育”的推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將學生自主實驗作為實驗教學的主要教學內容,以開放性實驗室作為培養(yǎng)學生物理素養(yǎng)的手段,為學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實踐能力等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模式。然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的影響時間較長,課程實驗方面的理論和實踐都存在一定問題,仍需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為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與實踐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5-068-01
0
1.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觀察興趣的培養(yǎng)
傳統(tǒng)高中物理課堂將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在講解時將課本內容都詳細解析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性,沒有留給學生思考學習的空間,更忽略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缺乏積極性。產生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教師堅持單一的教學模式,既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導致教學過程流于表面,實驗教學的目標被應試教育所替代。新課改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要注重的就是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的欲望,才能自動自發(fā)的進行物理學習探究。教師應當根據高中物理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和實驗規(guī)律,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達到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
2.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
“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勇于實驗、勤于思索”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秉持這樣的理念,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能讓學生更容易提升學習成績,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快的學習各種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需要教師制定好教學計劃,其中包含“提出問題、設定和規(guī)劃實驗方法,分析驗證”等步驟。在傳統(tǒng)物理教學課堂實踐中,教師首先要為學生進行理論性的教學,將教材中的難點和難題都為學生一一解析,學習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再引導學習,得出結論。在第一步完成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將所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并進行驗證其正確性,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并為進一步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可行的,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反復熟悉,并在不斷練習中提高學生動手技能,但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能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索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將教學方式逆轉過來,將本來用演示和驗證形式進行的實驗轉換成探究性實驗,教師為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提出可操作性強的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后讓學生自己設定和規(guī)劃實驗方法,教師為其提供實驗所需的儀器,并隨時關注學生的實驗過程,適時引導。最后,讓學生自己從實驗數據中得出結論,教師評定正確與否。也許學生得出的結論不完全正確,但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逐漸培養(yǎng)出科學化的實驗方法,對于實驗的錯誤也能更容易理解,從而最終得出正確結論。也就是通過實驗,讓學生具備了探究能力。
3.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實驗拓展思維的培養(yǎng)
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課堂需要師生的高效合作,教師除了充當學生的引導者和教育者,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開展實驗拓展活動,例如,可以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科技制作等,讓學生在協(xié)作中提升團隊意識,提高手腦結合的能力,將教材物理知識的學習延伸到更廣闊的空間去。例如,教師在教授完“多用電表的工作原理”后,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儀表的構造同異,讓學生熟悉儀表的基本構造,即都為安培表根據需求改裝而成。然后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歐姆表的刻度盤。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提建議,例如,為學生提供電子秤及說明書,讓學生熟悉說明書上所畫電子秤的內部結構,然后與學生合作,或讓學生組成小組,共同協(xié)作拆分電子秤,驗證說明書上的部件位置,分析內部結構的設置原因。還可以讓學生共同思考,如果電子秤要作弊,需要通過哪些途徑?通過對物理實驗的再拓展,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知識,并提升了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提升高中物理實驗課堂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生的實踐過程中,難免會存在操作不當等問題,此時教師不能剝奪學生的操作機會,而需要利用這樣的機會,鼓勵學生再接再厲,讓學生正視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真誠的與學生共同尋求解決方案,讓學生提高對物理實驗學習的自信心,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此外,部分學生會對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感興趣,從而產生動手欲望,此時教師可以適當引導,共同完成物理實踐活動。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實際,開展課外小活動等,例如利用課余時間制作音樂風鈴。教師與學生共同思考其成型原理,并不斷鼓勵學生積極進取,為學生灌輸永不言棄的物理實驗精神。更有助于學生物理綜合素質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閻金鐸,查有梁.物理教學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13.
[2]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楊立偉.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指要[J].考試周刊,20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