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存德
【摘要】本文在分析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基礎(chǔ)上,探討了當前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個主要困境:一是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寫作策略知識的教學意識不夠;二是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語文教材的運用。進而提出了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四個對策:一是以“學生為本”,樹立寫作策略知識教學意識;二是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三是以教材為基礎(chǔ),進行寫作提綱練習;四是利用角色扮演提升寫作思維能力。
【關(guān)鍵詞】寫作策略;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實施,小學語文教學也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不斷探索有效教學方法,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注重對學生進行素質(zhì)教育。小學語文作文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新課改背景下探索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重點之一。
一、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一項長效工作,對于策略、技巧的教學運用并不能立竿見影,而是需要在長期的訓練和應試中逐漸提高學生寫作技能。當前而言,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內(nèi)容單調(diào)、形式單一、思想內(nèi)涵不足,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忙于學習沒有時間體驗生活,到實踐中尋找作文的素材。因而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找到寫作存在的不足之處,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具體來講,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形成語文來源于生活的意識,做到“生活處處是作文”。良好的觀察能力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guān)鍵,而作文的寫作策略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創(chuàng)新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寫作策略知識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在作文寫作時,通常是以簡單的事件描述為主,缺乏對事件進行升華的能力。從根本上講,小學生在寫作作文時缺乏對寫作策略知識的運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意識到寫作策略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從當前素質(zhì)教育注重學生發(fā)展的角度講,小學教師也應該重視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所在。
二、寫作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困境
(一)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寫作策略知識的教學意識不夠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寫作策略的教授,歸根到底在于教師對于寫作策略知識的教學意識有待提高。教師教學意識不足的原因在于教師認為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還不能達到進行策略寫作的水平,而這種思維性的教學也容易讓學生感到教學課堂的枯燥。因此,造成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寫作策略知識教學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意識不夠造成的。
(二)小學語文教師缺乏對語文教材的運用
從小學語文教材的選用來看,大部分被選入語文教材的課文都是寫作策略的典型代表之一,這些典型的課文不僅能開闊學生的寫作思維,也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欣賞能力。但是,從實際教學來看,很多小學生已經(jīng)參加了培優(yōu)課程學習,教師的課堂講解則會側(cè)重提升,進而忽略了對課文本身的分析和講解,最終導致課本中的范例課文沒有真正發(fā)揮其啟發(fā)的作用。
三、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對策
(一)以“學生為本”,樹立寫作策略知識教學意識
新課改明確提出了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首先要以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fā),以發(fā)展學生素質(zhì)教育為目標。具體而言,教師應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中扮演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而學生則成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此過程中,教師將寫作的策略意識教育貫穿到課堂的每一環(huán)節(jié)。
(二)營造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
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更利于小學生思維的自由發(fā)展和積極探索,為此,小學語文教師無論是在進行課堂知識教學,還是寫作練習教學的過程中,都應以營造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為前提。例如在講解“人物”寫作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shè)備播放相關(guān)人物描寫的作文,讓學生從圖、文、聲、像中尋找靈感,同時,給課堂營造輕松、自由的氛圍。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話題討論,讓學生暢所欲言,交流思想。
(三)以教材為基礎(chǔ),進行寫作提綱練習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教材分析為基礎(chǔ),發(fā)揮教材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于有一定學習基礎(chǔ)的學生,教師可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其主動參與課堂分享,這樣不僅體現(xiàn)了對教材的重視,也滿足了所有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通過教材學習來舉一反三,例如在課堂學習后開展提綱演練環(huán)節(jié),而提綱演練的重點則是在于對學生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鍛煉,讓學生通過動手來鞏固所學知識。
(四)利用角色扮演提升寫作思維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更加關(guān)注自身的發(fā)展和心理感受,而極少關(guān)注對方或他人的心理動態(tài)。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體會他人的心理或性格特征。例如在進行課文講解后,讓學生挑選喜歡的角色,通過現(xiàn)場表演的形式還原課文故事,并在角色扮演結(jié)束后,讓學生分享自身的感受,讓觀看者提出意見等。最后,交換角色。這種參與式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小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寫作能力和水平。
四、結(jié)語
總之,寫作策略是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因素,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改理念及原則的指導下,把握寫作策略的教學要點,活用教材知識,不斷探索和運用寫作策略知識來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曉娟.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教學實踐,2017(5).
[2]張艷芳.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與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10).
[3]葛洪濤.淺析新課改下小學作文有效教學[J].才智,2013(22).
[4]宋長青.寫作策略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狀況的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