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平
【摘要】本文對初中語文修辭教學藝術(shù)進行探討。教師首先應讓學生搜尋課文中運用修辭的地方,明確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次,讓學生細品運用修辭的語句,探尋其表達效果。最后,設(shè)計相關(guān)的練習,讓學生在仿寫中提高修辭運用技巧。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修辭教學 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A-0094-01
語法是語言規(guī)范,修辭是語言裝飾,文本巧妙運用修辭手法,能夠極大提高表達效果。教師在修辭教學設(shè)計時,要發(fā)動學生搜尋整合修辭手法,建立修辭探尋運用意識,通過品味修辭表達效果,展開修辭實踐運用,讓學生真正掌握修辭運用技巧,為提高習作表達能力打下堅實的語言功底。
一、搜尋整合,明確修辭構(gòu)成方式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修辭教學大多融入在語文文本教學之中,教師常常是順帶講解,學生也是捎帶學習,修辭觀念淡薄是必然結(jié)果。為此,教師要讓學生細致閱讀文本,找出相關(guān)修辭手法,并對這些修辭手法進行正確分類,進而讓學生明確文章所用的修辭手法,掌握基本規(guī)律。
在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石榴》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找出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進行明確分類。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很快就找出:“樹木都將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保ū扔鳎安幌朐贍庡菲G的時候?!保〝M人)“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保〝M人、對偶)……教師組織學生對這些修辭分類進行進一步確認。學生有不同意見,教師發(fā)動學生集體討論形成共識。有學生提出文中多次使用了問號,這些發(fā)問屬于設(shè)問、疑問還是反問呢?教師讓學生搜尋文本中運用的相關(guān)修辭手法,并對其進行明確分類,并通過細致比對,掌握不同類別修辭的基本特征。
二、體味作用,探尋修辭表達效果
課文中包含大量修辭手法,在教學時,教師不僅要發(fā)動學生搜尋這些修辭手法,還要對修辭表達效果展開深入探究。
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蘇州園林》是一篇說明文,其中的修辭運用具有說明作用,修辭手法也可以算作說明方法,在具體體味時,教師要注意聯(lián)系文體展開分析對比。首先讓學生閱讀文本,找出修辭運用體例?!疤K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边@是典型的暗喻。教師讓學生討論這個比喻的表達作用。有學生說:“作者將蘇州園林比成標本,這是比較專業(yè)的說法,表明蘇州園林的代表性?!苯處熥寣W生總結(jié)比喻的一般表達效果:化抽象為具體,化無形為有形,化深奧為淺顯,提高生動性、形象性等。“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边@是非常明顯的排比。教師先讓學生總結(jié)排比的一般作用,學生展開熱議,共同認為:增強語勢,條理性更強,結(jié)構(gòu)嚴謹,提高表現(xiàn)力。文本此處運用排比有什么作用呢?學生很快就找到答案:強調(diào)蘇州園林搭配合理、層次分明,有特定的自然之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修辭表達效果探究,學生對相關(guān)修辭運用方面有了更多的認知和體驗。
三、學用結(jié)合,掌握修辭運用技巧
初中生有一定修辭認知基礎(chǔ),搜尋修辭、體味修辭是為了更好地運用修辭,唯有設(shè)計多樣化的修辭訓練,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體驗與運用,才能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語文版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陋室銘》篇幅短小,但修辭運用卻比較經(jīng)典,比喻、對偶、反問、引用等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給文章增色不少。教師讓學生展開仿寫,以對稱句形式,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寫一段文字,表達自己的志向。學生進入思考操作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出個性引導提示:句式未必要求整齊,關(guān)鍵要看修辭的正確運用,以及表情達意的效果。學生展示仿寫習作:“人不論長幼,有志方稱智多星。不追求吃,不講究穿,更不拼爹拼娘親,只求內(nèi)心充實,便是完美人生。古有智諸葛,今有神馬云。財富與智慧并存,理想與希望同在,敢為天下先,登高而疾呼:天下誰人與我為伍?”從習作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有運用修辭的意識,雖然內(nèi)涵方面還較為單薄,但這樣的訓練對提高學生作文表現(xiàn)力有重要幫助。如果學生常常參與這樣的習作訓練,不僅有助于提高其修辭運用技巧,也有助于其思想成長。
修辭是語言智慧與語言精華的完美融合,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修辭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習作語言貧乏的重要原因是缺少主動運用修辭的意識,其實學生修辭方面的知識不是非常欠缺,所欠缺的是正確運用修辭的主觀意識和方法,不會運用修辭導致習作語言表達得平淡。教師要從修辭運用方法方面給出有針對性的引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修辭運用技巧。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