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梅
【摘要】課堂是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搖籃,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舞臺,是鍛煉學生生存本領的陣地。教師的教學活動大部分都是在課堂完成,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深知課堂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地位。要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效率,更好地教書育人,就必須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和學生緊密合作,充分利用教學環(huán)境中一切條件,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包括的內容很多。下面,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些淺顯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探析
一、新課導入的方法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先導。各項工作如此,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做好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為整堂課的進行打好基礎。導入新課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設疑提問。講課一開始,教師要善于提出富有思考性的問題,使學生注意,積極思考。這樣由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帶著求知欲去聽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直觀演示。使知識形象地進入學生的頭腦,也是教學的一門藝術。一些抽象的知識,通過直觀演示的導入,能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為學生提供和積累豐富的感性經驗,能使學生引起興趣,充分感知,加深理解,增強記憶,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地發(fā)展智力。
(3)激發(fā)感情。人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借助于情境的刺激作用。在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正是引起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重要條件。導入新課時教師如果能充滿情意,感染學生,學生便能主動學習,增強學習興趣。在語文課中,開頭,教師可以滿懷感情訴頌我國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著名的旅游勝地。這樣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一種情緒氣氛,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帶著一種激情來學習。
二、課堂講授的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講授是向學生高效率地傳授知識和技能,發(fā)展學生智能的最有效方法。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上課,總是認真講授準確無誤,方法靈活多樣,重點突出。每堂課,教師要講授的內容很多,但是,究竟開頭怎樣講、中間怎樣講、結尾怎樣講,哪些應精講,哪些應提問,哪些應練習,哪些應自學,所有這些,都應全面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切忌盲目、無計劃,照本宣科,平鋪直敘,輕重不分。在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安排恰當的前提下,課堂講授的成敗,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即取決于教師語言的藝術。教師語言的藝術,要體現出下面三個特點:
(1)語言要精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是通過教師講授來學習領會知識。教師的語言,只有能為學生接受,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講授的語言必須準確精煉,邏輯性強,具有嚴密的科學性。
(2)語言有節(jié)奏。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語言具有節(jié)奏感,它能更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單調刺激,減少學生的疲勞,使教學氣氛和諧輕松。例如:教師在講授詞語概念和重點段落時,聲調要有力,速度要緩慢,要深入分析論述,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講授次要問題時,速度可稍快,聲調可稍低。教師講課的語言,切忌太快、太慢、太高和太低。
(3)語言要幽默。課堂教學中的幽默,就是運用各種巧妙的、出人意料的或引人發(fā)笑的語言,動作與表情,以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求知的快感和啟發(fā)學生的智力。實踐表明,有興趣的學習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凡是在滿懷興趣的狀態(tài)下所學習的一切,常能迅速掌握,提高學習效率。
三、組織教學的方法
組織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中和保持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手段,是一堂課順利進行的可靠保證。組織教學不但在上課一開始時進行,而且應貫穿在一堂課的全過程。教師能否把準備好的語文教材內容,有成效地傳授給學生,組織好課堂秩序,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組織教學工作,應注意以下三點:
(1)組織課堂秩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較亂的班級,教師如果不組織課堂秩序,就難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即使在秩序較好的班級,開始也要組織課堂秩序。如何組織課堂秩序,常因教師而異,有的教師面對混亂的課堂和顏悅色,只用和藹的目光,可親的手勢學生就頓時安靜。這說明,組織課堂,要講究藝術性。
(2)善于利用反饋信息,組織教學進程。在講課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組織好教學進程。如果在講課過程中發(fā)現大多數學生表情都不對,如皺眉、瞪眼、精神萎蘼等等,說明他們沒有很好接受教師所講的知識,教師就不能再講下去了,應該問學生什么地方聽不懂,必須進行重講或輔導性講解,特別是講到課文的重點、難點時,這一問題要更加注意。
四、課堂板書的方法
板書是教師增強上課效果的有力手段,是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教師板書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精心設計的板書,能把所要講的主要內容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領會要領,加深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引起美感,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一節(jié)課要講的內容很多,不能把所講的東西都寫在黑板上,所以好的板書要具備中心突出,立意鮮明,眉目清晰,條理工整。優(yōu)秀教師上課,都精心設計板書。板書不好或不寫板書,都會影響到教學效果。板書的格式多種多樣,應用最多的是提要式、詞語式、圖示式、表格式等。
五、課堂作文的方法
學習語文的目的,在于應用,作文就是應用的一個很好范例。教師要抓住課堂契機,引導學生即興練筆,作文的訓練要以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安排為主,但作文訓練的契機往往在計劃外產生。因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在突發(fā)事件中,學生會有感而發(fā),在不經意間表達出更真實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現出他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師應該抓住任何一個有利時機引導學生即興練筆。在一次語文課上,狂風乍起,天空驟然變得一片昏暗,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豆大的雨點沖刷而下,地面瞬間濺起無數帶著塵土的雨花,窗外一片混沌的世界。學生們開始分神了,他們望著窗外,表情各異:有的好奇,有的驚訝,有的害怕,思路無法回到課文中。于是我索性讓學生放下課本,走到窗前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聆聽大自然最宏偉的交響樂。其間,讓學生隨意交流、議論,談各自的感受。雷雨過后,我讓學生稍做準備,進行口頭作文。有的學生生動地描繪了雷陣雨的撼人景象,有的學生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感受,還有的學生發(fā)揮奇思妙想,述說了心中一個美麗的童話。由于抓住了最佳訓練時機,學生們情動而辭發(fā),爭相發(fā)言,語言流暢而富有個性。在這個過程中,描述、抒情、想象結合在一起,不同的表達方式都得到訓練,這樣的即興訓練既能引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能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實在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