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孔子之師到神祗鬼圣

      2017-07-31 20:49:34劉佳林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黨人高士孔子

      劉佳林

      摘 要:項橐這一人物因七歲時曾被圣人孔子叩而師之而家喻戶曉,奈何情深不壽,過慧易折,十齡而逝,從此脫凡入圣,成為了得道仙真的太極道者鬼圣。項橐的生命歷程短小而富有傳奇色彩,死后更是以神的形象活躍在民俗和道教文化中,本文試圖通過對與項橐歷史資料和神話傳說的探索,梳理一個較為真實的項橐的歷史形象與神化過程。

      關鍵詞:孔子;歷史形象

      項橐作為圣人之師而為世人所熟知,多半要算做《三字經》的功勞,“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作為識字啟蒙工具的《三字經》,讓許多國人在未開化的孩童時代就記住了項橐這個名字。

      一、項橐存在的真實性

      《戰(zhàn)國策·秦策五》中的《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一文:“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為而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⑴82記載了孔子拜項橐為師一事,但是至于孔子為什么要拜項橐為師,并沒有交代。在司馬遷《史記》的《樗里子甘茂列傳》中也有和《戰(zhàn)國策》幾乎相同的記載:“甘羅曰: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⑵1784這里稱項橐為大項橐,司馬貞的索引解釋為“尊其道德”,但是這個解釋是存在爭議的,這就要提到《論語·子罕第九》中的一句話:“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眲熍唷蹲蟊Q外集·達巷黨人考》云:“漢儒以項橐釋達巷黨人者,以大項即達巷轉音?!雹?這里劉師培引漢儒的觀點認為大項是達項的轉音,項橐以地為氏,故大項橐即達巷橐。在《史記·孔子世家》中有著與之相應的一條記載:“達巷黨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⑵1518引《集解》:“鄭玄曰:達巷者,黨名。五百家為黨。此黨之人美孔子博學道藝,不成一名而已?!雹?518《史記》的記載在《論語》的基礎上多了童子兩個字,這令達巷黨人與項橐的形象更加接近?!稘h書·董仲舒?zhèn)鳌份d:“臣聞良玉不瑑,資質潤美,不待刻瑑,此亡異于達巷黨人不學而自知也?!雹?顏師古注引孟康曰:“人,大項橐也?!雹?。關于這一點劉師培先生在文中給出了分析:“孟《注》大項橐,今本易大為人,尤為乖舛。蓋橐為其名,達巷則以地為氏,言有轉歧,則為大項?!雹?由此來看來,達巷黨人即是項橐。錢穆先生《先秦諸子系年·孔鯉顏回卒年考》中附錄的《項橐考》一文在劉師培先生的觀點上進行了進一步的總結:“殆古人實有項橐,即達巷橐,又云大項橐,其人聰慧不壽如顏回,或年輩亦與顏回相上下,而未及于孔子之門,而孔子必有所稱賞之,于是后人遂有項橐七歲為孔子師之說。”⑷62那么項橐確是真實存在于歷史的,果真與孔子有所接觸的,并不單是傳說中的人物,真實地存在于孔子所生活的時代。

      二、項橐七歲為孔子師的神話加持與真實性

      除了《戰(zhàn)國策》中所載的項橐七歲為孔子師之外,劉向《新序》,王充《論衡·實知篇》皆有相似的記載,但都僅僅是提及,作為一個簡單的案例來充實論述,并沒有詳細的說明事情的經過,唯獨在《淮南子·說林訓》中有這樣一條線索:高誘注“項托年七歲,窮難孔子而為之作師?!雹?94從這條記載可以看出,孔子拜項橐為師的原因是“窮難”,即理屈,從字面上推測,應當是孔子在交流過程中遇到了無法反駁或解釋的問題,故窮難而拜項橐為師。清代學者俞正燮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他的《癸巳類稿》中的《項橐考》一篇中將這條《說林訓》注解的內容同《列子·湯問》記載的兩小兒辯日的故事進行了比對,認為兩小兒辯日中最后“兩小兒笑曰:熟為汝多智乎?是窮難?!雹?9,“說林不考修務而云窮難,不悟窮難者??鬃硬⑽绰犉溲?,何以為師?”⑹19,俞正燮認為如果是窮難這種情況,則完全可以拿兩小兒辯日的事情來做參考,如果僅僅是讓孔子窮難,那么孔子并沒有足夠的理由去拜項橐為師,因此高誘所注的內容并不能完全成立,以窮難解釋孔子拜師項橐的原因有些過于牽強了。

      俞正燮的《項橐考》所引用的材料,還有一條值得注意的:“嵇康高士傳云孔子問項托曰:‘居何在?曰:‘萬流屋是也。見文選《公宴詩》注?!边@里的嵇康高士傳,當指的是嵇康作傳,周續(xù)之作注的《圣賢高士傳》,早已亡佚,清代學者嚴可均重新整理佚文重新輯錄,收錄在《全三國文》中。俞所引的那一條材料嚴可均作案云:“周續(xù)之注僅存此條”后引周續(xù)之注曰:“《漢書·董仲舒?zhèn)鳌吩疲骸送霎愑谶_巷黨人不學而自知也。孟康曰:‘人,項橐也。。”這是全書唯一一處遺留下來的周注,周續(xù)之也是認同項橐即為達巷黨人的。錢穆先生所作的《項橐考》之中也收錄了一條來源于嵇康《圣賢高士傳》的材料:“嵇康《高士傳》乃云:‘大項橐與孔子俱學于老子?!雹?2經過筆者考證,這條記載并不見于嚴可均輯佚的《圣賢高士傳》,想必是嚴氏之疏,又加研究,發(fā)現(xiàn)這條記載出自于隋杜臺卿的《玉燭寶典》引自《高士傳》的,全文如下:“大項橐與孔子具學于老子。俄而大項為童子,推蒲車而戲??鬃雍蛑龆蛔R?!笨戳诉@段記載不免讓人聯(lián)想起漢石畫像和漢代壁畫中的孔子見老子像的場景,孔子與老子相向而立,中間一童子推蒲車而戲,關于畫像中的孔子是何人一直存在爭議,是否可以以這條材料來論證畫中童子的身份,筆者認為并不穩(wěn)妥,首先孔子見老子的漢石畫像普遍年代大多為東漢,固然是要早于《圣賢高士傳》的,這種說法是從漢石畫像中聯(lián)想而來,還是早就存在于民間的傳說之中,我們不得而知,因此還不能妄下定論,但是這條記載當是能為童子即項橐這層觀點加上幾分了;其次,根據目前對漢石畫像的研究,漢石畫像所表現(xiàn)的內容,大多是當時俗民對死后靈魂世界和神仙世界的構想,近現(xiàn)代學者對孔子見老子漢石畫像的解讀,也多看重其神話色彩,當時老子項橐及孔子的諸多弟子已帶有著濃重的道教神仙色彩,且孔子見老子像在排列時,常同仙人六博等神話題材的畫像石一同出現(xiàn),難免讓人猜測孔子老子相見的場景是否在當時也是一種流行的神話傳說,而這幅畫像本身又帶有著濃厚的神話意義,所以才出現(xiàn)了這個“項橐”的形象,當然這些也只是猜測。

      根據上面的推想,可見項橐這個人物的歷史形象,始終是伴隨著民間傳說故事和神話色彩的,令人難免懷疑嚴可均遺漏的那一則記載,是否也來源自民間傳說,而這種傳說,至隋唐時代則衍生出了完整的故事體系,也成為現(xiàn)如今廣為流傳的“孔子拜師項橐”故事的本來面目。在敦煌出土的文學傳本中抄本最多的,就是《孔子項托相問書》了,目前已知的漢文寫卷有十六卷之多,此外還有三卷用藏文寫成,由王重民先生主編的《敦煌變文集》的卷七中,根據現(xiàn)有的這十幾種抄本排比校對后整理出一篇完整的《孔子項托相問書》,后世流傳的關于孔子拜師項橐的各種傳說,基本都能在其中找到源頭,如“孔子繞城而行”“君子不博戲”等等。文章開頭交代了孔子與項橐相遇的時間:“昔者夫子東游,行至荊山之下,路逢三箇小兒。二小兒作戲,一小兒不作戲?!雹?33,之后夫子便和其中那個不作戲的小兒,也就是項橐展開了辯斗,辯斗的內容從何以不作戲到何以不避車再到生活常識、天文地理、自然萬物等等,每一次孔子拋出難題,項橐總能引經據典從容應對,每每把夫子逼得窮難,竟無言以對,這里引其中一段為例:“夫子曰:‘吾以汝平卻山高,塞卻江海,除卻公卿,棄卻奴婢,天下蕩蕩,豈不平乎?小兒答曰:‘平卻高山,獸無所依,塞卻江海,魚無所歸;除卻公卿,人作是非;奕卻奴婢,君子使誰?”⑺234最后夫子感慨:“善哉,善哉,方知后生可畏吾衰矣。”⑺234,故事的最后,夫子竟然惱羞成怒,找到了項橐讀書的石堂,將他“拔刀撩亂斫”,殘忍的殺害之后,項橐死而未死,化成石人生成百尺蒼竹,孔子惶恐,將項橐供奉于廟堂。

      這篇故事看起來荒誕,但聯(lián)系上其時代,實際上所反映的,既是當時民間流傳的關于項橐與孔子傳說的簡單匯總,也是六朝以來激烈的思想流派沖突的表現(xiàn),儒術之不尊伴隨著孔子形象的轟塌,由圣化走向魔化,因此在故事中被刻畫成一個殘忍刁鉆的小人,這是關于項橐難孔子的古老傳說的時代化,也是項橐個人神化入圣后對于項橐神祗形象的崇拜表現(xiàn)。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愈向后發(fā)展的歷史之中,孔子拜項橐為師這一事件的神話色彩就愈加濃重,甚至衍生出許多毫無根據的夸張荒誕的怪說來,就像顧頡剛先生“層累造成的中國古史”這一觀點一樣,包裹在事件本身上的外衣愈加厚實,人物形象也愈加豐滿,要還原的難度也就越大,所附著的東西越少,可能就越接近真相。因此在筆者看來,前文引用的錢穆先生的觀點是值得認同的:項橐因聰慧而受孔子賞識,卻短壽早逝,為后人惋惜,遂有七歲為孔子之師一說。

      三、關于項橐人物形象的神化

      項橐完成從神童到神祗形象的轉變,錢穆先生在《項橐考》中給出了解釋:“《天中記》引《圖經》云:‘橐,魯人,十歲而亡,時人尸而祝之,號小兒神”(又說明人董斯張《廣博物志》載:“時人尸而祝之,號小兒神”難見其文本,無從分辨,故兩說并列。)但實際上,項橐的神祗身份在民間和道教文化之中,是以兩種完全不同的形象在發(fā)展的。

      在民間,項橐扮演了求雨祈福、保豐收成的社稷神形象,在今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的圣公山,相傳是項橐的家鄉(xiāng),至今仍留有供奉著項橐的廟宇——圣公廟,建置為東西排列相互連通的三個院落,和常見的土地廟形制相似,中院大殿供奉項橐和項母親,旁院則供奉著火神、牛馬神等,近現(xiàn)代重修圣公廟,改名為七和寺,將原本供奉著的諸神除了圣公項橐外改換成三皇和福祿壽三星,讓這座廟宇變得面目全非,項橐在當地所扮演的土地神角色,也就荒廢了。除了日照的圣公廟,其他地方也有許多專門供奉項橐的廟宇,明人黃瑜的《雙槐歲鈔》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正統(tǒng)改元之春,郡國多蝗。三月,有制分命大臣捕之。工部右侍郎邵旻往保定,至府西北四十五里為滿城縣,縣之南門有先圣大王祠,父老言往歲遇蝗,禱之立應。時天久不雨,蝗生遍野,捕之愈盛。旻乃如父老言,帥郡縣吏齋沐禱于祠下。旬月間,蝗果殄息,乃勒石以章神功。神姓項氏名讬,周末魯人,年八歲,孔子見而奇之。十歲而亡,時人尸而祝之,號‘小兒神”。⑻109這也正與上文提到的《孔子項托相問書》中所描述的“州縣分明置明堂”相契合了,項橐在民間的神話形象由此可見一斑,成為了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一種民間信仰。

      而在道教神話中,項橐則被不斷地“再塑造”,除了民間流傳的近似于土地神職能的普遍信仰,漢晉之際更是被進一步地神話,據南朝陶弘景整理的道教神譜《真靈位業(yè)圖》記載,項橐列第三級神的左位之末,地位相當崇高,北周成書的道教典籍《無上秘要》記載的“得道真人名品”中也有項橐的名字,此時的項橐,儼然已經脫離了普通神祗和民間崇拜的范疇,成為了道教神譜文化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成為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信仰對象。

      項橐作為神祗,同時以兩種形象活動在歷史中,一種濟世普渡,是人們生活中舉頭三尺的民俗神明,而另一種則被塑之金身,崇之高位,成為了道教諸神之一,是僅有道門才會崇拜的專門信仰,甚至還在特殊時期成為了道教文化用來排除異己,污貶孔子的犧牲品。但最終,兩種形象殊途同歸,共同完成了對項橐神明形象的塑造,以及兩漢以來對項橐信仰的傳承。

      綜上來看,項橐的人物形象在神話色彩的襯托下顯得立體豐滿,然而歷史上所留下的真實形象,卻顯得有些空虛單薄。一個幼齡夭折的孩童,卻能夠成為歷史上延續(xù)了千年之久的崇拜對象,令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傳奇的塑造能力,讓文獻中僅見只言片語的項橐一次又一次地以新的形象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沒有隨著歷史的洪流而被人遺忘。

      參考文獻:

      [1]劉向編:《戰(zhàn)國策》,賀偉、侯仰軍校點,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2]司馬遷撰:《史記》,裴骃集解、司馬貞索引、張守節(jié)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劉師培撰:《左盦外集》,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8年.

      [4]錢穆撰:《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四卷《先秦諸子系年》,臺灣:聯(lián)經出版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5]高誘注:《淮南子注》,上海:上海書店,1966年.

      [6]俞正燮撰:《癸巳類稿》,清道光十三年求日益齋刻本.

      [7]王重民等編:《敦煌變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

      [8]黃瑜撰:《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9]姜生:《鬼圣項橐考》,《敦煌學輯刊》2015年02期.

      [10]伏俊璉:《孔子項詫相問書體制探源》,《敦煌學輯刊》2005年03期.

      猜你喜歡
      黨人高士孔子
      孔子的一生
      七八休假月,法國“兩黨”相互調侃
      孔子的一生
      閑心
      讀者(2019年19期)2019-09-24 02:00:55
      閑情
      高 士
      寶藏(2019年6期)2019-01-15 14:52:30
      虛張聲勢,輕松籌款
      特別文摘(2018年12期)2018-12-27 01:22:40
      “地下組織部”還是右翼“陰謀集團”?
      世界知識(2018年17期)2018-09-18 04:56:32
      橡皮的自述
      孔子在哪兒
      邹平县| 馆陶县| 武平县| 阿克| 塘沽区| 万全县| 青铜峡市| 修水县| 莱州市| 海伦市| 兴业县| 清丰县| 平湖市| 玉田县| 蓬安县| 收藏| 新巴尔虎右旗| 阳朔县| 河津市| 内丘县| 屏山县| 化隆| 乡宁县| 固镇县| 海南省| 饶河县| 宣化县| 荆门市| 德化县| 德惠市| 新兴县| 泰来县| 绵竹市| 友谊县| 黄山市| 阿坝| 威宁| 偃师市| 游戏| 神池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