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fā)展需求。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未來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本文重點探究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德育教育;小學語文;“三觀”;全面發(fā)展
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當中,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并未成熟,往往很難吸收全部的課堂知識,在課堂中溜號、聊天、睡覺等現(xiàn)象常有發(fā)生。對于教育來說,筆者認為教育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教書;二是育人,只有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作為一種文化教學,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育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語文科目的載體作用,從而實現(xiàn)素質化教育形式,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德育教育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很多教師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認為只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就是好的教育。再者,由于很多小學教師自身素質的問題,對德育教育知識內容挖掘不夠深入,從而無法發(fā)揮德育教育的積極作用。從本質上來說,小學語文作為中國文化教學的重要載體,其中多多少少就會蘊含一定的德育教育知識,可見德育教育知識就是語文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全面發(fā)揮小學語文教育的積極作用,就必須要實現(xiàn)德育教育。
2.豐富小學語文的教育手段
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就是豐富教學手段,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新型教學模式越來越多,例如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這些教學模式更加開放、更加科學,延伸性非常強,這也給德育教育提供了重要載體,并且將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相融合,能夠讓學生不知不覺間獲取德育知識。開展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正確樹立“三觀”,不僅能夠讓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尊老愛幼,還能夠讓學生重新認識整個社會,規(guī)范學生自身的言行舉止??梢哉f這些德育知識在小學語文中都有涉及到,因此,將德育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小學語文這個平臺開展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平臺貫徹語文知識,從而不斷豐富小學語文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吸收到德育知識。
二、將德育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1.構建課堂情景,整合德育知識內容
通過將德育知識和小學語文知識進行融合,在語文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融入相應的德育知識,從而實現(xiàn)全程德育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生的社會經歷較少,心智發(fā)展也并未成熟,因此,僅憑教師口頭講述德育知識很難達到效果,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一是能夠直接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能夠直接彰顯出德育知識。因此,在正式開展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設置課前導入階段,開展情景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愛我中華》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播放一段抗日戰(zhàn)爭視頻,讓學生認識到日寇如何壓迫同胞,中華兒女如何抗擊日寇;再播放當代中國的大好河山、花團錦簇。之后讓學生談一談對這兩段視頻的感受,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內心共鳴。讓學生認識到“當今生活來之不易”“熱愛祖國、回報祖國”等觀念,這樣在正式教學中學生也會更加深入,進一步在課文中鞏固德育知識。
2.整合德育知識與語文知識,開展結合教育法
結合教育法非常適用于多種知識共同開展的課堂當中,主要是指收集課內、課外的相關語文知識,并將德育知識融入到其中,最后將一系列的教學素材進行整合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想要全面發(fā)揮結合教育法的積極作用,教師需要構建一個相對開放、自由的課堂環(huán)境,將語文知識延伸到課外,從而借助課外知識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并在此過程中融入德育知識。例如在《飛向月球》教學中,改課文主要涉及天文、自然、科技等領域,很多學生只知道月球是“月亮”,對“月球”缺乏概念。在教學當中,筆者首先呈現(xiàn)一張遠觀的地球照片,之后提問“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地球”)“那么地球究竟是什么呢?”雖然很少有學生能夠說出“星球”、“星體”等,但只要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地球只是宇宙的“一粒塵?!奔纯?。之后再引出呈現(xiàn)出月球照片和地月系照片,讓學生對月球有一個進一步的認識,進而開展《飛向月球》教學。在教學當中,筆者通過對比形式,將“嫦娥奔月”典故和“正月十五”的知識融入其中,一是讓學生能夠客觀認識到天文知識;二是讓學生理性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結晶,從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
3.結合歷史,發(fā)揮偉人的榜樣作用
由于教材中很多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但想要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偉人的偉大之處,我們必須要結合歷史開展教學,發(fā)揮歷史偉人的榜樣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勿忘歷史,實現(xiàn)德育教育。如在《羅斯福集郵》教學中,很多學生不了解羅斯福的生平事跡,甚至都沒有聽說羅斯福。筆者通過08年美國經濟危機進行導入,從而引出“羅斯福新政”,讓學生對羅斯福有一個初步認識,之后引出《羅斯福集郵》,通過集郵讓他不僅記住了一些難記的國家的名字,也了解了那些國家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以及郵票中所涉及的種種歷史事件和偉人事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從集郵中,他也了解了中國這個文明的古國。這也是羅斯福能夠成為美國最偉大總統(tǒng)之一的重要原因,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堅持自己的業(yè)余愛好,樹立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當一件事件堅持到一定程度后,勢必會發(fā)揮自身的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诖?,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多個方面融入德育知識,充分發(fā)揮語文課堂的積極作用,推動語文教育、德育教育共同發(fā)展,為了學生未來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敏.淺議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6,09:235.
[2]張順祥.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現(xiàn)探究[J].亞太教育,2016,26:132.
[3]萬春蓮.立智立德,整合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1:174.
作者簡介:吳玉雋(1989-3-), 女, 彝族,職稱:小學語文一級,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