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未沫
柏拉圖論宇宙的唯一性
劉未沫
《蒂邁歐》中的宇宙唯一性論證,既包括從神的善意而來的外部論證(模仿動物理念而造的宇宙是唯一的),也包括從內(nèi)部構成成分來說的內(nèi)部論證(用盡了一切的宇宙是唯一的)。這兩個論證的合理連接來自對“囊括者”概念的正確理解。在外部論證中,通過訴諸囊括者概念,可見宇宙和動物理念這兩個整體之間建立起了結(jié)構類比,宇宙也因此獲得了生成界最大囊括者的形式性特征,因此是唯一的。在內(nèi)部論證中,“囊括者”所代表的整體部分關系具體到宇宙內(nèi)部:其“部分”被確定為元素;“囊括一切于自身之中”也被具體化為窮盡了所有能量和元素;因此宇宙是唯一的。內(nèi)部論證同時針對原子論者的多宇宙觀,并對其同名“囊括者”概念進行了改造。最后,柏拉圖也稱宇宙靈魂是囊括者,其“部分”是數(shù)學比例。宇宙靈魂的創(chuàng)造窮盡了音律學中所有的和諧比例,它在時空中首先被按照長度展開,體現(xiàn)為按比例分配帶動恒星和行星的同圜與異圜;其次,在面和體上的表達為火、土、氣、水所對應的四、六、八、二十正多面體及宇宙和靈魂所對應的球體。這種數(shù)學關系是囊括者內(nèi)在統(tǒng)一性的來源,也是柏拉圖在不同等級的囊括者之間建立起同構類比的原因。五個宇宙的假設也可以看作是從理念、純比例(按照長度)、面、體及生成之宇宙這五個層面對囊括者存在結(jié)構的分別表述。
《蒂邁歐》;囊括者;整體與部分;和諧比例;元素;五個宇宙
本文試圖完整呈現(xiàn)柏拉圖對宇宙唯一性的論證,認為可以通過囊括者概念及其所對應的整體與部分的有機關系來理解。囊括者概念分多個層次,對應于蒂邁講述的創(chuàng)世故事的多個層面。正確地找到每一層與囊括者對應的“部分”,便能理解該層作為整體的唯一性。這種唯一性(uniqueness)是一種由內(nèi)在統(tǒng)一性(unicity)帶來的數(shù)量唯一,因此不是一種預先設定的形式性復制。本文按照蒂邁歐的敘述順序,對關于宇宙唯一性兩個明顯的論證進行分析。這兩部分的分析幫助我們理解,“囊括者”所代表的整體部分關系在兩個論述中各自所起的作用。最后,我將藉著對《蒂邁歐》中宇宙靈魂——同樣被稱為囊括者——之整體部分關系的分析,說明作為唯一性來源的囊括者的整體部分關系,是可以從純粹比例、面和體三個方面進行表述的數(shù)學關系。囊括者具有層次性,存在論上層級越高,越接近完美的數(shù)學比例?!兜龠~歐》中提到三個囊括者:生成的宇宙、其模仿被造的動物理念以及最先生成的宇宙靈魂;它們各自的整體部分關系,則是數(shù)學比例在時空中的層層展開。這是柏拉圖認為在它們之間可以建立同構類比的根本原因,也是他認為生成的宇宙具有唯一性的最終保證。
這一節(jié)的論證涉及生成宇宙的動力因和形式因,分別是創(chuàng)世的工匠神(及其善意),以及其創(chuàng)世所模仿的理念。下文先對柏拉圖為何認為宇宙是生成物及需要這三個原因進行說明,再進入具體論證。由于這兩個原因都來自生成的宇宙外部,因此這部分關于宇宙唯一性的論證可稱為外部論證。
一切生成物之生成必然“出于某種原因”。宇宙之生成,需要有制作者與生父為其負責,這便是工匠神(動力因)。工匠神創(chuàng)世,需要依據(jù)范型。需要的范型屬于哪一領域?蒂邁歐說,一定是理念界、一直保持在同一狀態(tài)的范型(形式因),原因在于“宇宙是好的,神是善意的”。因為只有神是善意的,他才會選擇處于完美狀態(tài)的理念界的范型進行制作,并使其作品盡其可能地接近范型;只有神是善意的(而不是像史詩中的宙斯那樣充滿嫉妒),他才會希望萬事都盡可能與自己相像,希望將一切可見物從無序帶向有序,如此宇宙才可能生成。換句話說,宇宙是好的、得以生成,因為生成它的原因是好的;這個好的原因直接地來自工匠神,進而來自工匠神選取創(chuàng)世的好的范型。
(1)動物理念與生成宇宙的類比
【T1】30c4-31a1
蒂邁歐首先為作為范型的動物理念確定了完全性的特征。宇宙以好作為目的,所以它一定相似于完全者而不是不完全者。他同時也確定了將要生成的宇宙的一個特征,即最相似性。宇宙是可見世界中最相似于那個完全的動物理念的動物。這種最相似性出于這位工匠神者的最善的善意——“他想要我們的宇宙與理智領域中最好的、在一切方面都最為完美的東西相似”。兩點結(jié)合,使得蒂邁歐得出了這樣的類比:“那個理念擁有一切并囊括所有于自身之中;正如同,我們的宇宙也是依據(jù)同樣的方式將其他的可見生物組織起來的?!?/p>
(2)囊括者數(shù)量為一
蒂邁歐在T1藉助作為整體的“囊括者”概念及其建立的宇宙與動物理念間的結(jié)構性類比,第一次得出了宇宙唯一的結(jié)論,即宇宙作為和動物理念相似的囊括者是唯一的。但這個結(jié)論顯得倉促,可能會遭到遭到持多宇宙觀點的人的質(zhì)疑,因而蒂邁歐又補充了這一論證的后半部分:
【T2】31a2-31b1
蒂邁歐這段話大概是專門針對原子論者所說,并以歸謬的方式肯定“這個囊括一切的理念數(shù)量必定為一”的判斷。反證的邏輯是,假如這個宇宙相似的理念(或范型)不是一而是二(或多于二),它就不是囊括了一切了,這樣就不符合由完全性確立起來、宇宙所模仿的那個理念應有的特征——作為整體囊括一切都在自身之中。因此,可知領域囊括一切的動物理念必定是一。同理,在可見領域“以同樣的方式”制作的宇宙,也因為具有這樣的整體囊括性特征而是一不是二。
通過描述作為整體的動物理念和生成宇宙之間形式相似性,蒂邁歐給出了構成宇宙唯一性的第一個完整論證:(1)宇宙生成的形式因是動物理念,它具有最完全的完全性和囊括一切的屬性。(2)宇宙作為其復制品也具有此特點,所以它也具有囊括生成界的一切造物在自身之中的特性。(3)生成的宇宙是這一領域內(nèi)的囊括者,因此它是唯一的。其中,工匠神(的善意)是宇宙生成的動力因,宇宙有靈魂、因而是一個動物;與此對應的動物理念是完全的、因而囊括一切部分在自身之中;它們最終的動力,都來自于工匠神的善意。至此為止(31b),是柏拉圖使用工匠神和動物理念進行的宇宙唯一性論證。
在這個論證中,伴隨工匠神思慮的理念與現(xiàn)象二界的交錯互動,保證其并非循環(huán)論證。同時,工匠神的制作也不是從理念界開始的、對唯一性形式特征進行的復制。工匠神首先是在可見事物中,根據(jù)有靈魂的特點推出宇宙是動物(理智在靈魂中,靈魂在身體中);接著,他根據(jù)其范型應在更完美的理念領域,轉(zhuǎn)入理念領域?qū)ふ覄游锢砟顟摫挥钪婺7碌膶傩?除了已肯定的“有靈魂”之外)——必然是與質(zhì)料無關的形式屬性;隨后,動物理念作為完全的、囊括其一切部分的整體性屬性,被工匠神發(fā)現(xiàn)和確定下來。這一作為整體的屬性與動物作為一個具有內(nèi)在統(tǒng)一性的有機體不無關系,因為如果是一個“大”的理念、或者“床”的理念,我們就不可能發(fā)現(xiàn)這種屬性。*T2與《理想國》597cd論證“床”的理念只有一個,論證形式相似(參見Cherniss,ibid. pp.295—300),但實際上并不相同。在前者中“床”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形式,而在T2動物理念卻被說成是內(nèi)部包含著“部分”整體概念(比較《理想國》597c7—9和《蒂邁歐》31a6—7)。此外,前者的討論只單獨涉及理念領域,而后者則旨在以結(jié)構同構建立兩個領域之間的關系。最后,這一與結(jié)構相關的關系屬性在同構類比中被投射于我們可見的宇宙,使我們確定宇宙必然是可見領域最大的整體概念,因此它囊括一切造物于自身之中,這使得它必然是獨一無二的。蒂邁歐從已知的、更顯見的東西(如宇宙是好的)推導離自己更遠的、不清晰可見的知識(如宇宙是唯一的),這一思慮過程正好相合于人們對不可見知識的探索過程。在這種從已知向未知的知識擴展過程中,類比具有關鍵性作用。蒂邁歐得出宇宙唯一性的關鍵,正是動物理念與可見宇宙全體之間的類比及二者完全性和具有囊括力的特征。而這種獲取自然知識的思路和方法,后來也為亞氏所繼承。*如亞氏《物理學》開篇:研究自然的道路是“從對我們更可知、更清晰的,到就自然來說更可知、更清晰的”(184a16—8),并且,“對我們的感覺來說,囊括各部分的整體要比部分更加可見”(a24—5)。
(1)囊括者在元素上的窮盡性
蒂邁歐在外部論證中,說明了宇宙和動物理念之間的同構性涉及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但尚未給出任何關于宇宙結(jié)構的內(nèi)在描述。此后他將論證深入到宇宙物質(zhì)之組成層面,并再次得到宇宙唯一性的結(jié)論。我將這次說明稱為柏拉圖對宇宙唯一性的內(nèi)部論證。在這次說明中我們將再一次詮釋“囊括者”概念,并借此改造了原子論者的同名概念。蒂邁歐對宇宙的內(nèi)部說明從確定其成分開始。他首先再次根據(jù)“同類相類”的原則,得出構成宇宙的四元素——可見性表示有火,可觸性表示有土;火和土粘合需要中間物,因此還必須有水和氣。在確定了組成成分后,蒂邁歐說:
【T3】32c5-33b1
(2)囊括者的完全性及球形
宇宙整體從外部理念獲得的形式統(tǒng)一性特征,現(xiàn)在又獲得了內(nèi)部元素組成成分上的支持。囊括者是一個可以在各個層次應用的概念;它代表一種形式上的整體和部分關系。柏拉圖將對囊括性的抽象說明,即形式統(tǒng)一性特征,落實到自然層面“宇宙”這一具體事物上時,其“部分”便被確認為“元素”。這樣的思路在對宇宙形狀的確認中,再次得到確認:
【T4】33b1-7
根據(jù)“同類相類”原則,“最大程度地在自身中囊括了所有動物的那個動物”所具有的形狀,必定是“在自身之中囊括了所有形狀的那個形狀”。這在形狀這一領域,就是圓球形。雖然借助了理念的形式統(tǒng)一性特征,但我們找到圓球形卻不是根據(jù)動物理念各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而是圖形領域的整體部分關系。*同理,在尋找可見宇宙的特征時,工匠神雖然借助了動物理念,但并不表明二者作為囊括者具有相同的內(nèi)涵??梢娪钪孀鳛槟依ㄕ?,其囊括性表現(xiàn)為包含了所有元素,而不是包含了所有的動物種類。首先,只有圓球形才可以內(nèi)接所有的正多邊形——之后蒂邁歐會講四種元素水、火、土、氣分別對應不同的正多邊形組成的正多面體。其次,在數(shù)學上,相同表面積的立方體,球形體積最大,畢達哥拉斯學派已經(jīng)證明過這一點,并且被柏拉圖接受下來。此外,就運動來說唯有這樣的形狀可以圍繞自己的軸旋轉(zhuǎn),卻不改變自己的位置,也就是說它的運動是最始終如一的。這種旋轉(zhuǎn)在后來被蒂邁歐用來象征理智的運動,它高于所有其他的直線運動。由此看來,圓球形確實是所有形狀中“與作為自身的自身最相像者”、“最完全者”,它“在各個方向上從中心到邊界都相等”,能將所有其他形狀于囊括于自身之中:因此它應當被確立為宇宙的形狀。
在關于宇宙唯一性的內(nèi)部論證中,首先“部分”被確定為四元素;繼而“囊括者”便是作為窮盡了其一切組成部分(元素及其構成物)和能量的整體??梢姷纳山缬嘘P組成宇宙的元素作為整體之有機部分的看法,為亞氏的自然目的論提供了可以發(fā)展的基礎。
之后柏拉圖又提到了宇宙靈魂作為囊括者的性質(zhì),并由此再次肯定了宇宙唯一的結(jié)論。他說:
【T5】34b1-6
宇宙身體是一個整體。質(zhì)料上,它窮盡所有的元素,因此唯一。但宇宙身體還有超越于質(zhì)料的支配性原則——宇宙靈魂,它既居于宇宙身體中,又囊括著它。T5中“從外面包裹著身體”是對宇宙靈魂作為囊括者具有囊括能力的描述,這是整體具有內(nèi)在統(tǒng)一性之力量來源;而“延展至一切”則是說其支配力量的范圍。當?shù)龠~歐討論宇宙靈魂的各組成部分之后,這兩個特征將被進一步具象化。靈魂延伸到作為球形身體的圓周上,體現(xiàn)為宇宙靈魂位于外圜的“同”的運動;同時,柏拉圖說外圜“同”的運動比其他內(nèi)圜里的運動更高(36c),這就從動力來源的角度說明了何謂“延展至一切,并進一步用它從外面囊括著身體”。
能構成和諧統(tǒng)一體的算術比例,可以“按照長度”表現(xiàn),也能在“面”上表現(xiàn)。蒂邁歐說,任何由直線構成的面都是由三角形組成的,并認為最本原的三角形有兩種: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的一半)和兩銳角分別是30度和60度的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的一半)。這樣選擇的原因與柏拉圖對三角形的理解有關,他認為應該將三角形看作由角、而不是由邊決定的圖形。如果按邊決定圖形理解,那么兩個本原三角形的邊長就會出現(xiàn)無理數(shù),但如果按照角決定形狀理解,得到則是內(nèi)角呈漂亮的1∶1∶2與1∶2∶3的圖形。*蒂邁歐并沒有進一步認為這些平面圖形由線構成(53cd)。Rashed認為,這背后的深層原因是柏拉圖并不認為線在數(shù)學之存在等級上能夠占據(jù)不可通約的位置。由自然數(shù)字組成的線,是眾多點的集合,在柏拉圖看來是假的線。真的線是表達比例的長度,因此屬于處理純比例的純粹算術。對星體圜間比例進行計算,才屬于真正的線之維度的比例關系。參見Rashed,M. “Plato’s Five Worlds Hypothesis(Ti.55cd), Mathematics and Universals”, in R. Chiaradonna& G. Galluzzao (eds.) Universals in Ancient Philosophy, Pisa: EdizionidellaNormale, pp.87-112(2013).
《蒂邁歐》中的宇宙唯一性論證,既包括從神的善意而來的外部論證(模仿動物理念而造的宇宙是唯一的),也包括從內(nèi)部構成成分來說的內(nèi)部論證(用盡了一切的宇宙是唯一的)。外部論證中工匠神為創(chuàng)世選擇所模仿范型過程,是對我們從已知知識外推未知知識的模擬。工匠神出于其善意,第一步確定的是宇宙整體最低限度的特征(有理智有靈魂的身體),其次選擇的標準在于尋找形式特征,即完全的、囊括其一切部分的整體性的屬性。在外部論證中,通過訴諸囊括者概念,宇宙和動物理念這兩個整體之間建立起形式性的結(jié)構類比:動物理念作為囊括者在形式上具有將一切包含于自身之中的特點,宇宙是生成物中與其最相似者,因此宇宙也獲得了生成界最大囊括者的形式性特征,是唯一的。在內(nèi)部論證中,當“囊括者”所代表的整體部分關系具體到了生成宇宙內(nèi)部,“部分”就被確定為元素,而“囊括一切于自身之中”也被具體化了宇宙之外沒有任何能量和部分。這部分論證是對原子論者多宇宙觀的反對和對原子論者“囊括者”概念的改造。宇宙也因為窮盡了所有元素及能力,是唯一的。最后,蒂邁歐稱宇宙靈魂是囊括者,對它進行劃分后的數(shù)學比例中的各區(qū)間被稱為其“部分”。宇宙靈魂的創(chuàng)造窮盡了音律學中所有的和諧比例,它在時空中首先被按照長度展開,體現(xiàn)為按比例分配帶動恒星和七大行星的同圜與異圜;其次,它在面和體上的表達,則是火、土、氣、水所對應的四、六、八、二十正多面體,以及宇宙和靈魂所對應的球體。而宇宙創(chuàng)造的最后一步是在“容器”中用盡所有質(zhì)料,將宇宙真實地制作出來??梢?,《蒂邁歐》中提到的幾個層次的囊括者——生成的宇宙、其模仿被造的動物理念、以及最先生成的宇宙靈魂——它們各自的整體部分關系是數(shù)學比例在時空中的層層展開。這才是柏拉圖認為生成的宇宙具有唯一性的最終保證。
通過對《蒂邁歐》中論宇宙唯一性的解讀,我們看到柏拉圖晚期思想的發(fā)展,以及其晚期自然哲學與亞氏自然哲學的關系。首先,柏拉圖不是簡單的外在神意目的論,因為其包含內(nèi)部從元素出發(fā)的論證。其次,柏拉圖的理念在《蒂邁歐》中,開始代表一種關系性的概念;但這種關系概念同時又與其他探討辯證法的晚期作品有所不同(種屬關系的理解對于這一論證并不合用),“囊括者”表達的是整體與部分的內(nèi)在統(tǒng)一關系。而分有理論導致的“第三者難題”,也通過數(shù)學這一理念界與現(xiàn)象界之間的中間部門來解決,詳細論述生成宇宙所基于的純粹比例、平面幾何及立體幾何原則。再者,當“囊括者”表達的整體部分含義與元素作為“部分”的含義結(jié)合起來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種理論朝著亞氏自然目的論發(fā)展的契機。柏拉圖已經(jīng)形成了有機的、具有內(nèi)在統(tǒng)一性的整體部分概念,但是,柏拉圖最終將這種整體部分關系歸結(jié)為數(shù)學比例關系,這與亞氏從自然運動、自然位置及部分的功能性入手去解釋整體與部分的有機關系根本不同。最后,柏拉圖描述工匠神思慮宇宙具有唯一性的過程,是對我們獲得難以觀察之宇宙的知識的很好示范。類比和外推(從對我們清晰、已知的知識外推獲得更遠、但存在等級更高領域的知識)的方法都被亞氏繼承下來,發(fā)展成為他自己對自然研究的標志性方法。
(責任編輯 任 之)
B502.232
A
1000-7660(2017)03-0071-09
劉未沫,云南昆明人,哲學博士,(北京 100049)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學技術史系博士后。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2016M6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