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2017-08-02 15:35馮佳
      中國大學教學 2016年12期
      關鍵詞:翻譯教學

      摘要: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是近年來將認知翻譯過程研究推向縱深發(fā)展的先進研究方法。本文探討這兩種方法在MTI翻譯教學中的應用,討論其應用的理論依據,實施一項教學實驗論證其可行性,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分析上述兩種方法在提高學生策略能力上的積極作用,并闡述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在教學中應用的實施原則和實施方法。實驗結果顯示,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應用在翻譯教學中有顯著的積極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策略能力和整體翻譯能力。

      關鍵詞:眼動追蹤;鍵盤記錄:MTI;翻譯教學:策略能力

      進行翻譯過程研究,窺探譯者大腦這個“黑匣子”里發(fā)生了什么,更深入地理解譯者的認知機制,其根本目的之一是將研究成果轉化到譯員培訓和翻譯教學中。以過程為取向的翻譯教學模式為翻譯理論融入翻譯教學找到了更合適的依托點。在翻譯教學中關注翻譯過程,引導學生更好地觀察、分析和反思自己的翻譯過程,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者的翻譯能力(Tirkkonen-Condit 2005)。國際學界較早就開始探討以過程為取向的翻譯教學模式(如Fox2000;Alves 2005;Pym 2010等),國內近年來也開始倡導圍繞翻譯過程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更積極主動地關注翻譯過程(朱玉彬、許鈞2010)。教學實踐中也有運用有聲思維法(如李德超2008)、學習日志(如吳青2014)和評注式翻譯(如柯平、李小撒2012)的大膽嘗試。近20年來,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這兩種先進的實證研究方法推動了認知翻譯過程研究往縱深發(fā)展,但國內尚未見到將上述兩種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的嘗試。本文將簡要介紹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方法,探討它們在翻譯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通過一項教學實驗論證二者對培養(yǎng)學生策略能力的積極作用,并闡述其實施原則和實施方法。

      一、理論依據

      語言服務行業(yè)對翻譯人員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常常主導著翻譯研究和教學,設立以“培養(yǎng)適應國家經濟、文化、社會建設需要的高水平、應用型、專業(yè)性口筆譯人才”(任文2012:46)為目標的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是國內翻譯界對這一挑戰(zhàn)的直接回應。翻譯教學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翻譯能力,使學生通過訓練成為具有專業(yè)能力(expertise)的職業(yè)譯員。而提高學生,尤其是初學者的翻譯能力,“教師首先需要著力關注培養(yǎng)他們處理問題的認知資源、思路與方法,其次才是具體譯法”(吳青2014:45)。在這一語境下,翻譯教學正逐漸從翻譯技能培訓轉向翻譯職業(yè)教育和譯員素質教育。而提高譯員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素質的核心是提高他們的“策略能力”(strategiccompetence)(PACTE 2005:G6pferich2009)。策略能力在翻譯過程中“負責解決問題(solving problems),并保證翻譯過程富有效率。它根據翻譯項目來規(guī)劃翻譯過程,對翻譯過程和己獲得的階段性成果進行評估,激活其他子能力以彌補不足,發(fā)現翻譯問題并予以解決”(PACTE2005:610),起著統(tǒng)攝和協調其他子能力的作用。為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策略能力,MTI教學正從以教師為中心、以譯作為取向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向為以學生為中心、以過程為取向的教學模式。將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方法用于教學實踐,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翻譯過程,便是以過程為取向教學法的體現。其理論支撐是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即知識的掌握是一個過程,學生面對復雜問題或任務時,需要自己去發(fā)現解決問題或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二、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法

      眼動追蹤法是利用眼動儀記錄眼球活動,從而推斷個體的內在認知過程的一種心理學研究方法。當代的眼動儀利用瞳孔和角膜反射的視頻記錄法,以毫秒為單位追蹤記錄受試的眼球活動,從眼動軌跡的記錄中提取諸如注視點、注視時間、注視次數、眼跳距離、瞳孔直徑等數據,揭示視覺注意力及內部認知加工機制(Duchowski2007)。近十年來,眼動追蹤法已被廣泛應用于認知翻譯過程研究中,極大地深化了我們對翻譯認知過程的理解(馮佳、王克非2016)。

      將眼動追蹤用于翻譯教學,用眼動儀記錄學生翻譯過程中的眼球運動,完成記錄后,利用眼動儀的動態(tài)視頻回放功能,重現翻譯過程中的眼球運動數據,請學生觀看自己的翻譯過程?;胤胖?,眼動儀會將相關的眼動數據(如注視點)疊加在對應的源文本或目標文本上。文本的上方會呈現疊加的注視點,即半透明的紅色圓圈。圓圈出現的位置即是眼睛注視的位置,每個圓圈代表一個注視點。圓圈直徑越大,表明注視時間越長。回放的速度快慢可調節(jié)?;胤胚^程中,可暫停,或通過拖動時間軸指針快速定位到任一時間點。

      鍵盤記錄法利用鍵盤記錄軟件實時、客觀地記錄翻譯過程中的全部鍵盤活動。認知翻譯過程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鍵盤記錄軟件是Translog(Saldanha and O'Brien 2013)。Translog記錄譯者進行的鍵入、刪除(刪除和回車)、導航(光標活動)、復制/剪切和粘貼、回車、鼠標操作活動(Carl 2012)。記錄的同時為所有鍵盤活動打上準確的時間標簽,并記錄鍵盤活動問的時間差。

      將鍵盤記錄法用于翻譯教學中,利用鍵盤記錄軟件記錄學生翻譯過程中的鍵盤活動,完成記錄后,利用其動態(tài)視頻回放功能,回放翻譯過程中的所有鍵盤活動,請學生觀看自己的翻譯過程?;胤潘俣瓤炻烧{節(jié)。Translog II可連接眼動儀,同步記錄譯者的鍵盤和眼動數據。若連接眼動儀(如本實驗),回放時,學生可同時觀察到任一時刻的鍵盤活動及當時視覺注意力之所在。

      三、教學實驗

      1.實驗設計

      為檢驗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方法在MTI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筆者設計了一項教學實驗,共邀請36名MTI專業(yè)一年級學生參加實驗。他們的第一語言是漢語,第二語言是英語。在翻譯過程中,利用眼動儀和鍵盤記錄軟件同時記錄他們的眼動和鍵盤數據。本實驗使用TobiiT120遙測式桌面眼動儀采集眼動數據,通過Translog II鍵盤記錄軟件呈現實驗材料和記錄鍵盤活動數據。Translog II操作界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呈現源語篇,下半部分供譯者鍵入目標語篇。

      本實驗在眼動實驗室進行。實驗正式開始前,教師為學生介紹實驗室環(huán)境和即將使用的眼動儀和鍵盤記錄軟件。學生閱讀指令,明確實驗任務。首先進行一個英譯漢和一個漢譯英句子翻譯的練習任務,之后在教師指導和講解下觀看翻譯過程的回放,熟悉工作環(huán)境、電腦鍵盤和實驗流程,理解眼動和鍵盤數據的呈現形式,掌握基本的數據解讀方法。然后進入正式實驗。請學生完成英譯漢和漢譯英兩個翻譯任務。實驗文本如下:

      A.練習任務源文本一英譯漢

      I always ask my friends to visit me in London,because there are many historic spots to see.

      B.練習任務源文本一漢譯英

      雖然在國外念書,我還是時常自己煮家鄉(xiāng)菜。

      c.正式任務源文本一英譯漢

      At universities in England,May is the monthof exam.A student is lying On the grass in front of theexamination hall.His two friends are sitting near him.Thethree of them are first year students at university.All threeof them are sitting their first year exam.

      D.正式任務源文本一漢譯英

      有一個人,他很不滿意自己現在的樣子,于是到處去拜訪成功的人,請教他們改變自己的方法。他聽到了許多成功的故事,發(fā)現這些人成功的方法,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不斷地學習和創(chuàng)造,生命就會不斷地改變。

      翻譯過程中不設時間限制,請學生按照平常的習慣進行翻譯,但不可進行資料和字典查閱。每個翻譯任務完成后,通過眼動儀的回放功能再現翻譯過程,請受試觀看回放,并同時進行回溯式口語報告。兩項任務間休息5分鐘。最后,請受試完成一項不記名問卷調查,并對部分受試進行了單獨訪談。本實驗共發(fā)放問卷36份,收回有效問卷34份。問卷由25個問題組成,內容涵蓋眼動追蹤和鍵盤記錄方法在教學中應用的可能積極作用,其中22個問題為評判式封閉問題,選項為李克特五級量表,3個問題為問答式開放問題。

      2.應用眼動追蹤法的積極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在翻譯教學中應用眼動追蹤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偟膩碚f,觀看眼動追蹤回放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和對自身翻譯行為的監(jiān)控意識,如問題七“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增強了我的自我反思意識”,41.18%的受訪者表示“非常贊成”,50.00%“贊成”;問題八“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增強了我對自身翻譯行為的監(jiān)控意識”,35.29%“非常贊成”,44.12%“贊成”。具體而言,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學生更了解自己的翻譯過程,如問題一“通過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的翻譯過程”,所有受訪者均表示贊成。其中,55.88%“非常贊成”,44.12%“贊成”。在訪談中,有學生認為眼動數據回放“讓我的翻譯過程可視化”。通過觀看眼動數據回放,可以更直觀、深入地了解翻譯過程;觀察到任一時刻的視覺注意力所在,對任一時刻的認知加工對象有更清楚的認識。同時,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翻譯過程中注意力的轉換和切換,如問題二“通過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我了解到翻譯過程中任一時刻的注意力所在點以及注意力的轉換和切換”,47.06%“非常贊成”,47.06%“贊成”。

      (2)幫助學生更多地關注翻譯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如問題四“通過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我更多地關注到翻譯過程中我碰到的問題”,41.18%“非常贊成”,41.18%“贊成”;問題五“通過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我更多地關注到翻譯過程中我解決問題的過程”,32.35%“非常贊成”,47.06%“贊成”。同時,對解決問題所使用的翻譯策略更好地關注,如問題六“通過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我更多地關注到翻譯過程中我解決問題所使用的策略”,17.65%“非常贊成”,32.35%“贊成”。

      認識到翻譯過程中的問題,是進一步反思和提高的前提。專家譯者的共同點之一是對翻譯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更敏感、對自己的表現能有意識地進行監(jiān)控和評估(Tirkkonen-Condit2005:407)。正因如此,專家譯者的專業(yè)能力隨著他們的每一個翻譯活動而不斷提升,但學生譯員常常無法做到這一點。觀看眼動數據回放可以提高學生對翻譯過程中問題的敏感度。例如,當眼動數據中出現直徑相對較大的注視點時,通常是譯者碰到問題的標志,表明譯者較長時間地注視某一詞語。而眼動數據中,注視時間越長,注視點直徑越大。大量研究表明,注視時間越長,認知加工越深、認知負荷越大(Holmqvist et al 2011:Rayner 1998)。另一個碰到問題的標志是大量的回視行為(backtracking)(Carl&Dragsted 2012),即重新閱讀已經翻譯過的源文本或目標文本,在這些文本中尋找信息或提示以完成后續(xù)的翻譯。在本教學實驗的英譯漢任務中,大部分學生在翻譯最后一句“All three of them are sitting theirfirst year exam.”時碰到問題,尤其是對sitting…the exam的翻譯有問題?;胤胖校@句話的眼動數據呈現出多次回讀。

      (3)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翻譯過程中的時間分配和時間管理,進而更好地了解、監(jiān)測和反思自己的翻譯風格,如問題三“通過觀看眼動追蹤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在翻譯過程中的時間分配和時間管理”,41.18%“非常贊成”,47.06%“贊成”。研究發(fā)現,專家譯者在利用時間和分配精力上更有“策略性”:如他們不在細枝末節(jié)上花費太多時間,而將時間更多地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如標題、關鍵詞或文章中反復出現的詞語上(如Tirkkonen-Condit2005:407)。

      翻譯認知過程通常被劃分為“熟悉階段”“起草階段”“修訂和監(jiān)測階段”(Jakobsen2002:192)。借助眼動追蹤的回放,學生可了解自己在三個階段的時間分配,并反思這一分配方式是否有效。此外,還可進一步了解各階段的翻譯風格。如在熟悉階段,有的譯者是“直接開始型”(head-starters),即任務開始就馬上開始翻譯。有的是“快速規(guī)劃型”(quick.planners),即只閱讀文章開頭的幾個詞或句子就開始翻譯。有的是“瀏覽型”(scanners),即快速瀏覽原文后開始翻譯。還有的是“系統(tǒng)規(guī)劃型”(systematic-planners),即通讀全文后才開始翻譯(Dragsted&Carl 2013)。在起草階段,譯者的在線規(guī)劃(online planning)也呈現出不同風格。有的是“寬語境規(guī)劃型”,即需要閱讀很長的下文(如好幾句話)才可以進行正在處理的翻譯;有的是“窄語境規(guī)劃型”,即只往下閱讀幾個詞就可以翻譯。

      3.應用鍵盤記錄法的積極作用

      實驗結果顯示,在翻譯教學中應用鍵盤記錄法有明顯的積極作用??傮w來說,觀看鍵盤記錄回放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和對自身翻譯行為的監(jiān)控意識,如問題十八“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增強了我的自我反思意識”,32.35%“非常贊成”,41.18%“贊成”;問題十九“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增強了我對自身翻譯行為的監(jiān)控意識”,26.47%“非常贊成”,52.94%“贊成”。其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翻譯過程,尤其是譯文生成和修訂的過程,如問題十二“通過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的翻譯過程”,44.12%“非常贊成”,44.12%“贊成”;問題十三“通過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我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翻譯過程中的修訂過程”,全部受訪者表示贊成,其中44.12%“非常贊成”,55.88%“贊成”。翻譯中的譯文產出屬于線上(online)的文本產出活動,包括譯文的草擬和可能進行的數次修訂。在鍵盤記錄工具誕生前,只能借助翻譯成品(即譯文終稿)和/或譯文修訂記錄來回憶自己的翻譯過程,而這種回憶未必準確和完整。鍵盤記錄的回放將譯文產出和修訂過程完整、準確地再現出來,學生還可觀察到期間的若干臨時譯文(interim versions),并借此推斷翻譯過程中譯者的各種“臨時決定”(interim decisions)和“監(jiān)測機制”(monitoring mechanism)。通過觀察翻譯過程中的各種斟酌、權衡行為,反思在取舍過程中的各種考量和決策理據,從而在意識構建、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有所進步。

      (2)認識譯文產出和修訂過程中的“認知節(jié)律”(cognitive rhythm)

      (Schilperoord1996:5),即譯文產出和修訂活動的速度和節(jié)奏,有助于學生了解翻譯過程中的時間分配和時間管理,進而認識、監(jiān)測和反思自己的翻譯風格。如問題十四“通過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我更了解自己在翻譯過程中的時間分配和時間管理”,26.47%“非常贊成”,50.00%“贊成”。研究顯示(Jakobsen 2002),專家譯者的“認知節(jié)律”更富有效率,他們能在熟悉、草擬和修訂三個階段有效分配時間和精力。以譯文的修訂活動為例,一種類型是在譯文起草階段進行的線上修訂(online revisions),即一邊起草譯文一邊修訂;另一種是最終修訂(endrevisions),即在譯文起草完成后,在最終的修訂和監(jiān)測階段進行(Dragsted&Carl 2013)。學生可以借助回放觀察自己的修訂行為,了解自己哪種修訂行為更多,分析這種翻譯風格和時間分配模式是否有效。

      (3)通過對鍵盤活動,尤其是鍵盤活動之間停頓的觀察,提高學生對翻譯過程中問題的敏感度,使他們更多地關注翻譯過程中的問題,以及更多地關注解決問題的過程。如問題十五“通過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我更多地關注到翻譯過程中我碰到的問題”,29.41%“非常贊成”,50.00%“贊成”;問題十六“通過觀看鍵盤記錄的回放,我更多地關注到翻譯過程中我解決問題的過程”,14.71%“非常贊成”,64.71%“贊成”。停頓是“認知過程中注意力狀態(tài)的改變在行為上的體現”(Schilperoord1996:39),是反映工作記憶容量、認知努力和認知負荷大小的有效指標。通常來說,停頓時間越長,認知努力和認知負荷越大(如Schilperoord 1996;O'Brien 2006等)。在翻譯活動中,出現停頓時,受試暫停文本產出活動,可能是在長時記憶中提取信息以進行下一步的文本產出,也可能在對先前產出的文本片段進行監(jiān)測和評估。所以,在出現較長時間的停頓時,通常是譯者碰到問題的標志。學生可以觀察停頓出現時自己碰到問題的類型,進一步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使用的策略是否有效。通過觀察停頓,學生還可以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認知切分和翻譯單位。通常來說,專家譯者的翻譯單位更大,平均停頓時間更短,翻譯單位多在小句/句子層面。他們很少以單個單詞為翻譯單位,有較多的超長翻譯單位(即包含60個連續(xù)文本輸入的鍵盤活動或包含10個以上單詞的翻譯單位)。相反,學習者譯員的翻譯單位多在詞/短語層面,由單個單詞組成的翻譯單位較多,超長翻譯單位很少(Dragsted 2005)。

      四、實施原則和實施方法

      本文的教學實驗同時使用了眼動儀和鍵盤記錄軟件,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可以單獨應用眼動儀或鍵盤記錄軟件。在翻譯教學實踐中使用眼動追蹤和/或鍵盤記錄,具體實施方法可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準備階段:教師講解眼動追蹤和/或鍵盤記錄方法的工作原理,幫助學生熟悉使用方法,理解回放數據的呈現形式,掌握數據基本解讀方法。

      (2)記錄階段:通過眼動儀和/或鍵盤記錄軟件記錄翻譯全過程。

      (3)回放階段:學生觀看眼動數據和/或鍵盤記錄數據的動態(tài)視頻回放(還可選擇在觀看的同時讓學生就其翻譯過程進行回溯式口語報告)。

      (4)反思和總結階段:學生報告觀看回放獲得的發(fā)現,分享心得體會。報告可采取多種形式,視具體情況而定: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個人獨立報告或小組報告均可。教師就學生的體會和發(fā)現給出反饋和總結。

      在實施過程中,反思和總結階段是關鍵。有效的反思和總結需要認知翻譯過程研究的理論支撐。首先需要教師對該領域的研究成果有較好的掌握,了解學生翻譯能力發(fā)展和習得的過程,熟悉學生和專家譯員在翻譯能力上的差別及其體現。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的具體目標及翻譯文本的具體情況,提前給學生進行相關的講解和培訓,這樣學生才能更有的放矢、更有效地進行觀察和反思。在觀看回放期間,教師可根據具體教學目標,提前設定一個或幾個觀察重點,設計相應的觀察記錄表,讓學生著重觀察并記錄相關重點。除了觀看自己的翻譯過程,還可讓學生觀看專家譯員的翻譯過程,以學習其有效的翻譯策略和翻譯風格,或觀看其他學生的翻譯過程,比較異同,取長補短。

      在翻譯教學中使用眼動儀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首先需要教學單位配備眼動儀。其次,為保證采集數據的質量,眼動儀的操作通常需要在教師指導下、在眼動實驗室里完成。相對而言,鍵盤記錄軟件的使用性更廣,可大規(guī)模地用于學生日常翻譯操練中,作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一種有效方式。Translog是共享軟件,可免費下載。其安裝和操作步驟簡單易懂,學生可根據使用說明快速安裝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安裝Translog后,學生可以像在普通電腦上完成翻譯訓練一樣,隨時借助鍵盤記錄軟件來記錄翻譯過程并通過回放來觀察、總結和反思自己的翻譯過程。

      五、結語

      在翻譯教學中使用眼動儀和鍵盤記錄軟件,學生通過觀看眼動數據和鍵盤數據的回放了解翻譯的認知過程和認知機制,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自我反思意識和對自身翻譯行為的監(jiān)控意識,使他們對翻譯過程中的問題更敏感,更有意識地關注解決問題的過程,認真審視解決問題所采用的策略及策略選擇的合理性,幫助他們在未來的翻譯實踐中更好地發(fā)現和解決問題,從而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策略能力和整體翻譯能力。

      猜你喜歡
      翻譯教學
      多元互補模式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實證研究
      重視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思維導圖&概念圖輔助翻譯教學實現途徑探索
      高職英語翻譯教學的現狀及提升策略探討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yǎng)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策略探討
      长岭县| 沙湾县| 黄山市| 登封市| 光山县| 阜宁县| 延边| 宜都市| 平阳县| 出国| 合水县| 剑川县| 本溪| 明溪县| 新龙县| 绍兴县| 黎川县| 山阳县| 罗江县| 成武县| 运城市| 万山特区| 湖北省| 博客| 海宁市| 青龙| 溆浦县| 大方县| 平和县| 吉隆县| 石台县| 石首市| 信丰县| 宜阳县| 盘山县| 聂荣县| 溧阳市| 霍山县| 徐汇区| 邵阳市|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