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琳玲
【摘要】過去時間語義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表達方式存在差異。英語主要靠動詞的屈折變化,將詞匯和話語為輔助手段。漢語過去時間語義在詞匯、語法、話語和語用四個層面都有體現(xiàn)。英語具有時態(tài)庫藏,且形態(tài)手段作為其中顯赫庫藏具有強制性,而漢語沒有時范疇只能借助體助詞、詞匯等表達時間。
【關(guān)鍵詞】過去時間語義 時間表達手段 語言庫藏
一、引言
過去時作為英語最基本的時態(tài)形式之一,語法表征確定,研究集中于語用功能與認知模式。漢語對時間表達分析一直是難題,有的學者將其歸結(jié)為詞匯手段,還有的將漢語時制的研究重點放在特定的語法形式上。本文旨在對英漢語表達過去時間語義的手段做出較為具體的分析,并從語言庫藏的角度解釋其異同點。
二、英語
1.詞匯手段。英語的時間副詞直接標示了事件發(fā)生在過去。其既可以描繪確定的時間點,如“l(fā)ast night”,也可以表示一段時間,如“for two years”等,但并不是強制。
2.語法手段。作為形合的語言,英語通過動詞的形態(tài)變化來標示時態(tài)。這一手段的語法化程度高、強制性大,在過去時間中必須運用動詞的屈折變化這一語法標記。即使句中不用表示時間的指示詞,動詞的形態(tài)也會展示出所述時間的時間屬性。
3.話語手段。敘述者總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組織語言,表達時間結(jié)構(gòu)。Klein(2009)提出“時間先后順序原則”話語策略。即除非有特別說明,事件報道的順序與時間發(fā)生的順序相一致。
三、漢語
1.詞匯手段。漢語時制的確定主要依賴上下文提供的參照時間點包括時間名詞、時間副詞以及時間短語。表達過去時間語義的名詞來明確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如“前天”。時間副詞有些表達絕對時制,如“曾經(jīng)”,一些表達相對時制如“已經(jīng)”。時間短語一般由表示時間的詞附加其它詞語構(gòu)成,包括強調(diào)起點,如“自從”;強調(diào)范圍,如“來”;強調(diào)先時,如“之前”。
2.語法手段。“了”的基本意義是表示動作或事件已經(jīng)完成,若以說話時間為參照時間,“了”能指示過去。參照時間若是句中提供的時間或另一事件發(fā)生時間,“了”表先時意義,而不一定表示過去,如“明天此刻已在上海了”。
一般認為體標記“過”表示過去時。但不絕對,如“等吃過飯,我就來找你。”“過”表示先于某一時間,而不一定過去。
助詞“的”在特定的位置有指示過去時間的作用,如“四虎子是三月里結(jié)的婚”,這個事件發(fā)生在過去。再如“他是由西直門進來的。”“的”為句子標記了事件已發(fā)生,傳達了過去語義。
3.話語手段。漢語中也存在“時間先后順序原則”,通過語序體現(xiàn)?!拔沂窃谒麄儜n愁的低語中醒來的,我不愿說話,我細想昨天上午的事,我聞到屋子中遺留下來的酒氣和腥氣……”
4.動詞類型?!拔艺业絺€相當好的事!” 例句中沒有表示過去時間概念的詞語,也沒有任何語法標記,但我們能明確地感覺到事件發(fā)生在過去。這類蘊含過去時間語義的動詞基本都屬于達成類或完結(jié)類。因為該類詞的特征是有界,Smith(2015)提出的語用限制說明無標記的有界事件標示非現(xiàn)在時間,而簡單性原則又將時間定位于過去,因此這類有界的動詞標記過去時間。
四、異同分析
詞匯與話語手段是英漢語共同點。此外兩者都遵循話語的時間先后原則。這些相似性印證了語言的共性。
英語表現(xiàn)時間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形態(tài)。而漢語卻由于缺乏這樣的變化,需要依靠體標記、時制助詞等標記時間。兩者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英語和漢語的時態(tài)庫藏不同。庫藏是指特定語言系統(tǒng)或某一層級子系統(tǒng)所擁有的語言手段的總和。假如某種范疇語義由語法化程度高或句法功能強大的形式手段表達,并且成為該手段所表達的核心語義,該范疇便成為該語言中顯赫范疇。形態(tài)手段在強制力、語法化程度、使用頻率、能產(chǎn)性上均強于句法手段與詞匯,其擴張力和適用域也更廣,是顯赫庫藏,使得詞匯、話語等成了輔助手段。漢語沒有形態(tài)標記只能借助體助詞、詞匯甚至是話語等迂回的方式來標記時間,因此在強制力上顯然弱于英語的形態(tài)標記。那些手段都可以被取消。
五、結(jié)語
英語主要依靠動詞的屈折變化來表達過去意義,而以詞匯和話語為輔助手段。而漢語則是主要通過詞匯手段、體標記以及時制助詞、話語和動詞類型來表示時間。兩者時間表達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各自的語言庫藏不同。英語存在時范疇因此有形態(tài)變化作為強制手段,而漢語僅有體范疇,根據(jù)物盡其用原則,漢語只能用體標記、詞匯等非強制手段表達過去時間,有時還須依靠話語、語境的制約。
參考文獻:
[1]Klein,W.How Time Is Encoded[A].In Klein,W.,Li,Ping(eds.). The Expression of Time[C].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9:39-81.
[2]Smith,C.S.& Mary,S.Erbaugh.Temporal Interpret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J].Linguistics,2015(43):713-756.
[3]高名凱.漢語語法論[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6.
[4]李鐵根.“了”、“著”、“過”與漢語時制的表達[J].語言研究,2002(3):1-13.
[5]劉丹青.語言庫藏類型學構(gòu)想[J].當代語言學,2011(4):289-303.
[6]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