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密洛陀古歌》中喪葬、祭祀禮儀的精神文化

      2017-08-04 17:35:17王帆
      北方文學(xué)·上旬 2017年12期
      關(guān)鍵詞:祭祀精神文化

      王帆

      摘要:《密洛陀古歌》是布努瑤民族文化、歷史的著作,記錄了布努瑤的物質(zhì)文化,也承載著整個瑤族的精神文化信仰,是布努瑤獨特的民族文化的展示。本文在對布努瑤的喪葬、祭祀禮儀作了歸納介紹的基礎(chǔ)上,挖掘出整個民族崇拜祖先、敬畏生命等精神文化。

      關(guān)鍵詞:密洛陀古歌;喪葬;祭祀;精神文化

      中華民族素以“禮儀之邦”而聞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禮儀凝聚著代代炎黃子孫的 生存智慧。季節(jié)的更替以及人類的生死讓生命變得更加厚重,人類帶著虔誠之心來對待人生的每一個重要階段。人從一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中所必須要經(jīng)歷幾個重要階段,出生、成人、婚嫁、死亡,在某階段要舉行一些具有儀式化的行為過程,將個體生命加以社會化的程序規(guī)范和階段性標(biāo)志,這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何種禮儀方式,都會與“社會組織、信仰、生產(chǎn)與生活經(jīng)驗等多方面的民俗文化交織,集中體現(xiàn)了在不同社會和民俗文化類型中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價值觀?!彼哉f人生禮儀是確定人的社會存在和發(fā)展變化的階段性標(biāo)志,人類與我們生存的社會產(chǎn)生聯(lián)系最直接的儀式方式就是通過這些禮儀確立的。

      生、老、病、死是一個人必須要經(jīng)歷的人生體驗,生是一個人進入社會的開始,那么死也就意味著人結(jié)束了一生,脫離社會。但是中華民族是受靈魂不滅觀念影響很深的,絕大部分中華兒女都會存在靈魂在人死時是離開肉體繼續(xù)活著的觀念,所以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結(jié)束,而是另一種人生的開始。在這個階段,喪葬、祭祀這些禮儀是不可或缺的,布努瑤的喪葬、祭祀禮儀在傳承中雖然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但是依然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蘊含著布努瑤的歷史底蘊以及文化內(nèi)涵等。

      布努瑤是一個遷徙頻繁的民族,每個民族的遷徙都是迫不得已的舉動,即使扎根在新地域幾百甚至上千年,依然會對祖先最早的居住地留有深刻的感情,生時無法回去,死時要求魂歸故里。這種落葉歸根的思想在上千年前的布努瑤人頭腦中就已扎根。在古歌中記載,在密洛陀死后,九大武神要將她的亡靈送回她的出生地。布努瑤人在喪葬儀式中會反復(fù)念誦密洛陀的神跡和遺訓(xùn),千百年來,瑤族人故去,人們要點燃火把將尸體送往陰間,要讓布努瑤的道公巫公將亡靈從陰間請回陽間,瑤族人一路唱著送行的喪葬歌曲,將死者的靈魂沿著祖先遷徙的道路,一步步地一直送到布努瑤的發(fā)源地,跟祖神在一起生活。在布努瑤人的眼中,人死以后肉體離開,但是人的靈魂還在,他們非常重視喪葬習(xí)俗,馬昌儀曾提到過“人死有三魂,一個歸祖,一個附祖靈牌,一個留守焚場墳地。”布努瑤族的習(xí)俗也是在人死后將其歸祖。從這個方面來說,其實布努瑤把喪葬禮儀看作是人一生的再次轉(zhuǎn)形,對于他們而言,認為人的死亡并非結(jié)束,而是對生命起點的一種歸返。對祖先的感情歸宿不僅僅只有布努瑤民族才有,包括漢族在內(nèi)的整個中華民族都會有,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大原因。喪葬本身其實就是一種告別,生者通過這樣一種儀式表達對已故之人的情感,也體現(xiàn)了一種對亡靈的指引,也體現(xiàn)了布努瑤人對死亡困頓的超越和升華。從瑤族人極為重視喪葬儀式的整個過程中可以看到他們對密洛陀的追憶,對祖先的追思,同樣喚起瑤族子孫對宗族歷史的記憶,可見瑤族是一個慎終追遠、不忘根本的民族。

      祭祀禮儀是當(dāng)今社會人類最為普遍的一種祭典形式,只是因為不同民族的特有文化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禮儀性活動。一個民族是否成熟、是否具有民族凝聚力,其實從他們的祭祀禮儀中就可以反映出來。布努瑤和其他民族一樣,是非常重視祭祀禮儀的,這個有著強烈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觀念的民族,祭祀活動尤為頻繁。在《密洛陀古歌》的記載中多次出現(xiàn)祭祀的場景,布努瑤人民會祭祀祖先,報祖先開創(chuàng)天地、養(yǎng)育族人。懷孕的時候也要祭拜鬼神,表達敬畏之際祈求腹中孩子的平安。在密洛陀重病纏身時,眾人祭拜鬼神,讓鬼神修補密洛陀的“生命橋”,“娘才完油,娘才完肉,備祭品來補糧,備祭品來補米,生娘才多,備祭品修橋生娘。”在生命將要結(jié)束之際,密洛陀仍然要告訴族人要祭拜她,以祈求族人平安。

      在祭祀儀式中,以“祭密洛陀”最為隆重。密洛陀在瑤族眼中是創(chuàng)造了天地、日月以及萬物的祖先,把它當(dāng)作自己民族的始祖母而歌頌,在布努瑤人眼中她是神圣和不可替代的。在古歌中最后一章“祭密洛陀”中記載,“密本洛西生于五月天廿五日,密陽洛陀完命于五月天廿五夜,日今是娘變成鬼在床,夜今是娘變成鬼在鋪.....五月天廿九日,送娘到宮祖先,五月天廿九夜,送娘到宮祖先”,因而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二十五至五月二十九日,是瑤族紀(jì)念創(chuàng)世始祖密洛陀的節(jié)日,“密洛陀之祭”便成了世世代代布努瑤子孫最大的祭祀活動。布努瑤人民重視生命,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用這些富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儀式來演示出來。祭祀禮儀的表現(xiàn),一般是布努瑤民歌、舞蹈以及民族樂器的結(jié)合。在密洛陀的遺囑中記載“備香火,背大鼓,背小鼓......幾日幾到山去宴娘,幾日幾到山去宴娘......做舞宴娘,娘就讓人去成人”,一直到現(xiàn)在,布努瑤的男男女女要聚集在一道山上,通過燒香、供食、敲打銅鼓、跳舞、唱歌等形式舉行祭祀活動,接待神靈。

      密洛陀是布努瑤供奉的創(chuàng)天地、造人類的始祖母,瑤族人民在世世代代的斗爭中,從密洛陀的品質(zhì)、精神中獲得教育、鼓舞和力量。在遠古時期,人類包括布努瑤這個支系,他們認為自然界是有主宰者,有“神界”的存在。因此,他們通過祭祀密洛陀這種獨特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用最古樸、自然的方式,進行與自然地交流,寄托他們的希望?,幾迦藗儚募烂苈逋又畜w會到了密洛陀的創(chuàng)世精神、祖先們的歷史知識、生活習(xí)俗、倫理道德等的教育。

      從科學(xué)的角度來看,生老病死等人的一切經(jīng)歷都是人類的生理現(xiàn)象,與神靈鬼魂無關(guān),但原始氏族包括布努瑤支系把這些都看作是神靈主導(dǎo)的結(jié)果,為得到保佑,在人成長的許多重要階段,他們要不斷地舉行各種儀式活動。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文化,他們從古老的部族一步步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規(guī)模,支撐他們的精神信仰就是“洛陀給我們有創(chuàng)造的精神,洛西給我們有進取的信念。她在萬難中創(chuàng)大業(yè),她從困苦里起家園。她闖過無數(shù)坎坷,她遇見無盡禍患。她沒有叫我們回頭走,她沒有喊后代原地站?!边@種精神文化都蘊藏在布努瑤的人生禮儀中,從布努瑤的喪葬、祭祀禮儀中能看出整個民族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整個民族對祖先密洛陀的崇拜,中華民族的落葉歸根、靈魂不滅等這些精神文化都是布努瑤千百年來一直信奉的。布努瑤的喪葬、祭祀禮儀是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現(xiàn)象,也許它會隨著社會的變遷以及時代的變化而變異,也許會在某些方面會受到外來文化的沖擊,但是儀式中固有精神文化以及價值體系是不會改變的,包括布努瑤民族的圖騰崇拜、祖先崇拜、宗教儀式等。《密洛陀古歌》作為布努瑤民族文化存在的意義不僅能使后來人對追溯這個民族起源、發(fā)展有跡可循,更為重要的是讓后人在其中領(lǐng)悟到瑤族的文化歷史傳統(tǒng)以及所蘊含的瑤族人獨有的精神文明。

      注釋:

      鐘敬文.民俗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化,1998.156.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195.

      張聲震.密洛陀古歌[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2969.

      張聲震.密洛陀古歌[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3120.

      張聲震.密洛陀古歌[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3136.

      藍懷昌,藍書京,蒙通順?biāo)鸭g整理:《密洛陀》[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8.311.

      參考文獻:

      [1]鐘敬文.民俗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化,1998.

      [2]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3]張聲震.密洛陀古歌[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

      [4]藍懷昌.藍書京.蒙通順?biāo)鸭g整理:《密洛陀》[M].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8.endprint

      猜你喜歡
      祭祀精神文化
      構(gòu)建學(xué)校道德文化 讓德育潤物細無聲
      新時期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的思考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02:48
      立人教育成就教師的本土化發(fā)展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7:09:49
      試論《蛙》中的民間文化
      群眾文化美術(shù)工作開展策略探討
      淺析如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shè)工作
      淺析《九歌》祭祀與戲曲之關(guān)系
      淺析高校校園文化建設(shè)的問題及對策
      紅山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明起源之路
      辰河高腔傳承譜系與科儀
      藝海(2015年3期)2015-08-27 14:39:40
      汝州市| 微山县| 连云港市| 嘉定区| 电白县| 呼伦贝尔市| 九江市| 托克逊县| 随州市| 南岸区| 泾源县| 天长市| 大新县| 平利县| 衡水市| 车致| 嘉兴市| 高唐县| 曲沃县| 肃南| 浦江县| 囊谦县| 贵德县| 葵青区| 巨鹿县| 图们市| 洛阳市| 富蕴县| 伊宁市| 揭东县| 芦山县| 营口市| 庆阳市| 普洱| 周口市| 长兴县| 渝北区| 深泽县| 沙洋县| 阿荣旗|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