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小學
合作學習的實施者是伙伴,所以伙伴學習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條件,我們在體育教學中要求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成為他們學習的伙伴,在分享學習經(jīng)驗,共同學習的同時,學會了交流,也擺脫自我為中心的狹隘意識,隨之,學生的交往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等都得到同步的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的伙伴制,符合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學生結成小伙伴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從而擴大自己的學習空間。在伙伴合作中技術、道德、創(chuàng)新能力等得到有效進步,所以學生學習伙伴模式是學生合作學習的重要形式。那么,我們在具體的教學中如何運用伙伴制幫助學生成長呢?
一、任命組長結對學習
有一次六年級的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是籃球行進間上籃(第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接球,我進行了專門的教學,由一個學生拿球靜止,其他同學輪流進行起跳后接球上籃,再過渡到自運球上籃。當我示范講解后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時,有幾個學生表示不愿意練習教師布置的這個動作,竟然不按教師的要求,在自己進行隨意的投籃,引得另外幾個學生跟他一起玩,當我對他們進行制止時,他竟然反駁說:“我已經(jīng)很早以前就學會了行進間運球上籃了,更沒有必要練習跨步接球了,那么簡單!”此時,我一想,這位同學說的也對,轉而一想,何不發(fā)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起到帶頭作用帶領其他同學一起學習呢?于是,我將全班同學集合起來,讓剛才這幾位學生演示行進行投籃動作,當然,他們的表演獲得了同學們的稱贊。我將全班同學分成6個小組,把這幾個表演的同學分到這六個小組中擔任小組長,更是他們的小教練,輔導其他同學的技術動作練習,為鼓勵他們,在快要下課時給他們幾個小組組織了一個小小的測試,看看哪個小組的學員進步快。分組練習后,由于小教練與其他同學結伴學習,對其他同學的學習起到了促進作用,發(fā)現(xiàn)問題時能及時得到糾正,解決了教師忙不過來的現(xiàn)象。在這種以學生結伴學習,以優(yōu)帶頭結伴學習的方式適合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體能動性,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加培養(yǎng)班級的優(yōu)秀人才,讓他們擔任同伴學習的指導者,在集體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意識。
二、伙伴互助一起進步
在水平三的教材中有原地雙手頭上前拋實心球的教學內容,但是標準的實心球重量是2公斤,在實際的教學中,雖然學生做徒手動作時能做出標準動作,但是一旦手持實心球練習時,學生便不能做出正確的動作,動作變形嚴重,主要是小學生力量小,實心球太重,雖然能做標準的徒手動作,但持球后由于手臂力量不足、腰部力量不足,無法支撐實心球的重量,導致動作的變形,由于此原因,學生在實際的練習為只好應付完成任務,按照自己的意愿亂扔一氣。我將些問題看在心里,靈機一動改變了教學策略,利用伙伴互助的方法進行教學,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以3人為一組自由結合,一1人練習時,另外2人對其進行保護與幫助,重點來支撐其腰部,以利于在投擲時能用上腰部力量,解決了腰部力量不足的問題,使學生順利的完成學習任務。這種伙伴互助學習方式更加注重學生之間平等的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互動互助,明確每個學生的合作學習任務,清楚自己所擔任的角色,各司其職,避免合作無效或者扎堆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三、建立長期的伙伴關系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鍛煉,教育部門加強了對體育教學的管控,針對近幾十年學生體質不斷下滑的不良現(xiàn)象,更加重視對學生的體能練習,新課程標準中也提出了終身體育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特別是學生在耐力素質方面由于受身體條件的限制,有些學生很難達到及格的標準,但也有一部分先天的影響,他們也能遠遠超過滿分要求,這兩部分學生在實際的體育鍛煉中則出現(xiàn)了水平好的不愿意多練、水平差的不肯練習的不良現(xiàn)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采用了長期師徒結對的伙伴學習方式,讓水平高的學生當師傅,每個師傅可以帶一到兩個徒弟,在進行耐力練習時,師傅與徒弟一起跑,在徒弟單獨練習時,師傅要加油鼓勵自己的學生,在單元測試或者期末測試時,當師傅的同學可以免試,但前提是,自己所帶的學生一定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提高了師傅的責任心,他們盡心盡力地幫助其他同學,練習情況明顯有好轉,再也沒有出現(xiàn)學生偷懶的現(xiàn)象,同時水平高的學生在陪練習時也較有興趣地完成學習任務,耐力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學生之間長期伙伴合作,不僅提高了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加強了他們之間的溝通,培養(yǎng)了社會適應能力。但是,傳統(tǒng)上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只對學生個人知識的堆積,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學生學習的知識得不到實踐與運用,這是教育所不允許的,也不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既然建立了長期的學習伙伴關系,其相應的評價也應該注重長期性,把對學生的成長情況及時評價,并記錄于成長記錄袋中,對學生不同時間的評價進行對比,從中找出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生的長期伙伴關系應該是動態(tài)的,而且每個學生在技術上有所不同,特長也不同,在這個項目中當徒弟的同時也可以在另一個項目中當師傅,讓他們明白,一項成績不好不一定代表其他成績也差,要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與缺點,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點,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好成績不要驕傲,壞成績不要氣餒,在相互學習中不斷進步,爭取更好的成績。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成長伙伴制進行課堂教學,是學生合作成長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在教學中做一個有心人,根據(jù)教學情況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運用此方式,并不斷調整,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