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色彩基礎知識與水彩靜物是美術學院的基礎課程,是學習色彩的基礎知識,學習水彩表現(xiàn)技法的重要手段。為了提高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認知能力,加強色彩的基礎知識;重視造型能力,提高水彩技法的表現(xiàn)能力,必須對本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色彩基礎 水彩靜物 水彩技法 教學改革
色彩基礎與水彩靜物,是美術學院繪畫專業(yè)的一個基礎課程,是提高色彩的表現(xiàn)能力,感知色彩的藝術視覺;是體驗、學習水彩表現(xiàn)技法的關鍵課程。無論是自然界,還是我們所畫的靜物的色彩,都應該是絢爛的、美妙的。有時候沉穩(wěn)、凝重,有時候溫婉、華美,有時候熱情奔放。這些都是色彩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都是水彩這個繪畫形式帶給我們的美的享受。色彩的傾向性,可以是客觀的描述,還可以是主觀的釋放,最重要的是對所畫的物象的深層思考?,F(xiàn)在的教學中,學生的作品呈現(xiàn)出的是畫面平淡,沒有繪畫的熱情,當然也很難達到美的享受。因此,教學改革,事不宜遲。
一、色彩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色彩的基礎知識薄弱
有的人說,畫色彩,畫水彩靜物,主要注重畫面的色彩效果。但實際上,很多學生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和讀懂其中的道理和寓意。靜物表面上看似簡單,一切可以擺放的物品,都可以當靜物寫生。但是靜物表象的背后,卻有好多深奧的繪畫語言。通常的靜物擺設,是一些看上去有個性的物品,比如草繩、麻繩、車輪、石磨、掛鐘、電話等,襯布一般都是灰色的、褐色的等。固然是有特色的,但是如果總是擺放這些物品,勢必產生審美疲勞。雖然老師講解了色彩的基礎知識,但是,在實際寫生中,并沒有太大的提高。
(二)塑造的能力欠缺
雖然說,色彩的練習,造型就顯得弱些,不需要太好的造型能力。很顯然,這是不正確的看法。既然是色彩基礎課,就要注重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為后者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F(xiàn)在的很多作品,看上去含糊其辭,塑造的能力,嚴重不足。一個是塑造的語言缺乏,一個是色彩的語言乏味。
(三)水彩的表現(xiàn)熱情、技法不足
在升入美術學院之前,大部分學生已經習慣了水粉顏料的使用特性,熟悉了水粉顏料的表現(xiàn)手法。因為水粉顏料的特性是有覆蓋力的,畫錯了,可以修改。進入大學之后,改用水彩顏料表現(xiàn)色彩,還有很多的不習慣。因為水彩的顏料特性是透明的、沒有覆蓋力的,是不可以來回修改的。對于有些習慣來回修改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在開始的學習中,會有抵觸情緒。在繪畫的過程中,沒有繪畫的熱情,沒有表現(xiàn)的欲望,沒有技法的表現(xiàn)能力。
二、教學改革趨向
(一)強化色彩的基礎
可以這樣說,大部分人都喜歡畫色彩,不喜歡畫素描,因為色彩是豐富的??捎幸粋€普遍的現(xiàn)象就是,雖然喜歡畫色彩,但是,色彩的基礎知識必須加強。在擺放靜物的時候,要多擺放一些有視覺沖擊力的色彩,擺放的主題物要有美感,擺放一些瓜、果、梨、棗等水果,擺放一些顏色明亮的、色相純度相對大些的襯布等,增加難度,促使學生喜歡這個靜物,喜歡去畫,想去表現(xiàn)。除此之外,再講解色彩的理論知識,講解水彩的理論知識等。在繪畫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教學,必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重視造型能力
學習色彩、用水彩表現(xiàn)物象的目的是,表現(xiàn)出物象的美感,表現(xiàn)出物象靜中有動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出物象的生動性、鮮活性,以及水彩的味道。重視造型能力的培養(yǎng),將有助于色彩表現(xiàn)力的提升,有助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有的人會說,你看那些大師的作品,那么抽象,也沒看出畫的是什么。但是我們要說的是,大師的早期作品,造型能力是非常強的,即便是抽象作品,也不是空穴來風,是有很強的藝術感覺的。由此可見,重視造型能力,非常重要。
(三)加強對水彩的認知和技法表現(xiàn)能力
一個人習慣的養(yǎng)成,是很難打破的,重要的是要轉變思想。在學習色彩初期,更多的人選擇了水粉顏料。水粉顏料的可修改性、可覆蓋性,讓他們樂此不疲,在這個怪圈中不能自拔,缺乏了對物象敏銳的、迅速的捕捉能力,缺乏了對物象的表現(xiàn)能力。久而久之,養(yǎng)成了惰性,藝術的敏感性喪失殆盡。改進的唯一方法就是讓學生喜歡水彩顏料,喜歡水彩的語言,認識水彩顏料的藝術感覺。從心底涌出的最真摯的情感,是繪畫所必備的,表現(xiàn)能力是培養(yǎng)出來的,是需要提升的。只有強化了水彩的認知能力和技法表現(xiàn)能力,才能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無需太多的語言,一個好的水彩靜物作品,是血肉豐滿的,是感動人心的!色彩基礎的練習,為水彩靜物的塑造提供了理論依據(jù);水彩技法的表現(xiàn),為色彩基礎知識的呈現(xiàn)提供了最大的可能。色彩與造型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由此可見,色彩基礎與水彩靜物課程的教學改革,是必然的。
參考文獻:
[1]許海剛,劉壽祥.水彩靜物[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2]楊云龍.水彩畫[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周詩成.水彩畫表現(xiàn)技法[M].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2.
(作者簡介:楊曉霞,女,沈陽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版畫教學與創(chuàng)作)(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