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全體和個別相結合,既要考慮全體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關注個體之間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設計時,教學內容和教學素材的選擇要具有普遍性,要來源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 心理 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048-01
根據教育部發(fā)布的心理健康總綱來看,心理健康的整體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得他們具有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為了達到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許多學校紛紛開展了多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旨在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素質教育。但是從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的現(xiàn)狀來看,心理健康教育課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最根本的原因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師無法真正掌握開展教育課的設計原則,將心理健康課當成傳統(tǒng)課程來授課,導致心理健康課成為了心理學知識的教育課,失去了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置的根本目的。
許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設置是按照傳統(tǒng)課程的時間來設置的,學生沒有自主權和控制權,教學活動是由教師發(fā)起和推動的,學生僅僅是課程的參與者,不是課程的主導者,任課教師也沒有過多的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心理健康教育課形同虛設,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和教育部要求以及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初衷相背離。
心理健康教育課初衷是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體現(xiàn)了對人的精神關懷,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學生的心理上,而不是心理學知識的學習上,從實際出發(fā),對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心理進行關注和關懷,這對于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下面來介紹設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基本設計原則。
一、一致性原則
在設置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課之前,教師需要設計一個初步的教學大綱,圍繞一個主要的目標對學生展開教育,圍繞整體的教學目標開展各項活動,為了遵循一致性原則,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設置時充分考慮到以下的問題:第一,通過本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學生可以收獲到哪些知識,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否有積極作用;第二,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的設計怎樣才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細節(jié)應該如何把握;第三,當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逐步清晰時,教師需要對教學效果進行預估計,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否使學生獲益,是否需要前期鋪墊,教學活動是否需要進行改動等等問題都需要教師進行掌握,避免出現(xiàn)缺乏實踐意義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現(xiàn)象。只有這些問題都得到解決,才能夠保證教學活動目標的一致性,學生才能夠專注于課堂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情感,層層深入,突出教學的重點,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二、普遍性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全體和個別相結合,既要考慮全體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又要關注個體之間的差異,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設計時,教學內容和教學素材的選擇要具有普遍性,要來源于高中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貼近學生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選取的內容要符合高中生的發(fā)展,集中體現(xiàn)高中生的需求,從日常細節(jié)出發(fā),而不是找尋具有極端性的案例進行學習,這樣很可能會起到反作用,引起學生的排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要以高中生的心理為主,要在學生感覺身心愉快的基礎上,和學生一起分享和體會,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收獲的總結,從而促進心理成長。這樣才能達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初衷,引導高中生有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做好學生人生路上的心靈導師,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趣味性原則
眾所周知,現(xiàn)如今的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課程學習緊張并且面臨著升學壓力,所以一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起到讓學生放松的目的,使學生放松自己緊繃的神經,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課枯燥無味,或者和傳統(tǒng)課程無異,從側面給學生增加了無形的壓力,那么會嚴重阻礙學生的發(fā)展,所以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要具有自己課程的特色,需要著重和傳統(tǒng)課程區(qū)別開來,有趣的課堂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幽默有趣的課堂互動才能夠讓學生暫時忘記學習上的重大壓力,身心得到放松,壓力得到緩解。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能盲目的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要根據課程設計的原則,圍繞課程目標努力使課堂變得充滿趣味。
四、知識傳授性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課開展的依據是心理學知識,但是并不僅僅指心理健康教育課要單純的傳授心理學理論知識,心理學知識具有高深的理論,有些知識需要反復的推敲,對于高中生來說,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不是培養(yǎng)專業(yè)的心理學人才,所以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只需要在我們設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積極參與課程活動,深入體驗,得出自己的收獲即可。這也要求教師在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時,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而不是心理學概念的講解,要淡化心理學理論知識,對于高深的理論一帶而過,著重于學生情感的體驗與收獲。將心理學教學理論作為授課的理論支撐,注重心理學原理在中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簡單概括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設計的基本原則,希望這些教學原則能夠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展起到一定的作用。教育部大力倡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注重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著重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高中階段學生具有很大的升學壓力,極有可能出現(xiàn)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希望學校開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向著積極、樂觀的狀態(tài)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