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志華
教師嚴守黨章 夢想才會飛揚
◎ 薛志華
自從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深刻認識到教師嚴守黨章黨規(guī)、規(guī)范自己日常言行,是做合格黨員、爭當教壇先鋒的基本要求。教師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高度自覺,在方法上高度靈活,始終把“四種意識”貫穿于學習、工作和生活全過程,在一言一行中體現(xiàn)教師的風范,時刻樹立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形象。
作為一名黨員,要認真學習黨章,牢記黨的宗旨,不忘初心,樹立責任意識;作為一名教師,既要熱愛本職工作,更要熱愛自己的學生,教師只有愛學生,才能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一切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都奠基于教師對學生的“摯愛”。
記得班上有位學生,天生視力障礙,學習成績不理想,平時孤僻寡言,從不與其他同學玩耍,這樣的性格自然會自暴自棄,弄得家長和老師都無可奈何、束手無策。家長在百般無奈之下,只好又生育一個活潑可愛的妹妹。接班后沒有放棄,多次上門家訪,耐心做好家長思想工作,經(jīng)常找小張談心,講些名人勵志故事;發(fā)現(xiàn)變化及時肯定,若有進步及時表揚;為他添置學習用品,資助生活必需品;放學后陪同學習、完成家庭作業(yè)。老師的關愛猶如暖流,在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孩子臉上開始綻露燦爛笑容,找到了自信,性格也隨之改變,每天都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自覺克服身體上的不足而努力學習,后來終于考取服裝設計專業(yè),現(xiàn)在年薪很高。
“愛到深處情自現(xiàn),責任落實顯成效”。要在每個學生心中撒下愛,并將黨的溫暖均勻撒向每一個學生,讓師愛與責任去成就學生美好的未來,這既是教師職業(yè)的神圣所在,更是教師人格的魅力體現(xiàn)。關愛弱勢群體,是每個黨員應盡的義務,也是黨章賦予每個黨員神圣的使命。
教師要嚴守黨章,必須胸懷坦蕩,擁有良好心態(tài)。心態(tài)是命運的控制塔,心態(tài)決定人生成敗(拿破侖·希爾)?,F(xiàn)代詩人何其芳說,“凡是有生活的地方都有快樂和寶藏”,這是永恒不變的真理,而擁有這個快樂和寶藏的法寶,就是要有良好心態(tài),心態(tài)決定對事物的看法。擁有良好心態(tài),才能牢固樹立積極向善的意識。
首先,教師要有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擁有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勝過擁有金礦。其實人生就是一種態(tài)度,擁有良好心態(tài)的教師,才具有職業(yè)吸引力。教師要擁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微笑和真誠的贊美,使學生感受到巨大鼓舞,同時也使我們和別人配合更為默契。班上有位包同學,語文、英語都很優(yōu)秀,唯獨數(shù)學很一般,這下可急壞家長。她很努力,可怎么努力,也無濟于事。了解情況后,一起分析原因、給予自信,教給一些自我管理和高效學習方法,比如按計劃完成作業(yè)、慢慢看例題、及時整理錯題、隨手做好筆記、及時復習等。學期過去,現(xiàn)在成績正常保持在 96 分以上,與原來的成績相比,提高 20 多分。積極心態(tài)不僅成為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力量,而且也使教師對教育教學和班務管理充滿著希望。
其次,教師要有樂觀的心態(tài)。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需要遇事多從事物好的方面思考,始終懷有這樣一種信念:“我行,我必須行”。擁有樂觀心態(tài)的人,必是陽光的人、熱愛生活的人。當學生犯錯誤時,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而要幫助學生分析所發(fā)生錯誤的原因,用樂觀的心態(tài)去影響學生,想方設法地改變他們。接手的班上有只“燙手的山芋”。同學怕他、躲他;老師厭他、嫌他,但又都無可奈何。他似乎對其他的事都不感興趣,而偏偏喜歡搞“惡作劇”,比如課堂上常說令人意想不到的話,引得哄堂大笑,對老師的批評則是“臉不紅,心不慌”,表現(xiàn)出無所謂的樣子,有時還與老師作對。當學生有了情緒時,教師沒必要分辨情緒的對錯,而需要改變交流方式,用自己樂觀的心態(tài)、教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他們,把學生負面情緒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教學實踐表明,他的“惡作劇”真就沒了,而且學習比以前用心,課余還能樂于助人。
激情創(chuàng)造未來,心態(tài)營造今天。若每天都能帶著陽光的心態(tài),締造陽光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那么對學生來說,教師就是心中的太陽。誰不愿生活在陽光麗日之下?哪個學生不喜歡能帶來快樂和光輝的老師呢?教師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也就擁有教師職業(yè)的吸引力,讓自己的心態(tài)成為改變學生的力量,才能更好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zhì),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敝挥袑W習型的教師,才能不斷充實自己,才會找到職業(yè)幸福感,享受教書育人的樂趣,更好發(fā)揮共產(chǎn)黨員的標桿作用。
做最好的自己,需要勤奮苦學。經(jīng)濟學家王亞南為了有時間去讀書,把床腿鋸去一截,夜間每當睡夢中翻身,床就向短腿方向傾斜或搖動,以此提醒自己抓緊讀書,由此可聯(lián)想古代孫敬頭懸梁、蘇秦錐刺股,以及匡衡鑿壁借光。正是勤奮苦學,取得屬于自己的成功,創(chuàng)造僅屬自己的輝煌,成就最好的自己。
歌德說,“人不只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教師更要從自身做起,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同時要學習多學科知識,讓自己由單一學科的教師發(fā)展為全面型的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不斷提升職業(yè)技能與職業(yè)吸引力。
教師從事的是依靠自己的愛心、品德、學識、智慧和教育藝術,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特殊職業(yè)。若要在學生面前始終保持“教育勢能”,教師就必須與時俱進,在認識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的過程中,不斷超越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成就自我。因此,教師黨員超越自我,是教師角色認同的自覺行為,是教師專業(yè)精神的充分體現(xiàn),是教師職業(yè)生命的魅力所在。
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和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只有師德高尚的教師,才會律已、愛崗、愛生和敬業(yè);只有師德高尚的教師,才更有人格力量。教師的人格力量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精神財富。因此,高尚師德是教育教學中最根本和最有價值的課程資源,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和最深遠的教育。要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不斷加強師德修養(yǎng),把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發(fā)展及學生的成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要勤于修煉、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在教會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促使學生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做最好的自己,同時要做讓家長滿意和放心的教師。
教師要有深厚專業(yè)知識和堅實教育教學能力。
新課程改革對廣大教師提出教育專業(yè)工作的要求,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積累專業(yè)知識是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的基礎,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是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教師科研能力的核心。教師要有深厚專業(yè)知識和堅實教育教學能力,才能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更加細膩、靈活地處理教材,以及選擇更為恰當?shù)慕谭?,由此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
教師要善于獨立思考,保持豐厚學養(yǎng),做善于研究的“研究生”。教師的成長和發(fā)展離不開自我反思和潛心研究。反思能促使教師在自我覺察中尋找到自我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而專業(yè)成長又會促使教師享受到教育帶來的幸福。若能這樣,就不再滿足于作為知識的傳聲筒或教材的揚聲器,而是把自己當成有思想、見解、獨立判斷和決策能力的人,時時關注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處處搜集教育教學反饋信息,持之以恒地進行教學實踐與研究,并又將研究成果用于實踐;若能這樣,才會在不斷實踐、反思與研究中獲得新生,把教學研究視作推進教學技能提升的動力,由此定能取得更出色的教學成果,更好地引領學生成長。
教師要堅持教學創(chuàng)新,勇于超越。教師要想讓學生喜歡,不僅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更要不斷超越自我。教師的工作是教書育人,要時刻關注學生主體,要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原有知識水平、接受能力以及地域環(huán)境等,認真分析并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要在吃透教材、熟讀備課之后,對教材教法要有所創(chuàng)新。因為教材的解讀不是一直不變的,教師的每次授課也不是機械講授;教師在每次講授之后,都要有新的體會或感悟,并及時記錄和整理下來,形成教學中有價值的新資源。求真、創(chuàng)新需要從平時點滴做起,教學創(chuàng)新要從實際出發(fā),打破原有框框,標新立異、超越現(xiàn)實、發(fā)展自我,最終達成超越自我。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生也是這樣的。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只有嚴守黨章,才能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只有嚴守黨章,才能讓人生更精彩。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人生,唯有讓自己成為改變的力量,才能讓生命閃光,才能讓夢想飛揚。
(作者:江蘇省如東縣曹埠鎮(zhèn)曹埠小學高級教師)
[責任編輯:嚴加紅]
G 451.6
:C
:1673-9949(2017)07-00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