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良生
【摘要】受限于地區(qū)經濟的差異化,音樂教育的地區(qū)差異也越來越明顯,各地方的音樂教學現狀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邊遠地區(qū)、農村地區(qū)的小學音樂教育。文章以羅定市為例,首先介紹了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指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分析了這些問題形成的原因,最后闡述了相應的改進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現狀;對策
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的均衡發(fā)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其中,音樂教學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審美能力。然而農村小學由于位置偏,設施差,師資力量短缺,音樂教育質量較低,亟需開展教學改進工作。本文立足于羅定市的農村小學,對音樂教育進行詳細探討。
一、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的現狀
羅定市是廣東省轄的縣級市,位于廣東省西部,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沖,也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居民以漢族居多,少數民族有17個。以2012年的數據為例,戶籍人口共計123.24萬,擁有中小學校291所,包括中學38所、小學253所,共計小學生84754人。羅定市在全面積極推進新課程改革實驗的基礎上,加大了在音樂教學上的投資,音樂課和課外活動形式多樣,教學多媒體得到普及和應用。但對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發(fā)現,教育發(fā)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以羅定市城區(qū)、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村各小學為研究對象,其中抽查小學5所,音樂教師10位,通過實地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音樂教育現狀進行分析,結果如下:第一,10位教師均有教師資格證,其中9位在編,1位不在編,6位有職稱,4位無職稱;第二,教師大多畢業(yè)于職業(yè)技術類院校,專業(yè)以音樂教育為主;第三,教師均反映音樂課程偶爾被占用,但多媒體技術應用普遍;第四,音樂設備設施配置不均衡,其中缺少鋼琴的現象較多。
二、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不重視音樂教學
音樂教學本具有較高的學科地位,但在農村小學中,迫于升學考試的壓力,由于音樂學科不會納入考試內容,因此往往被忽視,出現課時壓縮、課時占用等情況[1]。在所有的調查學校中,教師均反映音樂課程存在偶爾被占用的現象。另外,受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對于教材的依賴性強,教學目標大多是要求學生掌握一些理論知識,沒有涉及音樂水平和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
(二) 教學觀念落后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為了追求升學率,教師大多以分數高低來評價學習的好壞。這成為學生高分低能現象的重要成因。調查顯示,學生由于綜合素質低,往往難以適應社會生活。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在錯誤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為了教學而教學,無法滿足學生深層次的需求,而且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長此以往,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三) 教學資源缺乏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經濟條件的約束,羅定市對小學教育經費投入相對不足,在音樂課程上的投入成本更少,體現在教學設施陳舊、缺少現代樂器等方面,導致教師有心無力。有些學校即使聘請了專業(yè)音樂教師,但是由于生活條件差,薪資待遇低,或者沒有編制,往往留不住教師。以調查中的羅平鎮(zhèn)中心小學為例,相比于羅定市實驗小學,音樂教學資源中沒有鋼琴、手風琴,缺少配套音響資料;船步中心小學則沒有鋼琴、收錄機、多媒體系統(tǒng)。
(四) 缺少評價制度
評價制度的缺少,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是對學校的評價。由于沒有完全從應試教育中脫離出來,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不重視音、體、美等學科的教育。其次是對音樂教師的評價。音樂學科不屬于結業(yè)考試或升學考試的范疇,因此在教師評價上學校沒有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2]。再次是對學生的評價。按照新課標中的要求,評價內容包括音樂知識、審美能力、音樂技能等,實際評價則是教師一筆帶過,將重點放在了語、數、英等課程上。
三、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問題的形成原因
(一)教育體制因素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素質教育有名無實。針對農村小學的調查發(fā)現,音樂課程容易被其他學科擠占,學生要么上自習,要么上其他課程,音樂教師沒有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學校在教師招聘、職稱晉升、評優(yōu)評先上存在偏差,音樂教師資源嚴重缺乏。
(二) 教學管理因素
農村小學在音樂學科上的設施和資源本就不充足,雙休日特長班的開設,不僅沒有彌補教學上的不足,反倒成為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自習室,這和最初開設目標相違背。另外,音樂教師的地位低,即使學校配備了完善的設施,教師也不愿去農村任教,導致音樂課程被其他課程擠占[3]。另外,從教師的畢業(yè)院校和專業(yè)來看,多數是職業(yè)技術類院校,而且以??茷橹?。
(三) 家庭教育因素
從家長的角度來看,我國家長普遍存在望子成龍的思想觀念。為了讓學生取得好成績,就會忽視、打壓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的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反而影響正常的學習效果。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只能將精力全部放在語、數、英學習上,無法接觸到良好的音樂教育。
四、改善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重視程度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體現在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樹立正確價值觀上,透過優(yōu)美婉轉的旋律和曲調,成為培養(yǎng)人才、塑造人才的一種手段。因此,全社會都應該高度重視音樂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錯誤的認知,真正提高音樂學科的地位。具體到教育部門和學校,應該積極轉變觀念和認識,處理好主課和音、體、美課程之間的關系,避免出現課時壓縮、課時占用的現象,為音樂教育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環(huán)境。政府應該堅持教育工作專題會議制度和項目督辦制度,堅持市鎮(zhèn)領導掛鉤聯系制度和獎教獎學制度,切實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待遇。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一方面,音樂教學的開展應該嚴格遵守新課標,在樂理知識、練耳、視唱等內容上,突出民族性特征,以我國各個民族的優(yōu)秀音樂為代表。與此同時,還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選擇積極健康的流行歌曲,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圓滿完成教學任務[4]。另一方面,應該對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多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比如可以組織校內外演唱比賽,在元旦、“六一”等節(jié)日舉辦文藝會演、班級活動等。在這些活動和節(jié)目中,凸顯出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操,實現音樂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 加大音樂設施投入
音樂設施是開展音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教育部門應該加大農村小學音樂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舉例來說,農村小學要想正常進行音樂教學,首先要有一間音樂教室,其次要配備鋼琴、風琴、電子琴、二胡、五線譜示教板等器材,另外還要構建多媒體技術系統(tǒng)。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基本的教學要求,推動素質教育的開展[5]。政府部門應該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將教育發(fā)展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形成政府為主、社會為輔、各界捐助的多元投入機制。
(四)提升教師素質水平
音樂教師素質水平的提升,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6]。一是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要求教師不僅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良好的表演能力,還要樹立愛崗敬業(yè)、負責任的態(tài)度,對音樂教學充滿熱情。二是合理利用現代科技,以多媒體技術為例,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地的音樂類型,在增強興趣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以適應現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三是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這是農村小學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的必要條件,如此能夠減輕教師的生活負擔,使他們將更多精力放在教學上,以保證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羅定市小學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是受到教育體制、教學管理、家庭教育的影響。本文通過調查發(fā)現,教育問題包括不重視音樂教學、教學觀念落后、教學資源缺乏、缺少評價制度等。對此,只有提高重視程度,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加大音樂設施投入,提升教師素質水平,才能推動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素質教育提出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小葉.對農村地區(qū)小學音樂教育的審視和思考[J].讀寫算(教研版),2015,5(21):60.
[2]秦忠強.淺談農村地區(qū)小學音樂教育的出路[J].教育界,2015(35):67.
[3]許楠.城鄉(xiāng)結合部的小學音樂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幾點建議[J].學周刊,2014(21):72-73.
[4]楊瑜艷.淺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之思考[J].才智,2014,(26):18-21.
[5]王樂.農村音樂教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價值與發(fā)展途徑——基于農村經濟發(fā)展的視角[J].農業(yè)經濟,2014(06):103-104.
[6]胡洪.架起一座通往審美藝術的橋梁——淺談如何在音樂欣賞課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