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貞琰
喚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得至關重要。部分學生寫作文沒興趣,甚至出現(xiàn)了怕寫作文,遇到寫作文就頭痛的不良現(xiàn)象。學生沒有寫作文的心理基礎,寫作水平怎么能提高呢?我們必須培育學生作文興趣,激發(fā)學生作文的欲望,才能搞好作文教學。
一、和諧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效果,甚至會成為教育成敗的關鍵。首先要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在一個班級里,學生都是平等的,老師也一樣和學生是平等的,在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如今的中學生似乎有點“愛烏及烏”的情結,如果喜歡一個老師,一定會樂意去做該老師安排的任務,語文老師的作文也不例外。如果沒有和諧的師生關系,語文教學中的作文寫作,無從談起,更談不上“樂寫作”了。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語文教學的前提,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樂寫作”的前提和很重要的因素。
二、認識當堂作文和自由作文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影響
老師要使學生明確作文的目的。明確了目的,我們就得重新認識當堂作文和自由作文對學生作文興趣的影響。通常的觀點,當堂作文比自由作文好。當堂作文對應付考試和模擬訓練,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感性,無疑是有好處的,但不易寫出好作文,學生作文興趣也得不到強化。自由作文時,學生有時間理解所要寫的東西,有時間改稿,寫出的好作文多一些,但對學生來說,時間總是有限的。因此,應把課堂作文和自由作文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作文興趣的發(fā)展。
志趣是興趣發(fā)展的高級水平,是崇高的目的和濃厚興趣相結合的產物。如果學生作文目的明確,又有濃厚興趣,作文就形成了。為了給學生多創(chuàng)造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老師應注意組織一些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志趣。比如成立課外閱讀小組,“習作天地”、“百花園”等,對于好的文章,老師可推薦到校廣播室播送或在各類報刊上發(fā)表。說和寫有密切的聯(lián)系,說好了對寫有促進作用。老師可配合班主任、班干部組織同學舉行“講演會”、“朗誦會”等,這些有益的活動能使學生嘗到寫作升騰的喜悅,以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到精神上的滿足。一旦形成志趣,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就會經久不衰。
三、解決“視野不寬”的問題
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開拓思路,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筆有神、筆奕生輝。開拓學生思維的空間,創(chuàng)設思維活動的氛圍,是思維訓練的基礎、開端。開拓思維是要引導學生打破常規(guī),提出新的屬于自己的見解,另外還要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使作文更具有說服力。思維訓練氛圍的創(chuàng)設可以遵循從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形成遞進。通過設疑,活躍思維。設置疑問、解決疑問是訓練思維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要走入廣闊的生活,拓展思維領域。我們要引導學生對他們身邊的人或事多留心、多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增加社會實踐、開闊視野,拓展活動領域
四、增強學生寫作信心
把每次作文的優(yōu)秀篇目連同評語一同展示,讓學生共評得失,力求從各個方面得到啟發(fā)。對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還推薦到校作文報或一些期刊的中學生園地發(fā)表,使同學體會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寫作也由課內到課外擴展了。這樣,既引導學生更積極地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又培養(yǎng)了良好的寫作習慣,訓練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當寫作不再成為一種沉重的負擔,當學生面對寫作不再大倒苦水,而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時,不但“作文難”會離我們遠去,而且我們會有更多的機會欣賞到學生的生花妙筆,而這些所有的關鍵都是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素,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寫作也因此才有可能成為一種本能。
五、從感悟生活中激發(fā)學生“樂寫作”
融入生活,積累素材?!皢柷牡们迦缭S,唯有源泉活水來。”學生作文,首先要有素材,而素材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文言之無物,沒有時代感,沒有生活氣息,根本原因就在于離開了寫作的活水源頭生活。作文就是把我們身邊的生活寫出來,把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想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利用周末參觀一條街,平時去采訪一些商店鋪面,有條件的計劃在周末有目的參觀就近的各種農家樂或景點。能有所見,再不會寫的學生也會寫出三五百字,只要有了材料,同學間相互學習模仿,相互學習,會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梢杂心康牡臄M一些小題目,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了解生活。寒暑假要求學生務必參觀一個地方,完成參觀游記的文章數篇,一般總字數不少于兩千字。新學期,分小組選代表介紹旅游經歷,再選出優(yōu)秀作文展覽。在小組代表介紹中,高山名川的險峻,荒漠枯原的壯闊,江南水鄉(xiāng)的神韻,三山五岳的雄偉……盡收眼底,一棵小草,一滴露珠,一片落葉,陰天、雨天、晴天;草長鶯飛,潮起潮落……感悟和發(fā)現(xiàn)大自然中的美。
六、要重視學生“讀”與“寫”的積累
任何一項技能都是長期大量反復訓練的結果,寫作亦然,起作為一種生活、知識思想融于一體,感知,思維,表達共同作用的綜合技能,更離不開大量的訓練,量變才能質變,沒有量的保證,就無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1.“讀”的積累。作文教學同樣應加強閱讀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足學生讀的時間,豐富學生讀的內容。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好讀書、會讀書。(1)在課內閱讀中積累。教材所選例文都是經過精心選擇的,這些文章文質兼美,是對學生進行語文文字訓練的好范本。應要求學生多讀多背,重點精彩的段落、課文及典范語句應熟讀成誦。(2)在課外閱讀中積累。教師應在每周為學生安排適當的閱讀時間,指導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加強閱讀指導,提示閱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做讀書筆記。類型可多種多樣,感想型、點評型、摘抄型、綜合型,也可進行知識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可適當加以配畫,點綴,做到圖文并茂,教師要定期檢查并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做到知識共享。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3)加強古詩文素養(yǎng)的訓練。古詩文文質廉美,一般短小精湛,蘊涵著獨到的寫作技巧,語文課程標準就加大了對古詩文閱讀的要求,并推薦了大量的優(yōu)秀詩文背誦篇目。2.“寫”的積累。除每周定期進行大的專項協(xié)作訓練外,應多渠道,多方面,多形式的進行寫作練筆,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誘發(fā)學生的欲望,真正放開學生手腳,因時作文,因地作文,不限內容,不拘形式,言其所想言其無不盡,可長可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