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霞
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有效提問,是實現(xiàn)師生互動和學生互動的重要條件,也是英語教師掌控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提高對于課堂提問的重視程度,要多結合英語講授知識和學生的興趣點采取科學的提問策略,并掌握多種提問技巧,讓課堂提問變得更具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有效的課堂提問,需要做到提問的趣味性、有效性和層次性三個關鍵點,這也是有效集中學生學習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課堂主體意識的關鍵所在。
一、增強英語提問的趣味性
在初中英語課堂上,很多英語教師都知道課堂提問與互動的重要性,也會有意識的某些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與學生進行互動,但是由于教師的問題缺乏趣味性,或者存在設計缺陷,所以學生的參與性不是很強。例如,有的英語教師只是在課堂上進行“是不是”、“對不對”的常規(guī)性提問,很難起到課堂互動的教學效果。因此,初中英語教師的提問設計上,英語教師一定要進行趣味化的處理,讓學生對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更加專注,同時有助于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英語課堂不再枯燥和乏味,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問題教學,通過趣味化的問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有效的引導。例如,在“Flims”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單單純針對教材中的英語知識內容進行提問,學生對于很多英語知識仍舊難以理解,或者提不起學習興趣,此時教師可以在可以上導入一定的“電影片段”,創(chuàng)設去趣味化的課堂教學興趣,然后在電影中選擇一些趣味化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這樣能夠更好的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也會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這對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將會大有幫助。
二、增強英語提問的針對性
有的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過分強調英語知識的灌輸數(shù)量,所以在課堂上預留的提問空間不是很大,即便有一些提問,也是以教為中心的,常常脫離學生的學習需求,或者課堂提問偏離教學主題,讓學生抓不住學習的主要方向,致使英語課堂的提問徒有其表,無法發(fā)揮問題教學的應有作用和價值,也很難實現(xiàn)預期的提問與互動教學成果。對于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提問,是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所服務的,但在本質上時要服務于學生質疑反思精神的培養(yǎng)和英語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時,一定要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主題,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增強課堂提問的針對性,避免教師的自我反問和自問自答,或者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樣的課堂教學才會更加高效。例如,在“School life”的教學中,教師對問題的設計和導入,一方面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創(chuàng)設,另一方面要結合初中生在校園生活的實際進行創(chuàng)設,這樣可以使英語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有效銜接起來,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或進行課堂互動時,會變得更加輕松和自如,減少很多的語言思維障礙,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參與英語課堂互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增強英語提問的層次性
對于初中生而言,雖然在小學學習階段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但是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一味在課堂上進行標準化、統(tǒng)一化的提問是不科學的。同時,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還屬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所以如何讓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至關重要,但學生在這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制定提問方案時,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兼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設置差異化、層次化的問題,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環(huán)節(jié)中來。例如,在講到“At the weekend”的英語可以上,英語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層次化的問題:“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o visited you? /Where did you go last weekend?/ Who did you go with?”面對層次化的提問,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問互答,初中英語教師做好組織引導工作即可。尤其是對于哪些平時發(fā)言較少、學習信心不足、互動熱情不高的學生,英語教師通過層次化的課堂提問,以及組織學生進行自主互動,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習都打開語言思維的限制,積極投入到課堂互動學習中來。
四、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課堂上的有效提問,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但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提問要避免隨意性和統(tǒng)一性,應當在充分調查學情的基礎上,提高課堂提問的層次性、趣味性和針對性,這樣教師才能與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互動,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紅.探析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的影響因素及策略[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11).
[2]孟安萍.課堂互動與語言技能的生成[J].教師.2009(12).
[3]柳娜,李琴,陳文存.英語課堂學生提問的行動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7(06).
[4]于龍,于全娟.課堂提問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作用[J].山東外語教學.2005(04).
[5]徐飛.國內外課堂互動研究狀況述評[J].國外外語教學.2005 (02).
[6]李德顯.師生互動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09).
[7]曾琦.學生課堂參與現(xiàn)狀分析及教育對策-對學生主體參與觀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