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卓童
【摘 要】“體裁教學法”的理論最初來源于語域理論,由Martin發(fā)展使其發(fā)展成為一種語言教學法,后來成為與寫作緊密結合的教學研究熱點,并被運用于語言寫作教學實踐中。
【關鍵詞】體裁教學法語域語言教學
0 引言
“體裁教學法”是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代表人物之一Martin(1993)于1980s提出的語言教學方法。該方法被廣泛的運用于寫作教學。體裁教學法旨在于讓學生對語篇結構有一個深刻認識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jù)對語篇結構知識理解和掌握,自主建構類似的語篇。體裁教學法重點在于教師在英語課堂上,以一篇語篇分析為起點,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具體語篇,如說明文的固定模式,培養(yǎng)學生在創(chuàng)作具體語篇時,要自覺意識地遵循某種特定語篇的約定俗成的創(chuàng)作模式,建構出新的語篇。因此,體裁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更有效地掌握語篇知識,建構自身的語篇創(chuàng)作(Kay & Evans:1998: 309-310)。
在國外,體裁教學法廣泛地運用于語言教學領域。Martin可以說是致力于體裁教學法在寫作培訓中運用的第一人。事情源于Martin有一次被邀培訓一批新招募的員工,要求讓這批員工要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較熟練地掌握商業(yè)寫作。由于培訓的時間較短,為了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Martin在這次培訓中使用了體裁教學法,培訓的結果表明學員們大多掌握了商業(yè)寫作的技巧和模式。之后,Martin還把該教學法繼續(xù)發(fā)展普及,運用于初中,高中的寫作教學中,在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地區(qū)掀起了一場體裁教學法的熱潮。體裁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不同體裁文章的結構和寫作方法,可以給學生提供恰當準確的語言形式,從而避免了知識的模糊性和重復性解釋,提高了學生對語言進行運用和選擇的注意力(Hyland 2007)。
1 體裁教學法的理論由來
體裁教學法的理論最初來源于語域理論,語域理論包括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也稱為語場、語旨和語式(胡壯麟等,2012)。Martin (1984)在這一基礎上發(fā)展了這一理論,并把它運用于語言教學中。他提出體裁—語域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語域是體裁實現(xiàn)的載體,體裁是語域的具體語言表現(xiàn)形式,即體裁可以通過詞匯話語等語篇形式完整呈現(xiàn)具體的語境,特定語境中需要用特定的詞匯和話語進行表達,在這一過程中,語旨和語式受到了語境的約束,也受到了體裁的限制(梁文花,2009)。
2 體裁教學法在教學上的應用
國內(nèi)學者也開始關注體裁教學法,并對其進行了理論和教學實踐的研究。秦秀白(2000)是最早把體裁教學法引進國內(nèi)的學者之一,他最初就體裁教學法產(chǎn)生的理論依據(jù)、優(yōu)點、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對策作綜合性評述。梁文霞(2003)主要探討了在寫作課上如何結合體裁教學的原則,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徐有志等(2007),隨機抽樣80篇英語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引言樣本后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對學術論文體裁的結構、社會功能和認知模式不甚了解,難以有效實現(xiàn)其學術論文的交際目的。葉云屏,閆鵬飛(2010)考察不同體裁類型的寫作任務是否會對學生的四六級作文成績造成波動和影響。在對120份學生作文樣本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在其他相關因素視為等同的前提下,除了記敘文體裁的作文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產(chǎn)生影響外,議論文、應用文和說明文這三種體裁的寫作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會產(chǎn)生顯著影響。姚香泓(2010)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于成果法教學,過程體裁寫作教學法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綜合運用能力、寫作策略、寫作修改、運用體裁能力方面更加有效。張煜,徐世昌(2011)利用網(wǎng)絡寫作語料庫開展寫作修辭與體裁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實驗,經(jīng)過對78名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yè)三年級學生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體裁教學,研究結果表明:修辭寫作和體裁寫作有很大的相關性;體裁分析有助于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提高,其中水平提高最快的是語篇結構,其次是作文內(nèi)容和寫作技巧。
總而言之,國內(nèi)學者對體裁教學寫作法的研究相對于集中在專業(yè)英語領域的寫作提高研究,從教輔工具,學術寫作,修辭寫作等方面進行了實證研究,對體裁寫作的研究僅側重于對體裁和寫作得分關系論證的研究。
【參考文獻】
[1]Hyland K.Genre pedagogy:Language,literacy and L2 writing instructi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7,16(3):148-164.
[2]Hyland K.Genre and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Ann.Arbor,MI: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4.
[3]Kay,H.& Evans,T.D.Genre:What teachers think[J].ELT Journal,1998,52(4):308-314.
[4]Martin,J.R.A contextual theory of language[A].In Cope B,Kalantzis M(eds).The Powers of Literacy: A Genre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C].London:Falmer Press,1993.
[5]Martin, J. R. Language, register, and genre[A].In F.Christie(ed.).Language Studies:Children s Writing, Reader[C].Victoria: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4.
[6]Martin,J.R.Looking out: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genre[J].Linguistics & the Human Science.2014(9):307-321.
[7]Martin,J.R.Writing and Genre Studies[M].Londo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13.
[8]Paltridge,B.Genre,text type and the language learning classroom[J].ELT Journal,1996,53(4):249-55.
[9]李奇,折鴻雁.體裁教學法的理論依據(jù)與實踐[J].外語教學,2003(5):70-72.
[10]梁文霞.因特網(wǎng)輔助英語寫作體裁教學[J].外語電化教學,2003(10):18-21.
[11]梁文花.澳大利亞學派“體裁教學法”的發(fā)展及應用研究[M].山東外語教學 2009(6):58-62.
[12]韓金龍.英語寫作教學:過程體裁教學法[J].外語界,2001(4):35-40.
[13]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李戰(zhàn)子.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14]秦秀白.體裁教學法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00(1):42-46.
[15]徐有志,郭麗輝,徐濤.學術論文體裁教學不可或缺--英語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引言寫作情況調查[J].中國外語,2007(7):47-51.
[16]姚香泓.過程體裁法和成果法教學對學生寫作應用策略及寫作能力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0(3):30-34.
[17]葉云屏,閆鵬飛.體裁差異對寫作測試成績的影響[J].外語界,2010(2):63-70.
[18]張煜,徐世昌.基于語料庫的體裁分析法英語專業(yè)寫作教學實證研究[J].外語界2011(6):49-55.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