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琴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識字原則。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識字質(zhì)量?工作中我體會到要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孩子識字能力,鼓勵學生借助課外媒體主動識字,讓孩子們感受到識字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興趣;規(guī)律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時識字數(shù)量多少、質(zhì)量高低會對他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產(chǎn)生直接影響。《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要遵循“識寫分流”、“多識少寫”的識字原則。因為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識字質(zhì)量?工作中我體會到要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孩子識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chǎn)生積極興趣,就能自覺去學習并掌握漢字的音、形、義。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1.運用圖畫,激發(fā)興趣
學生初學漢字的難點是識記字形。一、二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較差,為了引導他們的形象思維,我在教學中采取圖畫的方法來學習。例如:“日、月、水、火”這一課,我先讓學生看課本插圖,拼讀音節(jié),再了解字義,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分析字形。在分析“日”的字形時,我問“你們看,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學生回答:“太陽是圓的”。我就告訴學生,古代勞動人民是用圖畫來表示“日”這個字的,后來不斷變化,就成了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了。這樣運用圖畫聯(lián)系象形字的特點來講字形,就比單純的記筆畫形象得多,學生有興趣,記得牢。
2.采取順口溜的方法,激發(fā)興趣
教學生字時,如果將一些難記、抽象的生字編成順口溜來分析字形,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如教“碧”字:將它編成順口溜:“一位王姑娘,身穿白衣裳,坐在石頭上?!薄爸小弊郑罕饪谥虚g加一豎,中中中。“主”字:王字加點,主主主。等等。既簡單又易記。
3.近、反義詞識字法
積累近、反義詞識記生字。如教學“美麗——漂亮”、“前——后”時,我出示卡片“前”,做向前走的動作,學生拿出卡片“后”,邊讀字邊向后退。近、反義詞一個帶一個串連記憶。
4.找朋友
在教學時,老師在課前把要學的字,這個字的字音和它可以組成的詞的字,都做成頭飾,然后上課時利用《找朋友》歌曲讓小朋友們把它配對,在歡樂的歌曲游戲中學生學會了生字。
5.歸類識字法
從漢字的構(gòu)字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教學時,如果能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既有利于提高識記效果,又可以促進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字的范圍。如教學“柏、枝、材”等形聲字時,我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這些字都帶有‘木,都跟樹木有關?!蓖瑫r,進行拓展,引導學生想一想還認識那些帶有“木”字旁的字,并進行交流。
二、巧妙設計,讓孩子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識字不單單在語文課本上,學習資源和實踐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人教版小學教材設計的“展示臺”,是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可以開發(fā)和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識字空間,增大學生的識字量,增強學生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生活就是一個大舞臺,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巧妙地設計生活中識字的作業(yè),會激勵學生識字的興趣。
1.教室中識字
教室墻壁上掛著許多名人圖像,上面寫著名人名言,時間長了,學生自覺不自覺地認識了很多字,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字,得到老師的夸獎時,學生就得了自主識字的成就感。
2.家庭中識字
每個孩子對家庭是最熟悉不過了。但家中的物品認識,用漢字怎么表示,小孩往往不會,于是,我設計一項作業(yè):我給家中物品貼標簽。孩子們紛紛在家人的指導下,寫上物品的名稱,并貼在相應的物品上,每天見面。同時,孩子們還把家中包裝袋上的漢字剪下認記,并裝在自己的“識字錦囊袋”中,在上“家中識字”展示課的時候,大家把貼上的標簽取下來貼在卡紙上,把“識字錦囊袋”中的大字取出來,給同學們解讀。那種表情是多么自信呀!
3.逛街中識字
街道上更是識字的好教材,如廣告牌、商店名稱、標語、??康钠嚨龋瑢W生每天都看在眼里,但卻往往視而不見。于是我設計:請學生利用上街玩的機會問問自己的父母: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呀?那個飯店的名字叫什么?菜譜上都有哪些菜名?哪是什么牌子的汽車。在這些疑問中。孩子不知不覺地又認識了很多字,也增加了孩子的見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又有意識地引導、不經(jīng)意地提醒,讓學生通過回憶再現(xiàn),加深印象。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們嘗到了發(fā)現(xiàn)的甜頭、感受到了識字的快樂。
三、掌握規(guī)律,體驗成功
漢字中的形聲字約占七成,形聲字總是分兩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稱為意符,表音部分稱為音符。意符表示形聲字的意義范疇,音符則表示形聲字的讀音。形聲字有以下幾種最常見的類型: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還有內(nèi)形外聲、外形內(nèi)聲、形占一角、聲占一角等。當然對低年級學生用不著說什么術(shù)語,只需讓學生初步體會就行了。我還引導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和“換一換”,使他們加深了對形聲字構(gòu)字規(guī)律的認識,有種“識一字而會認百字”的感覺,真正做到了舉一反三,增加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從而大大提高了識記生字的效率?!皠?chuàng)新”是時代主題,識字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就是把枯燥無味、抽象、難于理解、難于認識的漢字,變成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掌握漢字規(guī)律,減輕學生負擔,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保持孩子們強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種教學方法。針對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唱好跳、思維活躍的年齡特征,我們應該不失時機地利用兒童智力發(fā)展的最佳時期,積極挖掘教材本身所蘊涵的創(chuàng)新因素,把快樂引進課堂,讓孩子們通過積極參與,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戲的快樂,互相幫助的快樂,獲得成功的快樂,力爭營造出一種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新型課堂教學情境。
總之,知識不應該是傳授給學生,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它們,獨立地去掌握它們。所以在識字教學中,要根據(jù)漢字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識記規(guī)律,靈活運用多種方法科學地進行識字教學,鼓勵學生借助課外媒體主動識字,讓孩子們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從而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