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研究

      2017-09-12 01:36:13
      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7年7期
      關鍵詞:超文本建構(gòu)主義自主學習

      李 濤

      (運城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部, 山西 運城 044000)

      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研究

      李 濤

      (運城學院 大學英語教學部, 山西 運城 044000)

      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是“三位一體” 新型的聽力教學模式, 它由學習策略培訓、 角色轉(zhuǎn)變和評價方式轉(zhuǎn)變?nèi)糠謽?gòu)成。 這一模式主要是以構(gòu)建主義理論為指導將超文本技術與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相結(jié)合的全新聽力教學模式, 使用該模式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境, 提供超文本化聽力材料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知識, 也能使學生成為課堂氛圍動態(tài)化的主體。 這一教學模式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改革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 建構(gòu)主義; 超文本; 自主學習; 聽力教學模式

      聽力水平是檢驗學習者是否掌握一門語言的重要指標, 直接關系到學生英語等級考試的成敗, 也關系到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提高等諸多現(xiàn)實的問題。[1]聽力課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課程之一, 聽力課的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提高。 當前, 大部分本科院校英語聽力課是為一、 二年級的學生設置的基礎課程。 學時安排上, 聽力課為兩個學年, 每周2節(jié), 每節(jié)50分鐘, 一學年僅為64學時。 選用教材上, 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叢書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系列叢書為主, 其他教材鮮有涉獵, 使用單一程度可見一斑。 教學方法上, 大多數(shù)高校仍然以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為主, 教師在課堂上圍繞教材簡單介紹文化背景知識, 播放聽力材料, 最后集中完成練習; 學生在課前不做預習, 在課堂上缺乏參與, 課后更倦于復習。 這種授課方式, 缺乏讓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目的和主觀能動性。 總之, 聽力課課時不足、 單一的教學材料、 靜態(tài)的教學方式和消極的授課對象, 使得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探索全新的聽力課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 超文本支持下的聽力教學

      超文本(hypertext)一詞是由美國人泰得·納爾遜在1963年創(chuàng)造的新詞。 “hyper”來自古希臘語, 意思是“超越、 上”, 最初的超文本概念是指一種非線性的信息呈現(xiàn)方式,它模擬人腦的思維方式, 像一張巨大的信息結(jié)構(gòu)網(wǎng)。 超文本是以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飛速發(fā)展為載體, 在計算機本身數(shù)據(jù)存儲的基礎上, 將信息資料以非線性的方式進行任意提取, 使學習和交流過程變成一個無限擴展的網(wǎng)狀空間的探索、 發(fā)現(xiàn)和補充知識的過程。 超文本主要由鏈接(link)和節(jié)點(node)構(gòu)成, 鏈接以虛擬連線的形式把無數(shù)的相關節(jié)點串在一起, 通過點擊鏈接就可以在不同的信息節(jié)點之間自由切換。[2]超文本節(jié)點的數(shù)據(jù)類型包括文字、 圖片、 語音、 視頻, 甚至三維動畫等。 多種媒介的交互信息讓使用者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隨時進行新一輪的信息查閱、 參考和對比, 可以即刻返回初始的狀態(tài)。

      超文本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第一, 為單一、 平面的教學材料提供豐富、 多維交叉的超文本教學資源; 第二, 將靜態(tài)的教學方式轉(zhuǎn)變?yōu)閹熒g的動態(tài)教學、 學生間的集體互助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 第三, 超文本的多樣性、 交互性和多維性大大提升了學生練習聽力的積極性, 改變了消極、 保守的學習狀態(tài), 提升了自主學習意識。

      二、 建構(gòu)主義理論與超文本聽力教學

      建構(gòu)主義理論可以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關于兒童認知發(fā)展的理論。 他認為兒童在與外部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 逐漸獲得了對客觀世界的認識, 從而促進了自身認知結(jié)構(gòu)的發(fā)展。[3]此后, 建構(gòu)主義理論的內(nèi)容被認知心理學不斷完善、 豐富和更新, 其核心觀點是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學生為中心, 重點圍繞學生自身對知識的主動求索、 發(fā)現(xiàn)和建構(gòu)。 這與 “授之以漁”的道理相似。 “教”的目的不單是知識的輸出和接收, 最主要的是讓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能力, 即“學會如何學習”。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普及, 超文本信息為創(chuàng)建建構(gòu)主義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了必要的載體支持, 超文本信息取代文本教材成為教學內(nèi)容的來源, 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知識探索的主要工具。 建構(gòu)主義理論視域下, 聽力課堂上學生是主體, 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 通過創(chuàng)建自主的學習環(huán)境, 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 讓學生成為整個認知過程的知識建構(gòu)者。 教師成為知識傳輸過程的宏觀控制者和輔助成員, 教師的作用由“傳道、 授業(yè)、 解惑”轉(zhuǎn)變?yōu)椤敖M織、 指導、 協(xié)助”。 超文本化的教學內(nèi)容、 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教師的催化輔助, 成為原教學模式更新的有力推手, 構(gòu)成了聽力教學活動的一種新型模式。 本研究從強調(diào)建構(gòu)主義的核心, 即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入手, 嘗試以超文本為載體, 構(gòu)建高效的聽力課教學模式。

      三、 三位一體的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

      建構(gòu)主義視角下的聽力課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并在此基礎上主動發(fā)現(xiàn)和建構(gòu)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超文本為載體的聽力課上, 虛擬連線的鏈接和無數(shù)的相關節(jié)點組成一張三維立體的信息網(wǎng), 學生可以點擊鏈接以及在不同的信息節(jié)點之間進行自由切換, 可以在超文本信息網(wǎng)中接觸包括文字、 圖片、 語音、 視頻, 甚至三維動畫等。 以建構(gòu)主義理論為基礎, 建立以超文本信息為載體、 集學習策略培訓、 角色轉(zhuǎn)變和評價方式轉(zhuǎn)變“三位一體”的聽力課教學模式, 詳見圖1。

      圖1 三位一體的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圖

      (一)三位一體模式之學習策略培訓

      (二)三位一體模式之角色轉(zhuǎn)變

      教師在上課之初闡明本課時的主題, 并將和該主題相關的涉及不同方面的聽力材料(聲頻+視頻)放到學生的PC終端。 隨即課堂討論開始, 學生圍繞主題從不同角度進行闡述。 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充當“調(diào)停人”的角色, 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意見和分歧給以合理引導; 教師還應該是稱職的“咨詢師“, 解決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并以此為基礎讓學生拓寬視野、 增長見識, 并利用超文本的強大支撐, 獲得專業(yè)詞匯。

      教師在課堂上指定學生統(tǒng)一聽一段材料(此材料為視頻材料, 分兩個版本, 一個是無字幕的, 另外一個則是有字幕的), 學生在兩個版本中間試聽并往復切換。 無字幕的視頻資料可以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情節(jié)的理解上, 模糊處理難詞、 難句。 有字幕的視頻有助于學生理解的難詞、 難句和遺漏的情節(jié)。 通過對比前后兩段視頻, 學生不僅能夠聽懂故事情節(jié), 而且更加注重難詞、 難句的理解, 并將其記憶以固化的方式存儲。 學生接下來可以根據(jù)有字幕的視頻進行跟讀、 復述和配音; 學生從聽力材料中進行選擇并開始自主學習, 利用超文本信息, 根據(jù)興趣選擇和主題相關的聲、 視頻進行聽力訓練, 借此擴展認識維度并鞏固學到的知識, 達到學習的目的。 學生在整個過程具有主動性和選擇性, 是對學習過程的自我監(jiān)管和自我掌控。[5]視聽結(jié)束后, 學生被要求完成指定的練習, 并將完成結(jié)果發(fā)送給任課教師。

      課后, 學生可以通過Google, Yahoo, Infoseek或Alta Vista等搜索軟件, 找出與本課相關的主題或是最適合、 最有用的信息。 教師此時需要給予引導, 并用設置問題的方式指導學生的操作。

      學生在瀏覽網(wǎng)頁時, 不僅更新了現(xiàn)有的知識, 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而且在真實的超文本環(huán)境中學會了甄別網(wǎng)絡資源優(yōu)劣、 真假的能力, 獲得了關于主題的正、 反兩面的觀點。 這樣的學習方式加深了學生對該主題的認識, 并在學習過程中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之一, 即對涉及相關主題的不同態(tài)度和觀點做出有自己獨到見解的評價。

      (三)三位一體模式之形成式評價方式

      傳統(tǒng)的聽力評價方式是以考試為最終評價方式的, 就是通常意義下的標準參照檢測, 此法在利于操作的同時, 暴露出過分注重結(jié)果, 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程度等弊端。

      在教學過程中, 形成式評價把學生的努力程度及成長過程作為衡量的重點, 這樣的評價標準更加切合實際、 更具科學性。 教學過程作為評價機制的有機組成部分, 包括課堂表現(xiàn)、 出勤率、 課后的自主學習以及評價環(huán)節(jié)。[6]每一項指標的數(shù)據(jù)收集可以分工進行, 其中課堂表現(xiàn)、 出勤率和期末考試主要由任課教師給出評價(師評); 課后的自主學習可分派給學習委員進行監(jiān)督和評分; 班級學習小組負責互相評定(班級評); 學生本人可以進行自評。 形成式評價方式的合理之處在于從整體上全面衡量學習者的努力和效果, 這樣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積極肯定, 從本質(zhì)上使大學英語教育的最終考核目的與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相統(tǒng)一。

      財務公司產(chǎn)業(yè)鏈金融的服務對象是企業(yè)集團以及產(chǎn)業(yè)鏈中直接相關的上下游企業(yè),特別是產(chǎn)業(yè)鏈上游一般為核心的供應商而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系相對較小,這也決定了在產(chǎn)業(yè)鏈中流通風險存在的可能性較小,財務公司在提供融資服務時更容易實現(xiàn)風險的控制。其次,財務公司參與到產(chǎn)業(yè)鏈金融時存在一定的資本紐帶關系,一定程度上也會降低在產(chǎn)業(yè)鏈金融中的風險。

      四、 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的現(xiàn)實意義

      大學英語聽力課新型教學模式以建構(gòu)主義為理論支撐, 采用超文本化信息為教學方式, 從而獲得靈活、 開放和體驗式的教學氛圍。 超文本聽力教學模式的現(xiàn)實意義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4點。

      (一)提供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使學生學會學習

      “自主學習”為以任課教師的正確指導和監(jiān)控為前提, 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和培養(yǎng)濃厚的學習興趣為目標。[7]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 通過積極的態(tài)度和自主學習能力不斷獲取知識, 從而實現(xiàn)自我的發(fā)展。

      在英語聽力教學中, 教師可以依據(jù)預設的教學目標提供三維立體的學習環(huán)境, 將文本內(nèi)容與圖像、 音樂、 動畫、 影視等超文本信息綜合并用, 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比如, 關于Happiness is beside you這一主題, 教師首先問學生, “I’m happy today, because I can share the next 2 hours with you. Let’s enjoy a short video as the happy start of the class.”然后播放一部名為OneDay的短片, 內(nèi)容以清晨一位水管工善意地扶起一個摔倒的男孩開始, 男孩又幫助了一位年邁的老人, 由此“小小的友愛”逐一傳遞給不同的陌生人, 最終形成一個愛意傳遞的“圈”。 播放完畢, 老師請學生們分享各自對Happiness is beside you的看法。 接下來, 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 點擊該視頻進行模擬、 復述和總結(jié)。 最后, 學生自由分組, 利用網(wǎng)絡選擇與主題相關的超文本聽力資料進行自主學習, 然后完成相應的練習, 得到的成績成為形成式評價的一部分。 這樣的授課方式充分展示了在教師引導之下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控, 課堂成為學生興趣的載體, 是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構(gòu)建知識能力的過程。

      (二)為學生提供超文本化的聽力材料

      大學英語聽力教材種類多, 但聽力課本具有自身的局限性, 致使聽力教學的范圍受到制約, 如作者編寫聽力教材的總體思路和側(cè)重點基本不變, 發(fā)音基本是比較純正的美音或英音, 更新也僅僅局限在內(nèi)容上。 作為教學過程的策劃、 組織和實施者, 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科技和多媒體手段, 選取各種超文本語料, 如相關的英文歌曲、 經(jīng)典的英文電影、 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會的名人演講片段或者三維的立體科普動畫。 學生同樣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來獲得超文本的學習資料, 沒有數(shù)量的限制和思維方式的約束, 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想法通過網(wǎng)上超文本鏈接實現(xiàn)知識的豐富和擴展。 由此使聽力教學的信息更加多元化、 更具時代感, 課堂教學更具動態(tài)性, 教學的效果顯著提升。

      (三)為學生提供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機會, 增強英語文化意識

      語言屬于文化的范疇, 是文化的映射, 語言與文化緊密聯(lián)系又相互作用。[8]文化通過語言傳播, 英語教學的目的正是以語言為載體, 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所以在英語聽力教學中, 語言文化背景知識能夠逐漸培養(yǎng)學生英語文化意識, 用文化介紹語言, 用文化促進教學。[9]

      在現(xiàn)實操作中, 教師們普遍感覺以西方文化為切入點展開聽力教學的方式效果不錯。 一則超文本信息量大, 聲、 視頻資料齊全, 相對于平面文字和圖片更具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二則超文本信息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 愿意思考和參與到教學當中, 從內(nèi)心激發(fā)出對知識的渴求, 真正把學習看作自己的事情。 由此, 聽力課堂不再是單調(diào)的、 被動的學習場所, 而是師生互動、 共同探討英語國家文化、 提高英語聽力的樂園。 教師采用語言、 文化輸入的方法, 提供英語聽力學習的基礎信息, 幫助掌握文化背景, 使學生獲得全新的知識并完成建構(gòu)的過程。

      (四)使學生成為課堂氛圍動態(tài)化的主體

      師生互動是上好聽力課的基礎和保障之一。 傳統(tǒng)的聽力課堂師生互動難以進行, 學生進入大學后, 以前的學習策略依舊掌控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 很多學生出于自尊心的緣故, 不愿在課堂上發(fā)言。 這樣的聽力課堂, 學生表現(xiàn)為主動學習性差、 充滿焦慮感和挫敗感。 以超文本為載體的聽力課堂, 學生可以面對PC終端進行聽力學習和重復練習, 避免了學生和教師因面對面交流而產(chǎn)生的焦慮。 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 可以放松地進行學習和訓練, 即使出現(xiàn)一些低級的錯誤, 也不會產(chǎn)生緊張情緒。 以超文本為載體的聽力課堂使師生順暢交流成為可能,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不僅有利于師生互動, 而且有利于構(gòu)建學生自身的知識體系。

      五、 啟示與建議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真正挖掘個人的潛力, 繼而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10]教學是“教與學” 的相互作用, 與其他英語課程相比, 大學英語聽力課的教學效果與學生自主能力的關系更加緊密。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建構(gòu)主義理論指導下, 將超文本運用于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 有助于提高聽力課的教學質(zhì)量。

      超文本作為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的最新產(chǎn)物, 在多方面發(fā)揮了自身的積極作用。 它為課堂教學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詢和交流渠道, 為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呈現(xiàn)多元的教學材料, 促進師生間的教學互動, 極大地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更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和信息資源。 建構(gòu)主義理論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自主學習, 聽力教學與超文本信息技術的結(jié)合能夠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可能, 超文本信息的多樣化取代了以教材為主的教材單一化, 超文本文化信息使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深入到文化理解, 讓課堂由單向的教與學變?yōu)閯討B(tài)的教學互動、 “教為輔, 學為主”的現(xiàn)代化自主教學。

      通過建立大學英語聽力超文本教學模式, 意在說明超文本信息在聽力課堂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并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提出建議。 第一, 確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古今中外的教育學者對教育的真諦有共同的闡釋, 即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 以人為本的教學應該傳授的是學習的方法, 而不僅僅是知識本身。 教師的教學成功與否在于如何協(xié)助學生主導自己的學習。 第二,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 網(wǎng)絡超文本及各種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是本世紀聽力教學的主要輔助手段。 只有不斷地學習和利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 才能將教育與科技相互結(jié)合并相互促進。 第三, 真正做到教學“以學生為本”, 尊重學生的個體能力。 教師側(cè)重引導和監(jiān)控, 既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去施展各自的學習本領, 又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1] 潘之欣.大學生英語聽力需求分析[J].外語界,2006(3):24-31.

      [2] 葉起昌.超文本多語式的社會符號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6):437-442.

      [3] 余娟,王怡.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fā)展階段論面臨的挑戰(zhàn)[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12):63-65.

      [4] 陳家旭.元認知理論在多媒體外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研究,2005(1):44-46.

      [5] 崔嶺.多媒體投影式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學生角色探析[J].外語界,2004(2):14-21.

      [6] 徐輝.A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杭州:浙江大學,2006.

      [7] 韓清林.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的若干基本問題[J].教育研究,2000(5):55-59.

      [8] SAMOVAR L A.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Press,2000:11-34.

      [9] 胡文仲.文化教學與文化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1):3-9.

      [10] 李澤厚.該中國哲學登場了:李澤厚2010年談話錄[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19-120.

      [責任編輯 李繼峰]

      Study on Constructivism-based Hypertext Listening Teaching Model

      LI Tao

      (CollegeEnglishDepartment,YunchengUniversity,Yuncheng044000,China)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we build the hypertext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o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Trinity Mode new listening teaching model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learning strategy training, role change and evaluation mode transformation. It is a listening teaching mode combining hypertext technology with self-learning ability. The use of this model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cre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hypertextual listening materials and opportunities to know cultures of English countries. So the students will become the dynamic subjects in the class. 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of hypertext information in listening teaching embodies the student-oriented concept of the constructivism. Meanwhile, it constructs an efficient listening teaching mode to offer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s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constructivism; hypertext; autonomous learning; listening teaching mode

      2017-02-21

      運城學院教學改革項目(JG201428)

      李濤(1979—), 男, 山西運城人, 講師。

      H319

      A

      1009-4970(2017)07-0080-04

      猜你喜歡
      超文本建構(gòu)主義自主學習
      旁批:建構(gòu)主義視域下的語文助讀抓手——以統(tǒng)編初中教材為例
      借鑒建構(gòu)主義思想培養(yǎng)財會專業(yè)人才
      基于HTML5靜態(tài)網(wǎng)頁設計
      魅力中國(2018年5期)2018-07-30 11:11:58
      中職學校“生本課堂”的調(diào)查研究與實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3:04
      踐行少教多學,構(gòu)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yè)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6:22
      應用超文本建構(gòu)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組織能力
      伯凡十年
      多媒體技術在建構(gòu)主義教學模式中的應用
      墨玉县| 利辛县| 清新县| 岑巩县| 洪江市| 松江区| 渭源县| 惠安县| 东乡县| 沧州市| 武宣县| 双柏县| 遵化市| 韶山市| 内黄县| 廉江市| 保定市| 庐江县| 廉江市| 苏尼特左旗| 河曲县| 理塘县| 湟源县| 通渭县| 云林县| 阜康市| 平邑县| 稷山县| 白玉县| 临安市| 东平县| 东山县| 台湾省| 武胜县| 岑巩县| 道孚县| 青海省| 枣强县| 穆棱市| 石城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