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琳
【摘要】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正在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認可。本文通過對《三角形面積》一課教學實踐的案例分析和教學反思,說明翻轉課堂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效率,更是幫助學生學會主動思考的一種有效方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效果 案例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107-02
一、案例背景
《三角形的面積》是青島版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教學內容,作為學生學習立體圖形的基礎,本節(jié)課程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究和推導,注重空間觀念的滲透和實踐,歷來是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記得在幾年前上公開課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對于用兩個三角形進行圖形的轉化比較好掌握,但對于用一個三角形進行公式的推導有困難,只有兩個孩子想到了方法,卻沒有時間在課堂上進行深入探究。本次教學中,我結合翻轉課堂的研究,將微課和學習任務單發(fā)到班級公共云盤中,讓學生在家里提前探究學習。在微課中,我給學生提出了拓展思考:你能試著用一個三角形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公式嗎?剪一剪、拼一拼,會是怎樣的圖形呢?此次翻轉,讓我和學生都受益匪淺。
二、案例描述
片斷一:師生交流預習情況
師:同學們昨天大家回家觀看微課了嗎?學習的怎么樣呢?
生:我通過昨天的學習,知道了我們研究三角形面積也要像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那樣,運用轉化思想把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
生:我不但會用兩個三角形研究,還用一個三角形進行了推導,也成功了!
生:我學會啦!我知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了,我還會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了!
生:研究三角形面積太有趣了!我研究出好多推導的方法呢!
……
片斷二:學生展示探究成果
師:三角形的面積到底如何計算呢?你是用什么方法證明的?剛才同學們在小組內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現(xiàn)在也請你與我和全班同學共同分享吧!
生1:我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二倍。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師:這位小老師給我們展示的是用兩個三角形研究的過程,從拼擺轉化到推導公式的描述都非常棒,思路清晰,有理有據(jù)。謝謝!還有哪位小老師也是用兩個三角形進行推導的?
生2:我用的是兩個完全相同的鈍角三角形……
生3:我用的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
生4:我也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進行驗證的,我還拼出了長方形……
生:我想到了,如果是兩個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還能拼成正方形……
師:真了不起,你真善于觀察和思考,總結的也很棒!剛才的幾位小老師都是用兩個三角形進行了圖形的轉化及公式的推導,還有其他的研究思路嗎?
周同學:我選擇的是一個等腰三角形,我沿著它的高剪開,拼成了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三角形底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的面積。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師:真了不起!你居然用一個三角形就推導出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劉同學:我用的也是等腰三角形,不過是沿著它的中線剪開,把小三角形放在梯形的右邊,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的面積。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師:真棒!劉老師同樣用等腰三角形,卻從另一個角度入手進行研究,獲得了成功!祝賀你!
姜同學:我是把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沿中線剪開,把上面的三角形沿高再剪成兩個小三角形,放在梯形的兩邊,成了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積等于長方形的面積。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師:姜老師結合了剛才兩位小老師的研究成果,用我們學過的特殊的三角形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讓我們腦洞大開!謝謝你的分享!
王同學:老師,我有疑惑,我把這個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向直角對折,就像我們研究三角形內角和那樣,折出了一個長方形??墒窃撛趺赐茖??
張同學:老師我想到了!不過我這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但跟他的想法是一樣的。如果把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底和高的中線對折,會變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另一條邊長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正方形面積的2倍,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乘邊長,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除以2乘高除以2再乘2,最后還是底乘高除以2。
王同學:哦,我明白了,謝謝小張老師!
……
事實勝于雄辯,翻轉課堂確實有其神奇之處。不同層次的孩子,在課前自我學習和探究中都有了不同層次的初步體驗。課堂上,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理解度、掌握度都有了明顯提升,課堂氛圍也更加活躍,翻轉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成功。
三、案例反思
1.翻轉課堂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新模式
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翻轉課堂將“知識傳遞”過程主要放在課堂外,學生借助于網(wǎng)絡和多媒體設備,以教師提供的教學視頻等作為學習資源,自主完成知識的建構,把學習的主戰(zhàn)場從課內改到了課外。有人曾經(jīng)擔心這樣的模式會削弱課堂教學的地位,實踐證明,學生帶著對知識的思考、體驗和困惑進入課堂,不僅不會讓老師無所適從,反而會讓教師課前設計教學的目標更加明確。這是一個我們都在追求的“教學相長”過程:教師根據(jù)課程內容和學生在課前觀看視頻、完成練習時產(chǎn)生的疑惑,總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供學生選擇探究。學生則可以就自己在課前知識建構過程中產(chǎn)生的問題向教師、同伴請教,接受教師的啟發(fā)和同伴的互助。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多樣化和趣味化,交流、解析、分享,思維的碰撞帶來知識的融會貫通,快樂的方式伴隨效率的有效提升。眾所周知,數(shù)學教學的核心是數(shù)學思考,根本任務是教會學生數(shù)學思維,翻轉課堂用這種自我探究、個性學習的模式,為我們開辟了一條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良好途徑。
2.翻轉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主動思考,但絕對不是降低對教師的要求。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能力依托于教師的思考能力,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質疑意識,提升他們質疑能力上下足功夫。要在課前對教材進行深入地鉆研和思考,全面深刻地領悟教材,游刃有余地駕馭教材,充分挖掘自己的教學潛力。要設計出特色鮮明、實用高效的教學設計,特別注重對問題的設置,課前檢測、新舊知識銜接處、重點難點突破處,在恰當?shù)臅r間提出恰當?shù)膯栴},讓學生覺得問題來得恰如其分、恰到好處。要設計出最合理的課堂活動方案,充分掌握學生的課前預習中反饋出的信息,考慮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結合學生學習特點,甚至結合授課的外部環(huán)境,力求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優(yōu)。
教學視頻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核心資料,能上一節(jié)好課,未必能錄一段好視頻??偨Y經(jīng)驗,我覺得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微、趣、精、淺。所謂微,就是說時間盡可能短一些,減少冗余信息干擾;所謂趣,就是動起來,資料要生動豐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所謂精,就是知識點要緊湊精準,目標性強,絕不能泛泛而談;所謂淺,就是能夠讓學生易于理解,問題不能太深奧,要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成就感。
總之,翻轉課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不僅讓教師開闊了眼界,更讓學生得到了全新的學習體驗。大膽嘗試、及時經(jīng)驗、摸索規(guī)律,我相信翻轉課堂能夠在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