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萍
摘 要: 湯亭亭《女勇士》蘊含著豐富的漢文化,作者書寫的漢文化包括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的民間文化。儒家文化有“三從四德”、“孝悌”和中國“龍”等,民間文化則有民間故事、民間信仰、民間風(fēng)俗等。
關(guān)鍵詞: 湯亭亭 《女勇士》 漢文化 儒家思想 民間文化
美籍華裔女作家湯亭亭1976年發(fā)表的處女作《女勇士》蘊含著豐富的漢文化。但從已有研究成果看,前人對《女勇士》中的漢文化書寫研究不完整、不細致,本文擬在前人成果的基礎(chǔ)上,全面探討《女勇士》中的漢文化書寫。
漢文化有主流文化和民間文化之分,主流文化一般指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漢文化,民間文化則是“(漢族)民眾在長期生活、交往中形成的與民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禮俗儀式、生活習(xí)慣、語言和藝術(shù)等的集合”[1]。
一、《女勇士》中的主流文化書寫
關(guān)于漢文化中主流文化的界定,有學(xué)者認為:“由于漢族在眾多民族中人數(shù)最多,經(jīng)濟最發(fā)達,而且漢文化又最成熟最先進,故在中華文化中起著主導(dǎo)作用,是中國文化的主流。而漢文化在其生成發(fā)展過程中,儒家文化又起著主導(dǎo)作用?!盵2]也就是說,漢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主導(dǎo),儒家文化是漢文化的主流?!杜率俊分袝鴮懙闹髁鳚h文化主要體現(xiàn)在儒家“三從四德”倫理觀、“孝悌”文化和中國“龍”文化三個方面。
(一)“三從四德”的倫理觀
“三從四德”是封建社會中儒家禮教給婦女規(guī)定的道德標準。“三從”指未嫁從父,即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指“在女子出嫁前三個月,要‘教以婦德、婦顏、婦容、婦功”[3]?!杜率俊分信c湯亭亭母親同輩的女性,大多一直生活在中國,即便是作為華僑的湯亭亭母親,大部分時間也在中國度過,她們一直沿襲著中國婦女的“三從四德”觀念。
《女勇士》里“我”的姑姑雖和父母住在一起,卻在“下桌”吃飯,顯示著父親對女兒的絕對權(quán)威。姑姑在丈夫外出后無故懷孕生子,從而受到村民的抄家和侮辱,最終選擇抱子跳井自殺。這一切的根源緣于姑姑沒有遵守“婦德”。在中國,婦女婚后出軌是不可饒恕的,她們的貞潔遠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在“三從四德”的禮教下不斷順從的還有“我”的姨母勇蘭。姨父去美國謀生后,在美國組建了新的家庭,只是每月按時給身在中國的姨母和女兒寄去充裕的生活費。姨母本已適應(yīng)了這樣的生活,可是在“我”母親的一再要求下,最終還是決定赴美尋夫。雖然通過母親的幫助姨母順利來到了美國,但她一直拖著不去找姨父。她對姨夫順從慣了,甚至對“我”母親說:“他沒有拋棄我,他給我寄了那么多錢。吃的、穿的、丫鬟,我應(yīng)有盡有。他也供養(yǎng)了女兒,盡管她只是一個女仔。他送她去上大學(xué),我不能給他添亂,一定不?!雹伲╬113)在姨母的思想里,女人只能而且必須順從她的男人。當(dāng)母親讓她見到她丈夫后要厲聲質(zhì)問他為什么拋棄她,她卻說:“我說不出這樣的話。”她還惦記著“三從四德”里的“婦言”,在她的思想觀念里,女人是不能和丈夫那樣說話的,即使他拋棄了你。
中國婦女的一生是可憐的、可悲的,她們被儒家禮教的“三從四德”緊緊束縛,沒有自由、沒有自我。但她們并不自知,甚至樂在其中、不以為然。即使是生活在美國的中國婦女也會時不時唱著這樣的小曲:“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棍子嫁根杵子,為他守節(jié)隨他一輩子”(p177)。
(二)“孝悌”文化
“孝悌”是儒家提出的兩大家庭倫理規(guī)范,孝指養(yǎng)敬父母。弟指敬愛兄長?!墩撜Z·學(xué)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薄睹献印るx婁上》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睖ねひ恢睆娬{(diào)自己是美國人,強調(diào)《女勇士》是一部美國小說,但在其講述的故事中,有很多細節(jié)都體現(xiàn)著儒家的“孝悌”文化。
中國人常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女勇士》里寫道,在弟弟出生后,父母就趕緊寄了弟弟的照片給遠在中國的奶奶,雖然當(dāng)時的“我”對父母的重男輕女憤憤不平,但還是不難看出父母的一片孝心。即使在“我們”美國的家里,父母也遵從中國的舊禮,把爺爺奶奶的遺像掛在墻上,并且在特定的日子進行簡單的祭祀。
《女勇士》中有“悌”的書寫,這里的“悌”已不局限于對兄長的敬愛,更多的是一種兄弟姐妹間的互幫互助。湯亭亭的父母到美國后還和中國的兄弟姐妹保持著書信往來,但中國的兄弟姐妹寄來的信,大多都是向我父母要錢的,“在香港的姑姑姨姨們來信要求趕快寄錢,她們的孩子在人行道上行乞,一些無聊之徒往他們的碗里丟土”(p46)?!拔摇蹦赣H對此很生氣,曾撕了她父親三姨太的小兒子寄來的要錢的信,但最終她還是“把在番茄地里掙的錢寄到香港,香港的親戚再把錢寄給留在大陸的姑姑姨姨和她們的孩子。逢上豐年,她也給祖父兩個小老婆的孩子以及她們孩子的孩子寄錢”(p189),所有抱怨只是嘴上說說。
漢族的“孝悌”文化是維系家庭關(guān)系的重要道德標準,也體現(xiàn)了中國家庭倫理溫情的一面。湯亭亭的父母從小接受傳統(tǒng)教育,在儒家家庭倫理思想的影響下,他們一直踐行中國的孝悌之道,即使后來迫于生計移居美國,也一直堅持中國儒教的“孝悌”文化,自覺孝敬父母、關(guān)愛家人,認為這是為人子女、為人兄妹應(yīng)承擔(dān)的責(zé)任和應(yīng)盡的義務(wù)。
(三)中國“龍”文化
在中國,龍有“自然龍”和“文化龍”之分?!白匀积垺敝腹糯鷤髡f中一種能興風(fēng)作浪的神異動物,而“文化龍”指具有豐富文化寓意的漢族民族圖騰。程裕禎在《中國文化要略》里把龍歸入民族祥瑞動物。聞一多先生說:“它是一種圖騰,并且只存在于圖騰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種虛擬生物,因為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圖騰糅合成的一種綜合體。”[4]李麗提出:“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標志”,并解釋其內(nèi)涵為“天人合一”[5]。
很多華裔作家在作品中都不約而同地寫到中國“龍”,“龍”已經(jīng)成了華裔作家眼中中國的標志。《女勇士》中有“中國龍”的書寫:“預(yù)知蒼龍,必以局部認識推演整體?!保╬26)“龍不同于虎,龍體龐大,不能盡收眼底。不過我倒是可以到峰巒中間去摸索,山峰就是龍的頭頂?!保╬26)《女勇士》里的中國“龍”書寫顯然不是對“自然龍”的書寫,而是對精神意義上的“文化龍”的書寫。湯亭亭在《女勇士》中創(chuàng)造性地把龍與自然萬物糅合在一起,這是對中國“天人合一”精神的一種全新闡釋。endprint
二、《女勇士》中的民間文化書寫
湯亭亭祖籍廣東新會,她從母親那里聽來的關(guān)于當(dāng)?shù)氐拿耖g故事、鬼神信仰、風(fēng)俗習(xí)慣都在《女勇士》中有所提及,而這正是她對中國民間文化的書寫。
(一)民間故事
關(guān)于民間故事的概念,萬建中在《中國民間文化》中這樣寫道:“民間故事是指以日常生活為題材,以現(xiàn)實中的人物為主角的散文類民間口頭文學(xué)?!盵6]《女勇士》中民間故事的書寫,大多集中在“白虎山學(xué)道”這一章中。一開始,湯亭亭就寫了白鶴拳的傳說故事:在兩百年前的一天早上,少林寺一名教練的女兒在梳頭的時候,一只白鶴飛落在她的窗前。后來,這只鳥幻化成了一個老人,老人指導(dǎo)她打了好多年的拳。于是,她就在世界上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的武術(shù)——白鶴拳。除了神奇的白鶴拳傳說故事外,《女勇士》中還提到中國鑄劍的故事、王母娘娘的故事、紅線的故事、天狗吃月的故事等,有的雖是一筆帶過,但都是漢族民間故事的書寫。
《女勇士》中還有很多關(guān)于飲食的民間故事。常州的周易漢,“他把一個鬼油炸著吃了。他把鬼切了炸,那鬼便成了一根肉條”(p81)。還有唐朝元和年間的陳巒峰,他違背雷神的禁忌吃了黃花魚加豬肉;唐朝大歷年間的魏龐,“他射獵兔子鳥禽,煮了來吃,也吃蟹子、蛇、蟑螂、蛀蟲、鼻涕蟲、甲蟲和蟋蟀”(p81);杭州的無名氏,連著吃了三個月的青蛙。這些關(guān)于飲食的民間故事雖有中國飲食文化的影子,但陰森恐怖,所以在湯亭亭的腦海里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以至于她在創(chuàng)作《女勇士》時還記憶猶新,并且在作品中加以詳細敘述。
雖然這些民間故事蘊藏著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的優(yōu)良品質(zhì),但作為一個清醒的旁觀者,湯亭亭還看到了民間文化里的血腥與殘忍?!杜率俊防锏拿耖g故事書寫,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民間文化的批判與傳承,保留精華,摒棄糟粕。
(二)民間信仰
關(guān)于民間信仰,萬建中在《中國民間文化》中寫道:“民間信仰是指民眾在自然的生活形態(tài)中形成的對具有超自然力的物象的信奉與崇拜,范圍涉及原始信仰在民間的傳承、人為宗教的世俗化、民間普遍的俗信以及民眾的巫術(shù)行為。民間信仰是民眾的精神生活世界,為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7]民間信仰重要的方面是神祇信仰,而鬼則是神靈中最低級的。湯亭亭曾以“一個生活在‘鬼中間的女孩的童年回憶”作為《女勇士》的副標題,文中確實描寫了大量的鬼,例如母親大戰(zhàn)壓身鬼,母親講到的墻頭鬼、蛙精、餓死鬼,大伯稱三弟為胡扯鬼等。
民間信仰包括民間禁忌。禁忌“它是一種歷史悠久且極其復(fù)雜的民間社會文化現(xiàn)象,尤其是當(dāng)一些遠古的宗教禁忌世俗化為生活習(xí)慣之后,更是滲入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8]。《女勇士》中也有這方面的描述,例如過去的婦女要到豬圈去生孩子,“為的是躲開嫉妒心強,主管陣痛但不愛抓走小豬的神”(p13);為了滿足母親的要求“每次買好了藥,藥師總要在藥袋里裝幾塊糖。這是中國藥師的通常做法,只不過美國藥師給的是葡萄干”(p155)?!杜率俊分嘘P(guān)于民間禁忌更具體的書寫是“禁忌的人”和“禁忌的物”,母親不讓來月經(jīng)的“我”從弟弟頭頂跨過去。因為民間的“禁忌的物”,當(dāng)“我”無意中扎了白頭繩后,總會換來母親的白眼。
湯亭亭出生在美國,從小接受美國教育,在她看來,母親相信民間信仰是荒唐的、可笑的,甚至顯得愚昧無知。但不可否認,民間的鬼神信仰是中華民族從遠古流傳下來的一種信仰文化,是由圖騰崇拜、自然崇拜沿襲而來的一種民族共同心理,并不只是愚昧的封建殘留。
(三)民間風(fēng)俗
《女勇士》提及的民間風(fēng)俗主要有生養(yǎng)禮俗和嫁娶禮俗。關(guān)于生養(yǎng)禮俗,萬建中在《中國民間文化》這樣論述:“生養(yǎng)禮俗包括相互聯(lián)系的三個方面:其一是祈求懷孕、孕育、誕生及其圍繞這些環(huán)節(jié)而派生出的種種民俗事象;其二指新生命出生后的養(yǎng)育長大及其派生出的許許多多有文化意味的實際生活行為;其三是以壽誕禮儀為主要環(huán)節(jié)的尊老、養(yǎng)老風(fēng)俗。”[9]《女勇士》有這樣的描述:“孩子的臍帶要晾干保存起來,我們都見過父母裝孩子臍帶的匣子?!保╬36)“孩子滿月了,我們給他起了名字,理了發(fā)。為慶祝滿月,丈夫找來了兩個雞蛋。我們用紅旗包起來煮熟,雞蛋也就被染上了紅色。我剝了一只,將雞蛋在寶寶的頭上輕輕的滾動,雞蛋滾過他的眼睛、嘴唇、小鼻頭兒、臉蛋兒、小光頭和腦門?!保╬37)這些都是地道的民間生養(yǎng)禮俗。
關(guān)于婚俗,《中國民間文化》這樣寫道:“婚姻禮俗是男女建立婚姻關(guān)系的必要途徑。由于結(jié)婚是人生大喜事,關(guān)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續(xù)和社會的安定,因此有關(guān)婚姻的習(xí)俗也就特別繁多?;樗椎臍v史非常悠久,并且處于不斷的變動之中,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樗走€包含豐富的文化意蘊,充溢著美好的情感以及人們對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盵10]《女勇士》這樣描述嫁娶禮儀:“我的一家人都在河對岸的朋友家里,穿著他們最好的衣服,互贈著禮餅。如果她還活著的話,一定會回來的。如果她已成鬼,這個婚姻就會把她栓回來,我們真是感激不盡。”(p28)“我的新郎與我青梅竹馬,他愛我,寧愿做鬼夫。”(p28)
中華民族一直號稱禮儀之邦,各種禮儀在民間有著不同的演繹,隨著時間的推移便演化成了不同的民間風(fēng)俗?!杜率俊防锏拿耖g風(fēng)俗書寫只是為了滿足讀者獵奇心理的表面描寫,但作者并沒有看到民俗背后所折射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民間風(fēng)俗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美好期盼,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美好祝愿,并不僅僅是一種無用的繁文縟節(jié)。
三、結(jié)語
雖然湯亭亭的中國文化習(xí)得僅限于父母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但她把中國主流文化卻寫得入木三分,透過文化表象發(fā)現(xiàn)了隱藏在文化背后的深層內(nèi)涵。作為一個漢文化的旁觀者,她不僅看到了漢文化的精華,而且看到了其中的糟粕。湯亭亭一直接受美國的社會和文化教育,對漢族民間文化不甚了解,所以在民間文化的書寫中,湯亭亭多用批判的眼光加以論述。在信奉科學(xué)的湯亭亭看來,那些民間文化是愚昧的、荒唐的。其實這些是民間文化的表象,作為漢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民間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沉淀,是底層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養(yǎng)成的文化習(xí)慣,反映了廣大底層人民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傳統(tǒng)。
注釋:
①指《女勇士》原文中的頁碼,后同。
參考文獻:
[1]鐘敬文.話說民間文化[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19.
[2]馮大彪,孟繁義,龐毅.中華文化精粹分類辭典﹒文化精萃分類[Z].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
[3]林劍鳴,吳永琪.秦漢文化史大辭典漢語大辭典[K].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28.
[4]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1:385.
[5]李麗.中國傳統(tǒng)龍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濮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8(01).
[6][7][8][9][10]萬建中.中國民間文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0:259,285,3,116,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