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找方法”的神秘答主:
您好!
我從小就對閱讀和寫作有著濃厚的興趣,在閱讀許多優(yōu)秀作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作者們都對過去的老城、故鄉(xiāng)表現出強烈的追憶和懷念。他們歌頌從前的美好,懷戀以前生活的老村老城,喜愛那些現在很難看到的舊習俗,把老城的孩子對老城的赤忱之愛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再感人不過了,可讓我疑惑的是隨之而來的、或輕或重的對現代化大都市的否定態(tài)度。他們不喜歡當代太快的生活節(jié)奏,不喜歡擁堵的道路和喧囂的人群。在他們眼里,鋼鐵水泥鑄造的城邦,比起青石小路連接的古鎮(zhèn),好像有點遜色。我能理解人們對曾經單純樸實的舊生活的懷戀,可是,我們是否就應該對大廈林立的城邦全盤否定?我很想問那些歌頌古老生活的人們,你們真的愿意離開現在的自來水、手機、空調,放棄信息化、網絡、高鐵等便捷,回到那個時代去嗎?
我認為人應該活在當下,向未來踏出自己的腳步,而不是戀戀不舍地回憶前塵往事,拘泥過去而止步不前,甚至一味地鄙視當下,對城市生活進行嘲諷和批判。誠然,我們需要銘記曾經的日子,經歷讓我們成長,一步步走到今日,但追憶曾經而批評現在,這在我眼中是一件荒謬的事情。人們可以在回憶里把往事一遍遍地美化,但也必須悅納現實,暢想未來。
也許懷舊思想是中國文人特有的一種情結,許多故事里,浪跡天涯的游子多年后回歸,總希望故鄉(xiāng)和當年離開時一樣。如果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建了高樓,修了鐵路,發(fā)展了卻也面目全非了,難免讓他們心生惆悵??晌矣X得,不妨把目光望向遠方和未來。我也愛我的故鄉(xiāng),我也愛“從前慢”的生活,愛小橋流水,愛炊煙裊裊的村家;可我知道,那都過去了,想回也回不去了。歷史的長河不斷奔流向前,巨浪永遠不會停歇,潮流里的我們也許會被大浪擊打得遍體鱗傷,但也要奮勇前進,帶著舊日的記憶揚帆起航,乘著長風,破萬里浪。雖然社會發(fā)展有著種種問題,但人們也會努力將文化的種子撒滿荒野,讓文明的光芒浸潤城邦,讓古老的傳承不再和現代化的新城分離,這不正是我們應該做的嗎?
不僅僅是文學作品中常有這種懷舊,再看現在的電視熒屏,辮子和古裝交織,朝堂與江湖齊飛。我不否認許多古裝劇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忠于歷史、還原歷史,向我們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真實風貌,可更多的是一些談情說愛、打打殺殺,在我眼中并沒有多大意義,有些甚至還爆出抄襲的丑聞,而這些片子卻受到國民的追捧。反觀其他國家,具有前瞻性的未來電影、科技電影層出不窮,他們在展望美好前景的時候,我們在做什么?各種宮斗劇、盜墓劇火極一時,好像只要掛上古裝的噱頭就能吸引大票的觀眾,我們難道就這么陶醉在舊日的輝煌里嗎?清末天朝上國的美夢被堅船利炮驚醒,距今不過百余年,我們卻仿佛又為自己的“古老”而沾沾自喜起來。
我的言辭可能有些激烈,偏頗之處還請諒解。很想問問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創(chuàng)作中的懷舊思想,以及它到底有什么價值?期待得到答復,再次向您表示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杭州高級中學 裴 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