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清
摘要:生物課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樂于學習。
關鍵詞: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方案
探究式教學,對訓練學生科學研究素養(yǎng),提高動手能力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探究式教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使學生通過再發(fā)現的步驟進行學習的方法。它有別于傳統(tǒng)的接受式教學,接受式學習關注的是過去和結果,而探究式學習關注的是過程和未來。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中重要的內容之一。呼吸作用雖然簡單,但對于剛剛接觸生物的初中生來說卻有些問題,而且還牽扯初三的化學知識?,F象與產物,學生難以接受。但應用探究式教學卻很好的克服了學生存在的理解問題,快樂的接受相對復雜的知識。將探究式教學方式滲透到生物學教學中,有助于生物教學的順利實施,下面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探究活動情境,為學生提出合理的問題做好鋪墊
學生的探究活動畢竟不同于科學家的真正的科學研究,探究活動主要圍繞課本知識開展,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提供適當的學習方法建議。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使學生學習方式產生了由被動變?yōu)橹鲃拥男Ч榱俗寣W生的探究過程能夠順利進行,教師準備了部分資料供作參考,使學生對與呼吸作用有關的研究中需要的實驗用具、實驗方法、資料來源等有所了解,也使教師的教學建議能夠被學生理解和接受。
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作出假設
由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長處或愛好選擇探究的方法,他們首先需要初步了解所學的內容,提出他們發(fā)現的感興趣的問題,然后選擇能夠更好地理解、表達“植物呼吸作用”的學習手段。這一階段,實際就是探究活動的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和準備檢驗假設的階段。
三、制定計劃并討論計劃的可行性
教師和學生根據教學目的對選擇的實驗方法進行可行性討論,當學生缺乏信心或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鼓勵、幫助、引導他們,和他們一起商討確定實驗方案。對于如何實施,教師要給予適當指導。進行探究實驗,需要學習實驗操作的方法和對實驗的結果的預測、觀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查閱資料的,不能僅僅擁有資料,還要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反映自己對資料內容的理解。通過這一過程,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為什么做,為進一步的學習活動作好了準備。
四、多種途徑收集證據
通過實驗來檢驗假設是探究活動的關鍵之一,是學生獲得科學發(fā)現的基礎,教師要創(chuàng)設適當的實驗條件,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研究性活動。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問題要及時提出討論,以便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對教師提供的實驗資料,學生肯定會模仿,教師要說明提倡創(chuàng)造性的模仿和參照,實驗設計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變化。對占有的各種資料要有自己的見解,努力從中發(fā)現問題的要點。
五、交流探究結果得出結論
由于學生的探究活動在課前就開始了,課堂上主要進行交流,展示、檢驗、分析探究結果,得出相關的結論,深化對有關知識的認識。
具體過程:生物體是怎樣獲得能量的?生物體內的呼吸作用是怎樣進行的?請同學們通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交流對“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認識。
1、展示學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識結構的提綱。展示學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識結構的提綱,使學生對“生物的呼吸作用”的內容有概括的了解,有利于針對有關內容展開討論。
2、展示學生的實驗設計并操作完成實驗。課堂上演示的主要的學生實驗如下:(1)通過實驗裝置蠟燭的熄滅,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2)實驗石灰水變渾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了二氧化碳。(3)通過在密閉環(huán)境中溫度計示數的增大證明呼吸作用釋放熱量。在學生展示、操作實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明確表達:為什么這么做—實驗目的;怎么做的—實驗方法、材料、條件;發(fā)現了什么—結果怎樣?其他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中,注意體驗:知道—怎么知道—知道什么。
在討論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實驗目的、實驗條件、實驗方法、實驗材料和實驗步驟等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設置了對照實驗,學生由此可以推斷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實驗結論的科學性。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討論,說明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學生實驗后,及時引導學生歸納各實驗的特點,分別說明哪些問題。例如,哪個實驗能說明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哪個實驗能說明呼吸作用產生了水?有沒有實驗能夠說明呼吸作用有能量產生?同時,針對實驗現象,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例如進行有氧呼吸時二氧化碳和水是在細胞的什么部位產生的?通過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時,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在哪里產生的?能否繼續(xù)設計實驗,證明生物的無氧呼吸還能產生其它產物?
3、展示學生查閱的有關資料。展示學生查閱收集的有關資料,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是在告訴學生,科學研究是復雜的工作,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是前人長期的科學研究的結果。
利用這些資料,還可以進一步討論什么是呼吸作用,說明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過程與區(qū)別。舉例說明植物、動物及其它生物的呼吸作用類型,說明呼吸作用與生物生命活動的密切聯系,補充和豐富學生的有關方面的知識,使認知水平進一步提高。
4、聯系課本深入探究。探究教學不能離開課本,例如結合課本中的圖、表,教師設疑:如植物是否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意義是什么?呼吸作用的產物是什么?說明呼吸作用為生物提供了各種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體現了呼吸作用的重要性。
5、小結并延伸。學生在該幻燈片的內容中,突出討論了呼吸作用的意義。利用該幻燈片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呼吸作用是生物體生命活動重要的能量來源和某些物質的來源;有氧呼吸比無氧呼吸的效率更高,絕大多數生物都以有氧呼吸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等。最后,留下思考問題:生物的呼吸作用與生物進化有什么關系?使學生自主地能動地運用辯證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分析生物的生命活動及發(fā)展變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