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
語文作為一個綜合性語言學科在高中的教學中尤為重要,學好語文不僅僅是高考上的優(yōu)勢,更是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重要保證。新課程理念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目標,要求逐漸改變應試教育的現(xiàn)狀,喚醒語文的魅力,促進學生成長。本文就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如何高效運作展開論述。
高中語文教學作為母語教育對于國人而言是接近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有效途徑,在教學改革下,語文教學更應該回歸本真,單一追求語文技巧的教學方式要予以摒棄。如何保證語文教學的高效性要成為教學研討的重點。要不斷提高語文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語文的文字魅力,營造文學氣息濃郁的課堂氛圍。
一、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的特點
1.學生學習主動性加強
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得到顯著提高。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理念被摒棄,學生不再為了考試而去學習語文,學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大大減弱,學生開始主動學習,并且對語文有了探索的欲望。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不再是外在壓迫式的學習,而是內(nèi)在自主性學習。教師和學生的壓力都相對減小,對語文的共同話題增多,師生間形成有效的溝通圈。
2.課堂團隊學習力增強
新課程理念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素養(yǎng),教師通過讓學生幫學生的方法達到團隊共同進步的效果。學生通過小組共同作業(yè),共同搜集學習信息獲取更多的學習資源,在學習交往中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讓學生學會分享,有利于團結(jié)班級。教師倡導團隊學習,幫助學生摒棄過去的一人埋頭學現(xiàn)象,對應試教育導致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現(xiàn)象進行批判。團隊開放性學習才是現(xiàn)在的主流學習方式,“讀死書、死讀書”是糟粕思想,需要加以抵制。
3.課堂融入“人文情懷”
語文本是充滿“人情”味的一個學科,在應試教育的逼迫下這種氛圍逐漸失去,在新課程理念下,“人文情懷”也逐漸回歸。文學的魅力之于“共情”,在新課程理念下文學魅力正在最大化激發(fā),教師深入挖掘課文情感,引經(jīng)據(jù)典,談古論今,利用文本互聯(lián)幫助學生充分體會某一種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同時讓語文教學變得“有靈性”。
二、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高效運作的措施
1.提高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
教師是知識的直接授予者,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直接影響非常大。教師本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直接影響課堂效果,高效的課堂需要教師有著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因此,教師必須時刻給自己“充電”,學習要成為教師的常態(tài),尤其是語文教師,作為人文學科教育,語文教師更需要有一個文學全局觀,理解當前的文學思想,保證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人文性,理解每一個情感個體,不扼殺學生的個性。
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載體,對學生、對教師都負有重大的責任,學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保證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保證教師在主流教育路線上不動搖。
2.提高備課質(zhì)量
教師在進行下一節(jié)課程的講解前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保證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對于課程文本進行全面把控,引入相關(guān)文本進行綜合性教育。保證學生能夠理解文學作品傳達的思想感情。對于本節(jié)課程的重點問題進行詳細研究,保證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的完成。
例如高中語文必修五《中國建筑的特征》,在進行本課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其他文本加深學生對于中國建筑風格的理解,達到德育、美育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對于我國古建筑的熱愛并提高學生對我國建筑藝術(shù)的審美能力。例如,利用《中國古建筑》系列紀錄片進行課程引入。并由此提出課前問題,“中國古建筑特點是什么?”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3.學生作為課堂主體
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知識的學習者是學生,因此教師要學會放權(quán),將課堂教給學生。在課前將問題拋給學生引發(fā)學生的課前思考,課中將課程學習重點難題交給學生,讓學生解答。課后,讓學生針對本課進行提問,發(fā)散學生思維。
例如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師說》,上課前,讓學生通讀全文,掌握字音、語調(diào)。如,給下列字標上拼音“諛、萇、聃、郯、歟、貽”。找出文中的古今異義的詞語以及通假字。課中,讓學生分層,找出層次主體思想。課后,讓學生們談談對“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此句話的理解。
4.巧用多媒體
多媒體在教學中可以起到輔助性作用,幫助教師講解課程,減輕教師教學壓力。但是過多的依賴多媒體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部分教師上課只用PPT,且PPT制作簡易,無法深入表述作品情感,學生也難以理解作品情感?;蚴抢枚鄻拥恼n外資料導致學生被畫面吸引,忽略課堂,導致適得其反。因此,多媒體的運用要適當,要根據(jù)課程需要進行應用。
在新課程標準下,對于高中語文課堂的高效運作要從多方面分析進行。在新的教學要求下,必須做到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充當教學主導者,加強對于學生的“人文情懷”塑造,進行課堂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語文興趣,從而提升語文課堂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