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評價的使用原則

      2017-09-27 07:03:19胡龍娟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5年30期
      關(guān)鍵詞:激勵性評價

      胡龍娟

      摘要:激勵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針對被評價者的具體情況做出的,以使被評價者獲得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發(fā)展,最終形成內(nèi)部需求和動機的評價。在運用時應當遵循適度性、適當懲罰、激勵可改變因素和具體性原則。

      關(guān)鍵詞:激勵性評價 適度性原則 適當懲罰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3.2

      教學評價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起著導向、鑒定、改進和激勵等多種作用。當前我國教學評價的實際情況卻是:注重教學評價的檢查、評定和選拔功能,忽視教學評價的改進、激勵功能。以檢查、選拔為主的教學評價不但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更有甚者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針對以上情況,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積極倡導,并大力推行“激勵性評價”。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并未真正理解“激勵性評價”的內(nèi)涵,出現(xiàn)了將“激勵性評價”完全等同于“表揚”、“濫用”表揚、懲罰缺失、評價缺乏針對性等問題。為了尊重激勵性評價實施的初衷,本文在澄清激勵性評價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指出激勵性評價在應用時所應遵循的原則。

      一、 激勵性評價的內(nèi)涵

      激勵性評價作為評價方式的一種,除了具有一般性教育評價所具有的評定、選拔、檢查、診斷功能外,激勵和幫助被評價對象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更是其應有之義。因此,有研究者給出定義:激勵性評價又被稱為鼓勵性評價,是指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情感、動作等多種方式,使學生獲得自信和成功體驗,進而積極主動學習的一種策略。[1]也有學者從情境創(chuàng)設(shè)的角度指出:激勵性評價指的是在激發(fā)、鼓勵原則指導下,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學習,有利于成長的激勵性情境,不斷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增強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的評價。[2]還有學者從方法論的角度指出:激勵性評價是指以被評價者的發(fā)展為目的, 根據(jù)被評價者的具體情況, 采取動作、語言、情感、物品、神態(tài)等方式激發(fā)被評價者內(nèi)在需要和動機的有效手段。[3]無論是從作用的角度,還是運用的情境,抑或是從方法論的角度來定義激勵性評價,都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從性質(zhì)來看,激勵性評價有異于被評價者自身所具有的內(nèi)部動機,它是評價者所賦予的外部動機;第二,激勵性評價得以成功運用的一個關(guān)鍵前提是:評價者能夠針對被評價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被評價對象的激勵內(nèi)容和方式;第三,激勵性評價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過各種方式的激勵使被評價者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有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最終形成內(nèi)部的需求和動機?,F(xiàn)行激勵性評價的主體多為教師,作為學習主人公的學生卻極少能參與到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中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擁有毋庸置疑的學習主動權(quán),他們有能力作為激勵性評價的主體,應該也必須作為激勵性評價的主體?;谝陨纤伎?,本文將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界定為:激勵性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由教師和學生針對被評價者的具體情況做出的,以使被評價者獲得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發(fā)展,最終形成內(nèi)部需求和動機的評價。

      二、 激勵性評價的使用原則

      1. 適度性原則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人類行為的獲得與保持和強化有顯著的關(guān)系。所謂強化,指與事物發(fā)生頻率相聯(lián)系的影響。根據(jù)強化的效果,分為正強化和負強化??稍鰪姶碳ぐl(fā)生可能性的,是正強化;否則是負強化。根據(jù)教學實際,學生的行為受到表揚時,在將來發(fā)生的概率增加。表揚起著正強化的作用。也正是基于此,教學全程中充斥著“你真棒” “非常好” “很好”等評價語言,類似語言已然成為激勵性評價的代名詞。根據(jù)正強化理論,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貌似合情合理。那么,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積極性的激勵評價——表揚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通過進一步的研究,以斯金納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通過獎勵或表揚得以鞏固的行為,若獎勵或表揚消失,則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降低。這是行為主義的另一個著名理論——消退。獎賞或表揚消失后,行為消退的速度則與強化的程式有關(guān)。強化程式分為部分強化程式和連續(xù)強化程式。部分強化程式指的是在反應發(fā)生時,間或給予強化的程式。連續(xù)性強化程式指的是只要反應發(fā)生總是伴隨強化的程式。大量實驗證明,經(jīng)由部分強化程式形成的反應在獎賞或表揚消失后其抗消退能力更強,也就是說其保持得更長久。

      根據(jù)行為主義理論的以上觀點,行為發(fā)生的頻率不僅與強化這一行為有關(guān),還與強化的方式有關(guān),這在教育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對學生總是一味地表揚,表揚充當著正強化物,哪一天我們對學生沒有表揚,學生就會因為缺少正強化而丟失動機,從而減少良好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我們也不可能在學生每一個良好行為出現(xiàn)時都及時給予強化,即進行表揚?;谝陨显?,筆者認為對學生的表揚不是越多越好。此外,激勵性評價的目的在于:通過給學習者外部的刺激,促使其形成內(nèi)部的學習需求和動機。如果我們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表揚,學生會為了獲得表揚而做出相應行為,忽視本身所具有的內(nèi)在動機,而內(nèi)在的動機不僅是激勵性評價追求的最終目的,更是學習的最佳動機。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在課堂教學中作為正面性激勵的表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度。所謂“適度”指的是激勵的限度既要滿足學生所獲得的成就,又要符合為取得該成就所付出的努力,更要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能力和能夠開發(fā)的潛力,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跳一跳,摘桃子”。

      2. 適當懲罰原則

      激勵性評價根據(jù)其方向可分為積極的表揚和消極的懲罰。積極的贊美當然能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作為消極激勵的懲罰和批評也天然具有激勵的意義。在行為主義理論看來,懲罰同時也是一種負強化,當學生出現(xiàn)不良行為時,如果伴隨著懲罰,該行為在將來發(fā)生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當前教學評價總體形勢是:激勵、賞識過多;批評和懲罰嚴重缺失。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更應該合理利用批評和懲罰,這不僅不違背激勵性評價激勵的內(nèi)涵,反而是實現(xiàn)激勵性評價的有效方式。對于自我意識和自我反思能力都尚未形成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在他們的發(fā)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利用表揚進行激勵的同時,亦需要通過懲罰和批評對偏離教學的行為進行修正和引導。馬卡連柯曾說:“合理的懲罰有助于學生形成堅強的性格,培養(yǎng)抵制誘惑、克服誘惑的能力。”要運用好懲罰這門藝術(shù),關(guān)鍵在于:保持激勵與糾偏的平衡;保護學生的自尊心。endprint

      3. 激勵可改變因素原則

      維納認為,人類的行為成功與否取決于四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好壞,并將這四個因素劃分為三個維度:內(nèi)部的、外部的;可控的、不可控的;穩(wěn)定的、不穩(wěn)定的。人們對成敗的歸因,將對后續(xù)行為產(chǎn)生重大影響。如果將成敗歸結(jié)于能力,那么未來可以預期,因為能力是內(nèi)在的、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將成敗歸結(jié)于運氣、任務,那么未來就不太可能預期,因為運氣、任務都是外部的、不穩(wěn)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將成敗歸結(jié)于努力程度,那么未來就不太可能預期,因為努力程度是內(nèi)在的、不穩(wěn)定的、可控的因素。其中,努力程度是最易掌握的因素?!澳阏媛斆鳌薄罢婺芨伞薄罢姘簟笔切W語文課堂上經(jīng)常能夠聽到的評價語,這些都是穩(wěn)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獲得成功的體驗后,學生覺得自己沒有付出任何努力就獲得成功,很可能產(chǎn)生我是天才的錯覺,從而沾沾自喜,不思進??;獲得失敗的體驗后,導致失敗的原因他們無法控制,很可能會在學習上放棄努力,甚至對自身產(chǎn)生懷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獲得“習得性無助”。

      4. 具體性原則

      班上有位男同學,字總是寫得龍飛鳳舞,為了讓他寫好字,我可謂是絞盡腦汁,但收效甚微。有幾天他的字較之前工整了許多,我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好奇主動詢問其原因。“不是你告訴我的嘛!你在我的作業(yè)本上寫著:寫慢一點兒,字會更好看喲!我就慢慢寫,就寫好啦!”他神秘地說道。這件事給了我啟發(fā),再結(jié)合實際教學中的經(jīng)驗,我認為在使用激勵性評價時還應該遵循具體性原則,其內(nèi)容包括:第一,激勵的內(nèi)容必須是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具體而充實;第二,激勵的方式和內(nèi)容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小學生,他們的思維總是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在具體事物的支持下,問題更容易得到順利解決。在教學中,如果教師的評價語總是“很好”“不錯”“你很棒”等缺乏針對性的語言,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學生就會感到迷糊,不知道好在哪里、不錯在哪里,無從下手。若是教師從“聲音洪亮”“語句完整”“思維獨特”等具體的、可操作的方面進行引導,學生就會知道如何改進。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同樣的激勵性評價語對一個同學而言可能是很大的鼓勵,對另一個同學而言可能就是莫大的打擊。對于低成就動機者,評價他“課文讀得流利、通順”,他就會感到開心、滿足。因為低成就動機者避免失敗,往往選擇更容易完成的任務,從而獲得成功的體驗;反之,如果被評價者是高成就動機者,往往會感到沮喪、失落。因為高成就動機者力求成功,只有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的任務,才會獲得成功的體驗。所以,教師在使用激勵性評價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因人而異的激勵方法和內(nèi)容。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知道激勵性評價的使用場景:教學情境中;主體:教師和學生;最終目的:發(fā)展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為了達到激勵性評價的效果,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些原則是:適度性、適當運用懲罰、激勵可改變因素和具體性原則。這四個原則是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整體,相互促進和制約。適度性原則提供了宏觀的規(guī)則和總的指導方向,另外三個原則則是適度性原則指導下的具體操作方法。沒有了適度性原則,激勵性評價將失去方向;沒有其他三個原則,激勵性評價將無法順利開展。在實際的運用中,既要遵循適度性這一總體性要求,又要兼顧三個具體操作性原則。

      參考文獻:

      [1]胡林林?孫明霞.激勵性評價在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和對策[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1(8).

      [2]鄒俞珍.小議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2(3).

      [3] 白文飛.應用激勵性評價方法 促進中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7).endprint

      猜你喜歡
      激勵性評價
      激勵性評價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正確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
      評課如何做到“高、新、深”
      體育教學(2016年11期)2016-12-23 17:41:00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評價的效能
      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9:04
      數(shù)學教學中激勵性評價的運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6期)2016-07-11 08:40:10
      提高語文學習興趣的幾點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15期)2016-03-25 02:50:41
      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進行激勵性評價
      考試周刊(2016年8期)2016-03-12 07:02:09
      淺談激勵性評價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榆中县| 靖江市| 陆川县| 灵武市| 无极县| 镇雄县| 历史| 古丈县| 竹山县| 罗平县| 聂拉木县| 邢台县| 浮梁县| 射阳县| 临漳县| 三原县| 稷山县| 武城县| 沙湾县| 合作市| 江达县| 孟连| 纳雍县| 平塘县| 和静县| 都匀市| 永靖县| 海宁市| 天祝| 剑阁县| 安宁市| 纳雍县| 科尔| 丽江市| 繁峙县| 辛集市| 两当县| 高平市| 抚顺市| 奇台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