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瑄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不斷的改革,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也逐漸受到師生以及社會的關注,尤其是對于初中語文的教學;因為初中階段的語文題材,生活實踐性非常強,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語文知識理解會更加的精湛和牢固,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對此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結合實例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見解,希望對于現(xiàn)代化教育有積極促進的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 ; 生活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6-0251-01
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科,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除了要合理的利用生活題材,積極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要有效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對此教學過程和教學語言也要充分的體現(xiàn)出生活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學習等級不同,以及理解程度不同的學生,有效進行知識消化,再結合有效的提問和小組討論等現(xiàn)代化的教學模式,從而更好的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1.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可以讓學生更加的親近生活,感受到課堂教學的興趣;同時也是將課本工具,與人文情懷進行結合,讓學生充分的體現(xiàn)到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現(xiàn)代化教學原則;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能培養(yǎng)自身的生活和學習能力,以及生活熱愛情感的培養(yǎng),為學生積極打造和構建健康心理,為以后的生活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生活化教學的對策
2.1建立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是學生堅持學習語文,以及養(yǎng)成良好自主學習習慣的動力;而怎樣才能有效的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應當轉換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從而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然后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結合生活實踐進行講課,此時學生會通過以往的生活經歷,和感受合理的融合到所學內容中,在保證課堂質量的同時,也使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教師在講解《沁園春·雪》文章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讓學生說出自己對于詩人以及偉人毛澤東的了解,此時學生們會通過描述,感受到偉人氣概,從而激發(fā)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以及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教師會將文章寫作的背景進行講述,讓學生感受其中;同時通過學生的反復練習之后,讓學生們結合文章,說出文章中的雪與自己在冬季感受到的雪有什么不同,此時學生會說出文章作者表達的雪,更加具有修辭等意義;此時教師可以接著學生的觀點,提出文章中的“風流人物”指的是什么人,而如今的“風流人物”油指的是什么人;此時學生會回答出文章中指的是革命英雄,而現(xiàn)代的含義多指貶義,說明這個人放蕩不羈,此時課堂學生全都哈哈大笑。
2.2積極運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
語文學科是一門歷史性和語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它是總結了不同歷史階段代表的知識文化,尤其是文言文、古詩詞等;而教師再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考慮到知識水平不同,以及理解能力不同的學生學習,同時解釋的意思不夠明確,學生們對于語文文化的積累也會受到阻礙。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合理的運用生活化的語言,并有效的引導學生靈活運用生活化的語言,來詮釋文章的內容,使其學生學習到的知識,以及生活實踐更加豐富。
例如,教師在講解《花木蘭》時,此時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利用的多媒體播放有關花木蘭的電影或是舞臺劇,然后再讓學生自由閱讀文章;此時教師會的提問學生,認為花木蘭是什么樣的人,此時學生會紛紛回答花木蘭是女英雄;最后教師通過文章內容的講述,讓學生分別扮演的花木蘭本人、弟弟、母親,而教師扮演花木蘭的父親;此時教師會運用生活化的語言,說出“木蘭啊,父親怎么能忍心送你去戰(zhàn)場,還是讓爹自己去吧”;學生們通過教師的引導,同時也融入到了其氛圍中,此時母親說道“娘怎么能同意你去那種地方,咱不能去啊”;此時學生扮演的弟弟說道“姐姐,你走了陪我玩啊”;此時學生扮演的花木蘭,也合理的將現(xiàn)代生活語言和文章用語所結合,回應道“你們都不用勸我了,我心意已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怎么能夠坐以待斃”此時班級一陣掌聲。
2.3教學過程的生活化
很多的學生對于文章重點不理解,從而不能完善的將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這樣的學習效果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的,可以積極的借鑒社會事實,或多進行一些室外課堂,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理解,結合文章說出自己的感受,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生活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魯迅自傳》時,為了使學生更加的理解魯迅先生,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安排學生通過訪問或是專業(yè)人士拜訪等形式,通過人們對于魯迅先生名著的印象、人物的了解,或是生前的小故事等,使其學生在生活實踐的同時,對于魯迅先生的事跡更加的了解;最后在課堂上,小組之間可以派出代表,將自己所了解到知識內容,在班級上進行分享;這樣既鍛煉了學生隨時記錄的好習慣,也讓學生打破交流的尷尬,使學生充分的體驗到拜訪或是咨詢的興趣;最后教師也可以安排課后寫作內容,以《自傳》為主,文章可以以生活習慣、童年或是發(fā)生的事等為出發(fā)點,從而更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寫作表達能力。
3.總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于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分析,發(fā)現(xiàn)雖然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能力,以及情感抒發(fā)、語言交流表達等綜合能力的提升;但是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也有一定的前提,即合理的課堂教學質量保證;而教師要想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認識程度、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教學經驗等,都有一定的關系;對此教師應當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有效的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的迎合學生心理進行教學;同時通過建立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積極運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教學過程的生活化,以及優(yōu)化課堂設計,更好的保證課堂質量,有效的達到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和妹.探討生活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課外語文,2014,20:52.
[2]郭海幫.尋找文字中的生活元素——淺談農村初中語文的生活化教學[J].課外語文,2015,06:149.
[3]李云.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08:76.
[4]周勇暉.初中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方法與策略之我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