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嬌
【摘 要】學習能力是人類適應和推進社會發(fā)展所必需的能力。語文是高中階段的基礎課程,在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有重要地位,理應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有所貢獻。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相關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 學生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6.105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也是人類不斷學習的歷史。從遠古社會的學習直立行走,到當今社會的綜合化、專業(yè)化學習,是學習,讓人類得以生存和發(fā)展。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節(jié)奏更快,對人的學習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育,作為以教書育人為宗旨的活動,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理應順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要求,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尤其是在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人心,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把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力求實效。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基礎學科,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都占據著不可撼動的重要地位。事實也證明,學好用好語文,有利于學生學習,也有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和長遠發(fā)展。所以,從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生需求的角度,都需要我們開展更好的語文教學。我們認為,在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的開展好語文教育教學,特別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既是教育育人目標的題中之意,也是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的當務之急,更是我們教師的職責和使命的迫切要求。我們認為,開展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有牢牢把握教書育人的目標,牢牢把握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的精髓,以學生的發(fā)展為唯一和最終目標,圍繞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用我們的“教”帶動學生自己的“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素質教育和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實現語文學科對于其他學科和學生成長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對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探討。我們認為,以下幾點是必須做到的:
首先,教師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不論是科學研究,還是我們的教學實踐,都向我們證實了學生缺乏足夠的學習興趣而進行被動學習和學生帶著學習興趣主動學習會有超出我們想象的大不同,會使我們的教學效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經典論述。學習興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意識和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內在的持久的動力。我們應該清楚,學習是一項長期艱苦的腦力勞動,僅僅依靠外力或者是一時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優(yōu)質高效的教育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需要學生的配合,需要學生有內在持久動力的支撐,所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先進技術手段開展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學生廣泛開展合作學習和討論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學習,去學習,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必須認識到學習是為自己而學,有學的需求、愿望和主人翁意識,從而自己主動去學,在學的過程中,才能提高能力,也就是要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同時,還必須要有學的實踐和能力,也就要求學生的學習必須目的明確,科學規(guī)劃,可操作性強。在應試教育思維模式的長期影響下,學生往往滿足于教師的安排和灌輸,教師教什么,就學點什么,不教不學,甚至教了也不能認真學,自身被動學習,有了思想和行動的惰性,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高,學習能力不強,學習效果不好,所以,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要強調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和主觀能動性的覺醒,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引導學生發(fā)揮出獨特的個性,更要指導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實際,開展有的放矢的學習,讓學生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加強自學,提高自學能力,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以積極的干預和有針對性的輔導,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成效。
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加強學習總結和學習反思??鬃釉啤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學思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僅僅依靠教師的外力和督促,還不能達到長期的效果,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和反思,必須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注重學思結合。教師既要加強自身的教學反思,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為學生提供示范,同時,也要通過積極的手段去督促、檢查學生總結和反思的效果。比如,我們要充分注重教學評價的反饋作用,教學評價除了要包含分數、記憶準確度等一些直觀、客觀的指標,還應該更加全面和系統(tǒng),將認知、理解、記憶、應用等能力都要考核進來,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變化、注重學生對目標的完成程度、計劃的實踐程度等等,除了注重學生之間的橫比,也應該注重學生自身發(fā)展,形成縱比。同時,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加強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讓學生揚長避短,取長補短,從而更好的促進自己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就會有更大的學習自信,有了學習自信,反過來又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得學生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習能力。學生會思考和提出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問題,在解答的過程中,會有更深入的交流和思想碰撞,會有更為積極主動的反饋,不僅能實現更好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是一個學生實現自我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讓教師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成效的過程。
總之,我們認為,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已經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理應得到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該被提上我們的議事日程,成為我們的工作重點,語文教學,最為基礎教學,更不例外。教師可以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加強學習總結和學習反思等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狠下工夫,經過嚴格有效的執(zhí)行,一定能夠有好的成效,助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endprint